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1,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2。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3。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4

【注释】

1.燕(音yan)雁:指从幽燕一带飞来的鸿雁。周汝昌云:“以平时留意所及,知人每不晓‘燕雁’之义,更无论‘燕’字之读平声与南宋人对‘燕’地之感情何似。尤可骇怪者,近人宋词三百首笺注本竟作‘雁燕’,几不令读者疑为‘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哉?……”(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承教录》引)。

2.商略:商讨。这里系拟人法。

3.第四桥:在江苏吴江城外,即甘泉桥,因泉品居第四得名。天随:唐代陆龟蒙号“天随子”,取“听任自然”之意。这里代指陆龟蒙。

4.参差:形容柳丝长短高低不齐。

今译



燕北归来的雁子呵

没有长住之意,

飞到太湖的西边,

便又随着云儿飞去。

几座清苦的山峰相聚,

商量着黄昏暮雨。



吴江城外的第四桥,

我真想追随天随子同住。

此时是何时?

此地为何处?

倚栏杆、怀千古,

唯见残柳

参差不齐飘舞。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 可可诗词网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过吴松:这一年作者由湖州前往苏州会见范成大,途经吴松。吴松,又叫笠泽,即今江苏省吴江县,在太湖东。燕雁:燕地的大雁,即北方南飞之雁。无心:无心在太湖停留。太湖:湖泊名,在今江苏省无锡、苏州、湖州、宜兴之间。商略:商议。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以其泉水居全国第四,故称。天随:天随子,唐末诗人陆龟蒙的号。他曾长期隐居在吴江上甫里,泛舟闲游,当时人称江湖散人。今何许:意谓选择今日是否合适?何许,怎么样。

【鉴赏】

这是一首感慨身世、触景伤怀的小词。

上阕开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写北国飞来的大雁无心在此停留,顺着太湖西畔随云而去。这正是姜夔前半生浪迹天涯、行踪无定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词人旷达任意,不愿为仕宦羁束的情怀。“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湖畔的群峰清冷萧瑟,好像在商量着是否要下一场秋雨。卓人月《词统》说:“‘商略’二字诞妙”,意思是说这两个字用得既怪诞又奇妙,这正是姜夔最擅长的拟人化手段。他不仅使青山这等无情物着有情色,更使它们透出一种性灵之美,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下阕直率地表达自己厌倦世俗的狷介性格,“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姜夔平生最羡慕陆龟蒙那潇洒出尘的生活态度,如今来到了陆龟蒙隐居之处,自然更加心驰神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不知今日是否合适?词人倚楼远眺,凭今吊古,却只见柳树的枯枝随风飘舞。“残柳参差舞”,表示了对时世的感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栏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所谓“虚处”,正是姜夔词“清空”的特点,其中意境,任人遐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