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聚集药
抗血小板聚集药能防止或解除血小板聚集,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本类药物有阿司匹林(aspirin)、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潘生丁(persantin)、安妥明(atromid-S) 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40)。阿司匹林有较持久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一次服用300mg,可延长出血时间达5天之久。可能通过使血小板中前列腺素合成酶乙酰化而不可逆性抑制其活性,从而抑制血栓素A2合成。阿司匹林对血管内皮中前列腺素合成酶需较大剂量才能抑制。因此,每周服用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以预防或减少动脉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效果(见“阿司匹林”条)。潘生丁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使cAMP含量增加有关。它还能促进前列环素合成,纠正某些疾病中已缩短的血小板寿命。但是,其预防血栓形成的疗效单用并不可靠。安妥明能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提高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因而可减少血栓形成。低分子右旋糖酐能覆盖于血小板表面,明显增加血小板膜外的负电荷,从而导致血小板互相排斥,不易聚集。其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的疗效,尚待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