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愙斋集古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愙斋集古录 愙斋集古录清代吴大澂撰,共二十六卷。所录自商、周迄秦汉之金石文拓本,凡一千一百四十器,考释确当,鉴别精严。 ☚ 匋斋藏石记 梦园书画录 ☛ 《愙斋集古录》愙(ke)清吴大澂著。26册。有1918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总目录收录殷商至晋代青铜器铭文拓本1144器,其中商周器1048,秦器19,晋器1件,但由于盖、器分列为二,又有漏目和重书,因此实数约1029器。每册前有目录,每器先列释文,后加考证。作者于古文字之学造诣颇深,考释彝铭,时多独到之见。如卷六《康侯鼎》谓“康侯丰”即“康叔封”;卷七《妣辛敦》谓“人”即“妣”之古文,皆树义坚卓,确凿不移。遗憾的是,书未成而吴氏先卒,即自藏之器也未尽收入,考证亦或有或无,为其后人取以印行。由于释文不是出自吴氏一人之手,更由于吴氏不谙古音,于古人声音通假之理未能洞释,所以书中讹误之处也层见叠出。如卷一《兮仲钟》谓“兮”为“羲”之省,又谓兮、猗古通,猗性为兮仲之后;卷七《乙未敦》铭文“应作父丁尊敦”,“父丁”以十干为名号,商周彝铭习见,而吴氏以十干“丁”居第四,释为父庙之第四器;卷十《伯庶父敦》铭文“彶姞氏永宝用”,不知假“彶彶”为“及”,而释为“建”,皆牵强附会,不足为据。要之,该书印刷精良,是清代集录金石拓本诸书中较好的一本。使用时可参照清鲍鼎《愙斋集古录校勘记》和杨树达《读愙斋集古录》(见《积微居小学述林》卷7)。 愙斋集古录 愙斋集古录金文著录。清吴大澂著。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晚年又署白樵病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甘学政。曾督办吉林防务,又奉使珲春,查勘中俄边界。官至广东巡抚,湖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自请率湘军御敌,兵败被革职。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等,在古文字研究上多有创见。 ☚ 语石 古籀馀论 ☛ 愙斋集古录 愙斋集古录(清)吴大澂著。26册。总目收商周器1048,秦器19,汉器76,晋器1,共1144器,但盖器每分列为二,加上重出和漏目,实数约得1026器,有的附有作者的考释。 ☚ 文物三五○期总目索引 考古图 ☛ 愙斋集古录清代金石学著作。吴大澂撰。二十六卷。著录金文拓本1114器。其中商周器1048、秦器19、汉器76、晋器1。内有盖、器分列为二,重出、漏目者,实收不足此数。全书因吴病未能完稿。后由王同愈整理印行。 愙斋集古录二十六卷。释文剩稿一卷。清吴大澂编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该书为著录吴氏所辑铭文的拓本,但吴氏尚未成书,这是后人取以刊印的。所以与光绪二十二年(1896)自序十四卷之数不合,而且释文也不都是出自吴氏之手。该书收商周器一千零四十八,秦器十九,汉器七十六,晋器一,共一千一百四十四器。有的有考释,有的无考释。但甄别精严,考释也比较恰当,印刷也好。后有释文剩稿一卷。所著录各器拓本,其中有伪误的,鲍鼎曾著《愙斋集古录校勘记》二卷加以订正,然其中也有把不误当成误者。传本为民国七年 (1918年) 涵芬楼石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