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摺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奏札 > 摺奏
摺奏  zhézòu

亦稱“奏摺”、“摺子”。直接呈進皇帝之奏章。明清時用之。因用摺本繕寫,故名。明制,奏摺有題本和奏本之分。題本用于公事,用印;奏本用于私事,不用印。清雍正三年廢奏本而概用題本。奏摺頁數、行數、每行字數,皆有固定格式。《清會典事例·吏部·官制》:“凡有外省奏摺,俱齎赴在京總理事務王大臣處,交内閣隨本呈送行在,侯朕批示。”又《内閣·職掌》:“乾隆二年議准,各部院摺奏事件,已奉論旨,即日赴内閣登號,三日内錄原摺並所奉諭旨,具印文送閣,以備查覈。”《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北京出的《京報》,上面所載的不過是《官門抄》同本日的幾道論旨以及幾個摺奏。”《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二回:“怎麼外官這們利害,咱們在京曆看御史們的摺子,總覺言過其實。”清·陳天華《警世鐘》:“當初曾國藩做翰林的時候,曾上過摺子,說把詩賦小楷取士不合道理。”《清史稿·聖祖紀三》:“[五十一年正月]壬子,命内外大臣具摺陳事。摺奏自此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