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宁蒗彝族自治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宁蒗彝族自治县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56年9月20日建立。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东岸,邻接四川省。面积6206平方公里。人口208600人。居民有彝、纳西、普米、傈僳、壮、白、苗、傣、藏、汉等族。彝族占总人口的59%。纳西族主要聚居在永宁。县政府驻大兴镇。境内多南北走向的山脉。金沙江流贯西界。森林资源丰富,有冷杉、支杉、落叶松、云松、香樟、枫树等。矿产有铜、铁、银、铅、煤、硝石、翠玉等。金沙江沿岸可采淘沙金。农产有稻、玉米、马铃薯、燕麦等。畜牧业发达,产马、牛、羊、猪、牦牛等。还出产熊胆、麝香、朱砂、牛黄、伏苓等药材。公路已修进了偏僻地区。文教卫生机构初具规模。境内泸沽湖是旅游胜地。 宁蒗彝族自治县1956年9月20日建立。在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东岸,邻接四川省。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大兴镇。汉属越巂郡。晋置姑复县,属云南郡。唐属南诏剑川节度。宋属大理国鄯巨郡。元至元(1264—1294)年间置永宁州、蒗渠州,属丽江路。明属永宁、北胜土府。清康熙五年(1666)北胜直隶州降为北胜州,三十一年复升为北胜直隶州,三十七年改为永北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为永北直隶厅。1936年设宁蒗设治局。1950年设宁蒗县。居民有彝、纳西、普米、傈僳、壮、白、苗、傣、藏、汉等族。彝族占总人口59%。纳西族主要聚居在永宁。境内多南北走向的山脉。金沙江流贯西界。森林资源丰富,有冷杉、云杉、落叶松、云松、香樟、枫树等。矿产有铜、铁、银、铅、煤、硝石、翠玉等。金沙江沿岸可采淘沙金。农产有稻、玉米、马铃薯、燕麦、青稞、荞麦等。高山坡地和丘陵地带牧草丰盛,有良好的天然牧场。畜牧业发达,产马、牛、羊、猪、牦牛、犏牛等,以“凉山马”驰名。出产熊胆、麝香、朱砂、牛黄、伏苓、虫草、云木香、贝母、当归、黄连等药材。解放后,林业发展步伐很快。地方工业从无到有,近年又有很大发展。自1978年以来,农业连获丰收。私养大牲畜数量大幅度增加。公路修进偏僻地区。文教卫生机构初具规模。境内泸沽湖是旅游胜地。 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1956年9月20日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大兴镇。辖16个乡镇、88个行政村。总面积6025km2。居民有彝、纳西、普米、傈僳、壮、汉等12个民族。总人口22.74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94万,占总人口的78.91%。境内森林占全县总面积的50%。出产熊胆、麝香、朱砂、牛黄、茯苓、虫草等10多种名贵药材。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玉米、马铃薯、燕麦、青稞、荞麦等10多种。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硝、翠玉等7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3.4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14元;工农业总产值2.51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04元;粮食总产量59285t,人均粮食产量261kg;农民人均纯收入773元;地方财政收入1236万元。县内公路总里程1846km。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136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27%和64.8%。各级各类学校418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6.8%。医疗卫生机构23个,病床位365张,医疗卫生人员596人。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干部总数的56.1%。 宁蒗彝族自治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高原滇川交界处的丽江地区,素有“云南小凉山”之称。辖16个乡(镇)89个行政村(办事处),总面积60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6.6人/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多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1%。县人民政府驻地大兴镇,距省级旅游区大理市300公里,距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县132公里,距国际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市250公里,距中国钢铁生产基地攀枝花市230公里,距省会昆明580公里。 ☚ 红河县 德钦县 ☛ 宁蒗彝族自治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小凉山区,面积6206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其中少数民族16万人。县城大兴镇,隶属丽江地区。耕地44.6万亩,森林覆盖率27.1%。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煤、石膏、大理石等。受地形影响,境内气候分属亚热带、温带、寒带。除粮油外,年产人参600多公斤,工业主要产品有木材、人造纤维板等。居住在永宁乡一带的“摩梭人”,婚姻形态独特。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元谋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