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胃虚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胃虚病 胃虚病胃虚病系胃功能衰弱而水谷不化的疾患,或称“胃衰”。主要起因为巴达干、赫依互结寒盛,挫伤胃火,致饮食不化所致。食无定时,过食生冷而不易消化之物,长期心劳过度或过饱过饥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主要表现为食物不消化,胃部胀满,嗳气频作,呕吐白沫或食物,吐后觉安,体虚神萎,得热则舒,遇寒加重。治宜以祛寒、助火、健胃为原则。药物以诃子十二味散(诃子、肉桂、胡椒、荜拨、草果各15g,石菖蒲、青木香、广木香各12g,蒲公英、唐松草、甘草、砂各9g共研细面)为主剂,红糖水送服;亦可选用石榴六味散(即石榴四味散加干姜、草果等分而成)可酌情选取剑突,调火赫依穴艾灸、火针外治。饮食调理宜易消化柔润之品,忌用不易消化重凉性食物。临床又分巴达干盛型和赫依盛型两种,可随证施治。 ☚ 胃胀症 胃痛病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