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廉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廉泉1868—1932江苏无锡人 廉泉
廉泉lián quán(字)杨昌泗,清代人,擢延绥镇总兵。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頸項部 > 經穴 > 廉泉 廉泉 liánquán 亦稱“本池”。任脈經穴。在喉結上方,舌骨下緣凹陷處。廉,含清潔之意。因舌下腺體所出之津液猶如清泉,故名。主治聾啞,舌强。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刺節真邪》:“取廉泉者,血變而止。”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廉泉,一名本池,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陰維任脈之會。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任脈》:“廉泉,主治咳嗽喘息上氣,吐沫舌縱,舌下腫難言,舌根急縮不食,涎出口瘡。” 廉泉❶经穴名。代号RN23。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本池、舌本。属任脉。阴维、任脉之会。位于结喉上方,当舌骨上缘凹陷处。(《千金要方》)。另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 (《针灸甲乙经》)。“颈下结喉上四寸中央”(《针灸聚英》)。布有颈皮神经的分支、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并有颈前静脉通过。主治舌强不语,舌缓流涎,舌下肿,哑,暴瘖,咳嗽、咽喉肿痛,以及支气管炎,舌炎,舌肌麻痹,急、慢性咽炎等。向上直刺0.5~1寸。 廉泉经穴名。别名“本池”、“舌本”。属任脉。位于喉结上方,舌骨下缘凹陷处。主治:舌下肿痛,舌缩,舌纵,舌强,中风失语,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哮喘等。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廉泉 廉泉任脉穴。取穴:正坐,在喉结上方,舌骨下缘凹陷处(见图2-1-9)。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喉痹、口舌生疮。刺灸法: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1.5寸。舌根部有胀痛感。 ☚ 膻中 太阳 ☛ 廉泉liánquán经穴名。代号RN23。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本池、舌本。属任脉。位于前正中线上, 喉结上方与舌骨下方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哑、失音、咳嗽、咽喉肿痛、舌炎、舌肌麻痹。向舌根部刺0. 5 ~ 1寸。灸3 ~5 分钟。 廉泉 廉泉CV23Lianquan任脉穴。首见《灵枢·根结》。别名本池、舌本。是阴维脉与任脉的会穴。位于前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与舌骨体下缘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取之。相当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 并有颈皮神经,深层为舌下神经分支。本穴位置一说在前正中线,当结喉正上方,舌骨上缘处。 ☚ 天突 承浆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