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抚大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抚大使 安抚大使官名。隋代有安抚大使之名,唐代为临时派往各道的大臣,非常设。中期以后,各道均有节度、观察使,即不复有此称。宋代既罢节度、观察使,以知州直属中央,而知州之职权太小,不能应付较大的地区,于是又以朝官出任特区的安抚使,文臣武臣兼用。自北宋末年至南渡后,几乎遍置,多以侍从出任,总辖军民,并得便宜从事。其边要地区则兼称经略安抚使,二品以上则称安抚大使。元代的各路安抚使与各路的长官平行。明清则只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宋史·职官志》: “中兴以后,置使,掌本路诸州军马屯防扞御,多以安抚大使兼之,亦以统兵马官充;地重秩高者加制置大使,位宣抚副使上,或置副使贰之。” ☚ 安西将军 安抚司事 ☛ 安抚大使官名。唐置安抚使,为诸道临时特遣使之一,其资历高深者称安抚大使。贞观四年(公元629年),以李大亮曾任西北道安抚大使。参见“安抚使司”。 安抚大使差遣名。唐贞观初已置(《事物纪原》卷6《安抚》)。南宋建炎四年六月十六日,定从二品以上文臣差充安抚使者,则带“大使”之名。如太尉(正二品)、御前巡卫军都统制刘光世为两浙路安抚大使兼知镇江府(《要录》卷34)。 别名大帅。《要录》卷56戊寅:“江东大帅李光欲出师。”同前书卷52戊戌:“吏部尚书李光充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