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摹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摹声又称拟声、声喻。摹绘之一。指利用象声词摹拟人或物的声音。如:“呜!呜,呜,呜,——汽笛叫声突然从那边远远的河身的弯曲地方传了来。”又如:“远处传来姑娘们叽叽嘎嘎的说笑声。有的还‘喵喵’学猫叫,有的 ‘咩咩’学羊羔子叫,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参见“摹绘”。 摹声 摹声以人物的说话、动作或其他事物发出的声响为对象,对其声调、音色、音质进行逼真摹写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描写对于增强艺术造型的表现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采用以声拟声,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和形声结合等具体方法进行。以声拟声即采用拟声的修辞手法,用文学语言中的象声词摹拟人物的说话、动作或其他事物发出的音响,给读者以听觉上的直接性,让其从文字中准确把握音响的声调音色,增强描写的实感。《红楼梦》第六回用“咯当咯当”摹拟荣府堂屋大挂钟发出的音响; 冰心《小桔灯》用“登、登、登”描写小姑娘下楼的脚步声,均采用以声拟声的方法。以声喻声则是用现实生活中的多种音响比喻、形容所要着意描写的声音,使其声调、音质显示出较为具体的性质,从而激发读者听觉上的丰富联想,得到对某种声音较为鲜明、生动的印象。如白居易《琵琶行》用自然界的急雨声、珠落玉盘声、间关莺语声、幽咽泉流声、银瓶破裂声、水浆迸发声、布帛撕裂声以及人们的私语声比喻、形容弹奏琵琶的旋律、节奏。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一节写白妞的演唱,先用以形写声之法,又用形声结合之法,让读者既有听觉上的直接性,又有视觉上的确定性,领会到白妞歌唱艺术的美妙境界。 ☚ 勾勒 抒情 ☛ 摹声 摹声mosheng摹状修辞手法的一种,用于摹写声音。具体方法是使用象声词。例如:“呜!呜,呜,呜——汽笛叫声突然从那边远远的河身的弯曲地方传了来。”(茅盾《春蚕》)“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刘白羽《长江三日》)“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鲁迅《阿Q正传》) ☚ 摹形 摹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