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诉kàngsù

〈动〉 检察机关因同级审判机关判决不当,向其提出重新审判的诉讼要求。

抗诉

抗诉kàngsù

检察院对法院判决或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

☚ 抗税   抗皱 ☛

抗诉

人民检察院发现或者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的诉讼行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抗诉分为第二审程序的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1)第二审程序的抗诉。人民检察院发现或者认为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的诉讼行为。《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出抗诉: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的;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的;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的;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赋予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抗诉权,有利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督促人民检察院切实履行职责,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抗诉后,不必然引起二审程序,人民检察院是否抗诉,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法律之所以没有赋予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诉权,主要是为了保障“上诉不加刑”原则能发挥作用。在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只有请求抗诉权的情况下,作为被申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注意切实保障被害人的权利,被害人的请求理由充分的,应依法作出抗诉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服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的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抗诉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5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抗诉,应当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在接到下级人民检察院抄送的抗诉书后,应当进行审查。如果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抗诉不当的,应当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上级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不当的,可以提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在上诉、抗诉期限内,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而没有提出抗诉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2)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的诉讼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有权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不得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只能报请有权抗诉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是否抗诉。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需要提出抗诉的,由控告申诉部门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抗诉的,应当将抗诉书副本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抗诉

❶我国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检察院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刑事诉讼中的抗诉有两种:(1)按上诉程序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法定的抗诉期内,要将抗诉理由和根据制成抗诉书,经检察长批准后,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抗诉书后,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件、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2)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也发生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以上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在行政诉法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建议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检察院受理抗诉案件的来源是:(1)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检举的;(3)同级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4)其它由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实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时,应立案审查。审查中,可向人民法院调阅有关案件材料,可以调查核实有关证据。检察机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时,应查明裁判是否已生效;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判决、裁定有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并制作抗诉书。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❷在法国,没有出庭的当事人提出要求原来受理的法官就其作出的缺席判决,从事实上和法律上重新加以裁决的请求。即当事人要求撤销一项缺席判决。遭到抗诉的判决,只有通过撤销这种判决的判决书才能被废止。抗诉应根据起诉的规定方式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出。也只有没有出庭的当事人才能提起。在必须有诉讼代理的法院里,抗诉可以通过律师之间互相照会通知的方式提出,在判决作出的1个月内,律师或诉讼代理人,应向作出此项判决的法院书记室陈述抗诉,否则不予受理。抗诉书应写明当事人没有出庭的理由。抗诉书被法院再次作出缺席判决的,不准再次向法庭提出新的抗诉。

抗诉

检察院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认为有错误,提请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在中国,检察院对法院审判活动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分两种情况: (1) 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和裁定的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认为本级法院第一审的案件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抗诉期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同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检察院。原审法院应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检察院。(2) 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再审时,检察院应派员出庭。

抗诉

人民检察院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时,要求其对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

抗诉

检察院认为法院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

抗诉

抗诉

检察机关依据职权对审判机关的判决或裁定提出异议,并要求依法纠正的法律监督形式。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可向上级人民法院在抗诉期限内提出抗诉,抗诉以书面方式提起,抗诉书内应写明抗诉理由、根据及要求,原审人民法院收到抗诉书后,应将其连同案卷、证据等一齐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依法再审。对抗诉案件的再审,人民检察院应派员出庭。

☚ 防卫过当   抗税罪 ☛
抗诉

抗诉

检察机关认为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有管辖权的法院重新审理和予以纠正的诉讼活动。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抗诉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按照上诉审程序提出抗诉。抗诉的程序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抗诉期内,通过原审人民法院将抗诉书提交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抗诉书的抄件送交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须在接到抗诉书后,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第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种抗诉的提出,法律没有作出期限的限制。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后,依法可以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人民法院对该案件提审或者再审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

☚ 两审终审制   抗诉书 ☛

抗诉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它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抗诉的提起,只能由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通过抗诉以促使人民法院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得到纠正,从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法制的严肃性。抗诉的形式有依上诉程序进行的抗诉和依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的抗诉两种。前者是对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所提起的抗诉,有严格的法定期间限制,人民检察院必须在期间内提出; 后者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所提起的抗诉,一般没有期间的限制。

抗诉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抗诉情况有二:(1)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检察院在抗诉期内(对判决的抗诉期为10天,对裁定的抗诉期为5天),通过原审法院提出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法院应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如认为抗诉不当,可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2)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必须派员出席法庭。

抗诉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抗诉有两种情况: (1)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检察院在抗诉期内,(对判决的抗诉期是十天,对裁定的抗诉期是五天) ,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如认为抗诉不当,可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2)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必须派员出席法庭。

抗诉

抗诉

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认为有错误,提请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抗诉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1) 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理案件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抗诉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 否决权   立案 ☛

抗诉

counter-charge

抗诉

appeal against a judgment (or an arbitration);lodge a protest against; protes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