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一世约274—337ConstantineⅠ罗马帝国皇帝(306—337。西方奥古斯都康士坦提乌斯长子。生于纳伊苏斯(今南斯拉夫的尼什),在戴克里先皇帝的宫廷里长大成人。306年以副帝衔驻布列塔尼;307年称正帝,312年和324年分别打败马克森提和李锡尼,统一帝国全境。统治期间,整顿官僚机构,改革军事、税制和币制,加强中央集权。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召开基督教尼西亚会议,裁决因教义争论而引起的教派分裂,颁布《尼西亚信条》。330年移驻拜占庭,将之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又称东都。332年下令隶农不得脱离地产。临死前正式参加基督教。 君士坦丁一世古罗马皇帝(公元306~337年在位),史称君士坦丁大帝。约280年出生,305年其父成为罗马帝国西部的奥古斯都(皇帝)。306年父死,在不列颠被军队拥立为奥古斯都。312年在罗马郊外战胜马克森提,确立对帝国西部的统治。次年与帝国东部统治者李锡尼发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14年与李锡尼开战,323年取得彻底胜利。统一全国后,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第一次基督教主教会议。330年放弃古都罗马,迁都拜占廷,改为君士坦丁堡。337年5月22日死于尼科美底亚。临死前受洗为基督徒。 君士坦丁一世274或280~337古罗马帝国皇帝。330年由罗马迁都拜占廷,改称君士坦丁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