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后期劳动保健
孕后期是指妊娠28周(即怀孕7个月)以后直至分娩的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胎儿生长迅速,母体负担进一步加大,子宫胀大,体重增加,行动不那么方便,从事体力劳动时,工作交率受到一定影响,尤期是在孕末期。孕后期的劳动保健,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预防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降低围产的死亡,都有重要意义。孕后期的劳动保健措施有以下方面:
❶怀孕7个月后,为减轻母体的负担,应适当减轻工作。在劳动时间内应安排一定的工间休息,减少或缩短工作时间。有条件的单位,可设孕妇休息室。对从事长时间立位作业的女职工,如售货员、车工等,应设休息座位,供工间休息用。
❷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孕妇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为加强预防,要坚持定期的产前检查,检查中除注意血压、浮肿及蛋白尿的检查外,要重视体重的变化。如每周体重增长超过250克时,就要提高警惕。目前采取在妊娠20周后投以钙剂加以预防。
❸为预防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包括家务劳动中的重体力活动,预防外伤、跌摔及避免强烈的全身振动,此外还要节制性生活及避免过劳。
❹应禁止做夜班。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于一昼夜之间是有一定节奏的。白日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适应于活动的状态,而夜间则以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适应于休息和睡觉。夜间作业违反了这种生理节奏,故可使疲劳增加。夜班作业时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下降,胃肠机能减弱,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不利影响。我国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中规定,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❺孕后期孕妇容易出现贫血,一旦发生贫血时要纠正贫血,应保持血红蛋白含量在11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