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抹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抹胸

抹胸

又名衽腰子。古时妇女用于束胸固定乳房的内衣。单、夹和絮棉均可,视季节而定。束用时上露肩臂。类似一宽长巾裹胸,用“重重纽扣”系结(第二回),清后演变为仅覆前胸的兜肚。

☚ 膝裤   汗巾 ☛

抹胸mò xiōng

穿在腹部的小衣;兜肚:(尤三姐)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一痕雪脯。(六五·1580)麝月是红绫~,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七十·1701)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衣衫袍襖 > 袜胸 > 抹胸
抹胸  mòxiōng

同“袜胸”。女用護胸小衣。宋·王平子《謁金門·春恨》詞:“書,一紙,小砑吴箋香細……怕落旁人眼底,握向抹胸兒裏。”《京本通俗小説·西山一窟鬼》:“[乾孃]側手從抹胸裏取出一個帖子來。”《金瓶梅詞話》第二回:“抹胸兒重重紐扣。”《清稗類鈔·服飾類》:“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方尺之布爲之,緊束前胸,以防風之内侵者,俗謂之兜肚。”

抹胸【同义】总目录


抹胸襕裙
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

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

裲 抹胸 抱腹 裹肚 兜肚 襴裙 袜腹 袙复
绣花的兜肚儿:云兜
护膝:袚 韨 蔽膝 搭膝
赤色皮蔽膝:靺韐 靺鞈
古代礼服的蔽膝:芾(朱~)
古代朝服的蔽膝:

☚ 护体物   帽、巾 ☛

抹胸mòxiōng

也称“小衣”“胁衣”“裹肚”“内腰巾”“抹肚”“兜肚”。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多为妇女使用。有前片无后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故称。也有较长大,着于外。通常以鲜艳的罗绢为之,着时二带系结于颈,二带围系于腰。兜面上大多有饰花,常见的有开口石榴、并蒂双莲、寿桃、鸳鸯戏水等表现美好情感与吉祥寓意的图案。视气候而定,有单、夹层之别,少数还纳有絮绵,既可用作遮羞,又可用以御寒。后演变成亵衣的代称。五代南唐李煜《谢新恩》词:“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毛熙震《浣溪沙》词:“一只横钗坠髻丛,静眠珍簟起来慵,绣罗红嫩抹苏胸。”宋王平子《谒金门·春恨》词:“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怕落旁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干娘)侧手从抹胸里取出一个帖子来。”元朱世名《鲸背吟》:“端相不似鸡头肉,莫遣三郎解抹胸。”杨瑀《山居新语》:“(宋末)幼主沛国公……内人安康夫人,安定陈才人,又二侍儿,失其姓名,浴罢,肃襟焚香于地,各以抹胸自缢而死。”《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抹胸儿重重纽扣。”《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只见这三姐索性卸了妆饰,脱了大衣服,松松挽个鬏儿;身上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建炎以来,临安府浙漕司所进成恭后御衣之物,有粉红袜胸,真红罗裹肚。”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男女皆有之。”

抹胸

抹胸

有“小衣”、“胁衣”、“裹肚”、“内腰巾”、“抹肚”、“兜肚”等多种称谓。《中华古今注》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述:“抹肚盖文王所制,谓之腰巾,至汉武帝以四带,名曰抹肚。”又《丹铅总录》中也有“抹女人之胁衣也,今之抹胸。”的记载。到了清代抹胸更为流行,清代人冬、夏季节都戴抹胸。抹胸的样式为一块与前胸腹大小相宜的菱形布片,并有带子挂于脖颈,后系于腰间。它主要是起着遮掩女性乳房的作用,兼有保护胃、小腹免受风寒的作用。直至今日,我国有些地区的农村妇女仍保留着佩戴抹胸的习惯。抹胸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乳罩,几千年来一直为广大妇女穿用,并且越做越精致,在抹胸上刺绣有各式各样的花卉图案,十分美观。历代的抹胸多为大红色,美观、喜庆,又有避邪的说法。

☚ 女夏衫   裲裆 ☛
抹胸

抹胸

参见“肚兜”。

☚ 饭单   裤袜 ☛

抹胸mo xiong

undergarment covering the chest and abdomen

抹胸

(~儿)〈名〉妇女用来紧束胸腹的小衣。清桂馥《札朴·乡言正字》:“妇人怀中小衣曰袜胸。”袜胸,即抹胸。也称主腰(子)。
《金》二: 通花汗巾儿袖中儿边搭剌,香袋儿身边低挂,~儿重重纽扣,裤腿儿脏头垂下。
《醒》十: 郭姑子把手往衫子里边将~往下一扳,突的一声跳出盆大的两只奶,支着那衫子大高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