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孙公谈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孙公谈圃笔记。北宋孙升(?—1099)撰。刘延世编。三卷。升字君孚,高邮(今属江苏)人。官中书舍人、集贤殿修撰、天章阁待制。谪迁汀州,适延世父为知州,延世侍亲,与升交游,记其言论,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编辑成集。约一万四千字,以议论时政为主。记王安石见王雱于阴曹遭报、贬苏轼辅新政受咎、争吊司马光及程颢、程颐因系元祐党别支被贬等传闻颇详。对赵匡胤、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君臣之趣闻轶事多有记述,且杂有街谈巷语、民间传说。文简意赅,生动形象。卷上有历数天下名酒一节,甚为珍贵。至于汴京花巷、南海鸟粪之类,多属趣闻。又蒲宗孟驻梁山泊除盗始末,实为《水浒传》张目。全书多北宋文史资料。有《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孙公谈圃三卷。宋刘延世录所闻于孙升之语。孙升字君孚,高邮 (今江苏高邮)人,元祐年间,宫中书舍人,以集贤殿修撰留守南京,后迁天章阁待制。绍圣初,被贬污州。此时刘延世父正知长汀,所以刘延世得以于孙升交游,谈天,故录孙升语为此书,集为三卷,命为 《孙公谈圃》。今观此书,凡一百十一条,所述皆宋元祐年间朝廷时事,而且多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相关,如论王安石在翰林为称职,及居相位,天下多事。苏轼试馆职策题,论汉文帝、宣帝与宋仁宗、神宗之得失等事。刘延世以为孙升虽为元祐党籍,议论毫无偏袒,出于公议,气节高尚,故录此书流传。版本有明覆宋刊本、《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续百川学海》本、《稗海》本、《说郛》本、《学津讨原》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又 《历代小史》本一卷,又 (清)道光丙午高邮单刊本,《四库全书总目》所采内府藏本内附有补遗三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