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尚书左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尚书左丞

尚书左丞

官名。汉成帝建始四年 (前29) 置列曹尚书,置丞4人。东汉光武帝减2员,惟置左,右丞各一员,佐令,仆之事,四百石,左丞总管尚书台庶务,主吏民章报,兼管驺骑、伯使小吏,魏、晋、南朝因之,主管文书章奏、寝庙祠祀,朝仪礼制,兼掌纠弹。北齐掌吏部等十七曹及纠弹见事。晋宋六品,梁九班、陈四品、北魏末、北齐从四品上。隋从四品上,唐正四品上。永昌元年 (689) 进为从三品,如意元年 (692) 复归旧秩。龙朔二年(662) 改称左肃机,咸亨元年 (670) 复旧。管辖诸司,纠正省内、勾吏、户、礼三部十二司,通判都省事,领左司郎中、员外郎。又得封还诏书,决定郎官进用,御史有纠劾不当之处兼得纠弹。后成为尚书省实际长官。五代因之,北宋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列位执政,副贰宰相,位居六部尚书之上,参议朝政,正二品。南宋复置参知政事,省左,右丞不置。金朝复置,亦为执政官,为宰相之副,佐治省事。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 置1人,后又有增损。至文宗至顺元年(1330) 定置左丞1员,正二品。后随尚书省废。

☚ 尚书仆射   尚书右丞 ☛

尚书左丞shàng shū zuǒ chéng

官名,东汉置,为尚书台副长官,俸四百石,掌吏民章报及驺伯史,总典台中纲纪,无所不统。见《后汉书·百官志》及蔡质《汉仪》。《后汉书·韩棱传》:"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渐而止。尚书左丞王龙私奏记上牛酒于宪,棱举奏龙,论为城旦。"其后,魏晋南北朝皆沿置。《晋书·职官志》:"左丞主台内禁令、宗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急假。右丞掌台内库藏庐舍,凡诸器用之物,及廪掖人租布、刑狱兵器;督录远道文书章表奏事。"隋唐权势更大。《新唐书·百官一·尚书省》:"左丞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总焉。"其后,宋、金、元也置,佐宰相治省事。

尚书左丞

官名。东汉置,为尚书台佐官,掌吏民文书章奏及尚书台中法纪,管理台中庶务。位在诸曹尚书下,秩四百石。魏、晋、南北朝沿置,掌监察百官及台内禁令,选用署吏,督录朝廷各府署文书章奏。魏、晋、南朝宋六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九班,陈四品,北魏、北齐从四品上。隋、唐时期领左司郎中,监督吏、户 (民)、礼三部,隋从四品上,唐正四品上。唐中期以后,与尚书右丞实际主持尚书省日常政务,权任甚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