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治毒蛇咬伤的特效解毒药,能中和蛇毒。它以某种蛇毒为抗原,给马或骡反复注射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取其血清精制浓缩而成。有单价、多价之分。单价效高,但必须用于相应的蛇咬伤;多价抗蛇毒血清治疗谱广,但效果较差。
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antivenin)系蛇毒或脱毒蛇毒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硫酸铵盐析法制成的抗毒球蛋白制剂,能中和相应蛇毒,用于治疗被相应毒蛇咬伤的患者。
利用毒蛇蛇毒进行免疫研究早在1887年开始,1894年Calmatte制备了抗眼镜蛇毒血清。现在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已有24个国家生产上百种抗蛇毒血清,供临床使用。
单价和多价抗蛇毒血清: 以一种毒蛇的蛇毒免疫动物而制备成的抗蛇毒血清。只供治疗一种毒蛇咬伤之用,称为单价血清。优点为容易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强,疗效显著。缺点是在诊断不明蛇种咬伤时,若对不上蛇种,使用无效,往往耽误治疗。多价抗蛇毒血清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毒蛇的蛇毒免疫动物制备而成的抗蛇毒血清。一般以科为单位,可供同一科多种毒蛇咬伤治疗之用。在多科种交叉蛇种地区,可根据当地蛇种制备多价血清。缺点是制备较难,且不可能制造所有蛇种的多价血清,效价也不如单价高,使用剂量大,费用昂贵,所以一般不主张制造多价血清。
抗蛇毒血清制备: 抗蛇毒血清是以蛇毒作抗原免疫动物(通常用马),待其体内抗体达到要求时采血,免疫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盐析法制成精制抗蛇毒血清。血清精制后不仅提高单位体积的效价,同时还具有吸收快,排泄较慢、稳定性增高等的优点,并可降低血清反应。抗蛇毒血清的效价以50%中和效价表示。
抗蛇毒血清临床疗效: 抗蛇毒血清是抗体注入到体内能直接中和相应的蛇毒,作用快,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生物制剂。我国自应用抗蛇毒血清治疗以来,毒蛇咬伤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一般在咬伤后6~10小时内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明显,因此要及时治疗,越早使用疗效越好。
使用方法及临床反应:抗蛇毒血清是马血清制品,注射前必须先作过敏试验。方法是取本品0.1ml加1.9ml生理盐水,即20倍稀释,皮内注射0.05ml,过敏试验阴性者,可全量直接注射,若阳性反应者可采用脱敏注射法。通常采用静脉注射,也可作肌内或皮下注射。小孩用量与成人相等,不应减少。
抗蛇毒血清临床使用剂量是根据毒蛇一次咬物排毒量来推算。例蝮蛇一次排毒量平均20~25mg干毒,6000U抗蝮蛇毒血清足以中和上述蛇毒量。但使用剂量应根据治疗时间和病情而定,若耽误治疗时间或病情严重者应加大剂量。如果延误时间较长,病情已十分恶化者,即使增加数倍以至10倍剂量 (从死亡病例及动物试验结果看)也不能挽回其生命。
我国现生产三种抗蛇毒血清的装量及使用剂量:
❶精制抗蝮蛇毒血清〔refined antivenin of agklstrodon ha-lys (pallas)〕。每支装量6000U,使用剂量为6000~12,000U。
❷精制抗五步蛇毒血清 〔refined antivenin ofagklstrodon acutus(guenther)〕,每支装量8000U,每个病人使用剂量8000~16,000U。
抗蛇毒血清使用得当,血清反应尽管很低,但有时仍有过敏休克病例,所以病员应卧床注射,并严密观察,备有抗过敏及升压药物,如肾上腺素、间羟胺、高渗糖及地塞米松等,以作抢救用。抗蛇毒血清是蛋白类制品,应保存于2°~10℃,有效期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