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户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户调

东汉末起按户征收的赋税。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而都尉李通急录户调。“始见户调之名。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平袁绍入邺(今河北临漳邺镇),下令:“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把秦汉以来按人口征收的算赋和口赋,改为按户征收绢绵,此为曹魏户税之制的开端。

晋武帝司马炎又增其赋,称户调。规定:户主为丁男的,每年应纳绢3匹、绵3斤;户主为妇女或次丁男减半。边郡则缴三分之二,远的只缴三分之一。少数民族按地方远近,每户纳賨布1匹或1丈。北魏、北齐、北周及隋朝都行均田制,均有“调”的征课。

惟逐渐改按丁口计量。

南朝宋、齐户调的征收采取西晋“九品相通”之制,按户等征收。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规定:“天下民户岁输布四匹。”(《采书》)到梁、陈时,“始去人赀,计丁为布,”(《梁书》)户调改为按丁征收。至唐建立租、庸、调制度,仍按户征“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