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下户亦称投下户。系指辽代束缚于诸王贵族之头下军州的农奴。主要来源于契丹诸王贵族所俘得的人口和私奴。其人身地位低下,在所属的头下军州内 “分地耕种”,对头下主有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承受着头下主和国家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其劳动收获,一部分交给头下主,一部分交给国家,所谓“输租为官,且纳课给其主”,因而又称为“二税户”。 头下户 头下户一作“投下俘户”, 又作“投入俘奴”。契丹建国前于战争中俘掠的人口(主要是汉人)和少数流入投附者。他们在头下州内分散经营。头下户的来源, 除了俘奴而外,有从嫁户, 还有少数以部下牧户建置的头下州。各部设置的俘户, 是头下主的私户, 他们的收获, 基本上属于头下主所有。头下户的身份, 属于奴隶。头下主对于他的头下户, 由全面占有到不完全占有的过程, 正是由奴隶制向农奴制发展的过程。头下户的依附关系是双重的, 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朝廷。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头下户演变为“二税户”。 ☚ 著帐户 物力户 ☛ 头下户见“投下户”(1058页)、“头下军州”(631页)。 头下户亦称“投下户”,辽代头下州的人户,多系被契丹贵族俘获的汉人及渤海人。最初,他们连同各头下州县一起,都是其主人的私产。因此,这类被俘掠来的人户,其身分曾经是奴隶。后来,随着国家对头下州县从行政上和经济上加强控制,头下户亦逐渐向国家编户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