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密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密尔mì ěr

贴近。刘禹锡《游桃源》:“寂寂无何乡,密尔天地隔。”

密尔1806~1873John Stuart Mill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早年受其父亲詹姆斯·密尔和边沁的影响,并曾组织“功利主义社”,积极研究和宣传边沁的思想和主张。1823~1858年期间,随其父亲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此后专事著述,终其一生。1859年写成《论自由》一书,把争取个人自由看作是建立自由社会或良好政府的根本,他认为个人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任何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就有完全的自由只有当他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才须对社会负责。密尔所追求和论证的自由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思想、言论、信仰、志趣、贸易、经济乃至个性发展和追求幸福等。1861年,他在《代议制政府》中,对代议制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一般原则。认为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尽管直接民主令人向往,却是不可能实现的。代议制议会的适当职能是监督和控制政府,反映国民的各种意见,而不能直接下涉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主张改革传统的选举制度,扩大公民选举权,以保证少数具有优良品质的人执政,用他们的知识和道义力量,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和代表权,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在教育上,主张维护世俗自由教育,认为义务教育是自由的根本,强调不应由国家垄断教育,国家教育只是许多相互竞争的教育制度中的一种。密尔一生著述很多,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反映其政治观点的著述主要还有《关于国会改革的意见》、《功利主义》等。一些著作较少传播到中国,严复最早将其《论自由》(严译“群己权界论”)和《逻辑体系》(严译“穆勒名学”)两书介绍到中国,并对中国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参见〔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密尔

密尔1806—1873Mill, John Stuart

旧译作穆勒,英国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经济学家。出生于伦敦,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14岁到法国,接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李嘉图、边沁、马尔萨斯、圣西门对他都有重要影响。1823年进入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在此工作35年。其间常为激进刊物撰稿,担任过《伦敦评论报》主编,曾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晚年专门从事著述。
密尔是英国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坚持经验论传统,强调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从方法论上大大充实了实证主义。他反对休谟对归纳法的怀疑,认为归纳逻辑是可靠的,提出归纳四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剩余法、共变法。密尔以激进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他社会政治学说的基础,认为应该使利己与利他统一起来,社会的自由在于多元化,主张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幸福的正义行动不受法律、舆论的约束。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在英国长期被作为教科书,影响甚广。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严复将密尔的思想与著作介绍给我国学术界,造成一定影响。
主要著作有:《逻辑学体系》(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论自由》(1859)、《功利主义》(1861)、《汉密尔顿爵士哲学探讨》(1865)、《孔德和实证主义》(1865)等。

☚ 孔德   斯宾塞 ☛
000002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