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伦伯格
尼伦伯格(Nirenberg,M. W. 1927~)美国生化遗传学家。由于他对遗传密码作了解释,并对蛋白质的合成功能作了阐明,因而与霍利和考拉那共获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尼伦伯格生于纽约市,早年即对生物学发生兴趣。1948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52年于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的佛罗里达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这时,他开始对生物化学发生兴趣。在安阿伯(Ann Arbor)的密执安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于1957年获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在霍格(Hogg,J.)博士指导下完成的,研究的内容是腹水肿瘤细胞乙糖转运透过酶。
1957~1959年,尼伦伯格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由小斯蒂汀(De Witt Stetten Jr.)和雅考毕(Jakoby,W.)指导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成为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员。
尼伦伯格于1959年开始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的相关步骤。与马太(Matthaei. H.)的研究证明了蛋白质合成过程必须有信使RNA,信使RNA的制备过程可用来破译遗传密码。1962年他成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化遗传学部(SBG)的领导人。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金有:196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 美国化学学会(A. C. S)的酶化学(E.C)部的保罗·路易斯(PaulLewis)奖(1964);1965年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66年得美国科学研究协作(S. C)奖;1966年获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奖;1967年获盖尔德纳(Gaidner)基金会奖金;同年获法国科学院迈耶奖(Prix Charles LeopoldMeyer);1968年获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y)奖金;同年获富兰克林(Franklin)奖章; 并于1968年与考拉那(H.G.Khorana) 合获哥伦比亚大学霍维茨 (LouisaGross Horwitz)奖和腊斯克(Lasker)奖。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尼伦伯格发表过许多论文。他与马太共同发表的论文《大肠杆菌无细胞系统蛋白质合成对天然或合成多聚核糖核苷酸的依赖作用》(1961),收在《遗传学经典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1984)中。尼伦伯格在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会上演讲的论文是《遗传密码》(The GeneticCode)。
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生物化学家。生于纽约市。1948年毕业于佛罗里达大学,1957年获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起在贝塞达斯国立卫生研究院任职,为生物化学遗传学部主任(1962—1966),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生物化学遗传部主任(1966—)。兼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恶性肿瘤学会研究员、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率先破译遗传密码,解释基因如何决定细胞功能。因在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化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还曾获国家科学奖(1965年)、弗兰克林学院奖(1968年)、拉斯克医学研究奖(1968年)等。著有《生物聚合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