字词 | 威灵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威灵仙 【药物出处】:《新修本草》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或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又名铁脚威灵仙。主要含有白头翁素和白头翁醇、皂甙。辛、咸、温,入膀胱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除骨梗,适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腰膝冷痛,跌打损伤,诸骨鲠咽。 〔本草撷英〕 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痛及疗折伤。 备要:宣通五脏,通行十二经络,治中风痛风,头风顽痹,癥瘕积聚,痰水宿脓,黄疸浮肿,风湿痰气,一切冷痛。 指掌:其用有四:推腹中新旧之滞,消胸中痰涎之痞,散疴痒皮肤之风,利冷疼腰膝之气。 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 〔名医心得〕 李裕蕃:梅核气本品擅治骨鲠,而梅核气具有咽部如梗的症状,从而移用于梅核气的治疗。每次30克,水煎服。单用或加入理气散结方药中,多年应用,辄效。[1] 傅方珍:老年性便秘 《本草从新》、《世医得效方》中均有灵仙治便秘之载,傅氏善用威灵仙20~30克,配苡蓉10克,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有良效。[2] 朱小南:善以本品伍骨碎补,治风寒湿邪痹阻于耻骨或产后耻骨痹痛因风寒湿邪痹阻者,甚验。认为镇痛之力较着而又不甚辛散,配刘寄奴疗效更好。[3] 曹向平:治尿路感染腰痛,善用灵仙、白芷祛风定痛,燥湿化毒。药性研究,二药可抑制多种杆菌。灵仙又可祛风湿止痛利尿,实有清利膀胱而止腰痛之功。[4] 于庆平:本品研末冲服,治坐骨神经痛。[5] 〔药理与应用〕 1.抗菌作用: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阿米巴原虫、丝虫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和霉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本品根煎剂给麻醉犬灌服,可使食道蠕动节律增强,频率增加,幅度增大。对离体兔肠平滑肌有抗组织胺作用,还可对抗组织胺所致的气管痉挛。 3.抗癌作用:具有抗癌作用,特别是乳腺癌。近年报道,本品有抑制植物细胞分裂作用,对一些肺部鳞癌、未分化癌及恶性黑色素瘤有效。 4.其他作用:尚具有引产作用、抗利尿作用及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作用。 临床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食道骨梗、食道癌、引产等。 〔剂量用法〕 5~10克,治骨鲠可用30克。 〔按语〕 本品辛散而通,性急善走,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可以宣通五脏、十二经络,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常用药。而对腰膝腿脚疼痛更好。又能除骨梗,退黄疸,亦为诸骨鲠咽、黄疽多用。近些年用于肝胆疾患及感染性疾病报道较多,可推而广之。古本草多言本品无毒,近代发现其含有毒性成份白头翁素。临床亦有中毒之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凤歧.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151 [2]王凤岐.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9 [3]萧森茂等.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112 [4]曹向平.江苏中医,1991;4:7 [5]于庆平.浙江中医杂志,1983;5:21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