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名画《墨梅图》赏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名画《墨梅图》赏析

墨梅图

元·王冕作

纸本水墨

纵六七.七厘米

横二五.九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中号称“四君子”的画题,其中梅花尤以它那“众芳摇落独暄妍”(林逋《梅花》)的品性,深为文人画家垂青。自北宋华光和尚首创水墨挥写梅花的画法以来,墨梅逐渐成为一专门画科,各代名家辈出,元代王冕便是在画史上成就卓著的墨梅大家。这一幅图是他繁梅的代表作。

此图写倒挂嫩梅一干,枝条生长茂盛,前后左右伸展交错,呈四出之势。枝头缀满繁密的花朵。花儿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片;或盛开怒放;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晶莹透彻,渗出一股清气。画家在图上自题诗五首,一而再、再而三地抒发自己的意绪,诗情和画意相映发,使作品具有更深邃的思想意涵。

“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贞贞岁寒心,唯有天地知。”画家这几句题诗,难道只是在咏叹凌寒不凋的梅花么?联系王冕的身世际遇,我们不难探见其包含着更深刻更广宽的含义。

王冕生长在元代中晚期,当时社会已潜伏着严重的危机。王冕在少年时代,曾抱有“平生自有澄清志,要使齐民无秽淹”的志向,博览群书,研习兵法,并应举考试,然而屡次考进士都名落孙山。他在壮岁游历南北各地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又目睹蒙古贵族的昏聩和暴虐,使他满怀忧愤,绝意仕途。“老来晦迹岩穴居”,隐居到诸暨县九里山水南村,过着躬亲稼穑的清苦生活。同时以诗和画抒发他内心的情怀和意气。他尤其倾心于画梅竹。有一首《梅花》诗可看作他人格的自白:“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尊罍。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花易凋耗。”这一幅迎着风刀霜剑开放得分外烂漫的繁梅,不正是作者不愿随世沉浮、贞洁孤高品格的物化形态么!

清人朱方蔼曾评述道:“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之号)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宋人塑造的梅花形象,以简洁的枝条和疏落的梅花,表达出清冷孤傲的意韵,建立起一种审美的典型。而王冕却能脱出前人的定格,别出心裁地出以千枝,缀以万花,从而创造出新的审美典型。试看本图,干枝繁密,交错穿插,几乎密不透风。然而发枝的用笔挺劲有力,行枝接续如弯弓秋月;短枝撇趯如箭戟,梅树清刚的气格油然而出。同时在梅花的分布上富有节奏韵律,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密而有序,乱中有法。再是圈花的画法,画家发展了扬无咎“笔分三趯攒成瓣”的技法,改一笔三顿挫为一笔两顿挫,更是简洁畅利;花须花英随意点簇,笔法洒脱。因此虽然是繁花如锦,却并无妩媚纤弱之态,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益发显得珠玉迸发,清气袭人。正如画家自题诗所谓:“朔风吹寒珠蕾裂,千花万华开白雪。”这种以繁梅形式表现出清贞孤傲气概的艺术手法,较之疏梅更为不易,也更显出王冕不凡的创造能力。

墨梅图

图上的题诗雄奇跌宕,直摅性灵,使画品、诗品、人品融为一体,令观者品味无穷。此图作于至正十五年(1355),是王冕晚年画梅艺术臻于化境的精心之作,故而深为后世文人所珍重。诗塘及裱边四周题满诗跋,相继有明代祝允明、陆深、谢承举、文徵明、薛章宪、王宠、徐霖、王韦、唐寅、陈沂等名诗人、名画家、名书家的题诗,尤为此图添彩增辉。


名画《墨梅图》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名画《墨梅图》赏析

墨梅图

现代·钱瘦铁作

纸本水墨

纵一三六.三厘米

横六八·八厘米

钱瘦铁画的花木蔬果翎毛,取法于沈周、徐渭和朱耷,明快沉著,全出于“写”。墨色鲜活,水分滃湿,色泽斑斓,格调简古而金石之气弥漫。精书法,篆出石鼓文,隶宗两汉,楷书有魏晋风,深具元人旨趣。篆刻受吴昌硕亲授,所镌“拙如断蚓,巧若流云”,人称“铁体”。瘦铁的书法与刻印,有力地影响了他的画。

墨梅图

对瘦铁之画,唐云、苏渊雷在《钱瘦铁画集》的《前言》中归综为三句话:“凝练贵乎笔墨,坚苍有关风骨,深远纯在意境。”信哉斯言。

《墨梅图》乃钱氏水墨花卉中之代表作。所作奇古朴茂,苍中有翠,枝本全用篆籀笔意抒写,发枝圈花,则以汉隶之笔出之,显得凝重中有婀娜,老辣中见清新。风骨奇峭,冷香逼人,具有“檐头冷蕊,风外清香”之姿。石块以泼墨、渍墨滃成,再以略浓之墨破,画得苍中有秀,是块雨后大石,有助于对花枝的衬托。全画有清冷的朦胧美。作者题有八字:“东风时雨,大地皆春。”许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吧。

古人画梅曰“写梅”,提出五要:体古、干怪、枝清、梢健、花奇。南宋扬无咎创“墨线圈花瓣”之法,后人翕然宗之,其法大盛。他指出“若作临风带雪,低回偃折,要干老花稀”,又说“梅有数家之格,或疏而娇……或清而健”(转引自《芥子园画传》第二集)。上述云云,钱瘦铁的《墨梅图》中俱得之矣。钱氏书法冠绝当代,有《曹娥碑》之劲秀流畅,有《张迁碑》之苍茫醇古,唐云称颂他“书法有奇气”,他却能一一融入《墨梅图》中。记得元冯海粟有诗句:“孤根历寒冰霜苦,不识人间别有春。”颇堪为钱氏斯图写照。


名画《墨梅图》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名画《墨梅图》赏析

墨梅图

明·王谦作

绢本水墨

纵一七二.五厘米

横九五.五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明初墨梅,王谦与陈宪章是齐名的。二者都是出于元王冕的传派,而且都喜欢写千条万玉的繁茂景象。但陈作偏重清刚挺秀,王谦则呈圆润温健。这幅《墨梅图》轴,自识:“钱塘王牧之为文敏挥使写。”牧之,是王谦的字;挥使,则是“指挥使”的略称,为明代内外诸卫的要员。钤两印。

从来的墨梅都被作为士大夫清标高格、孤傲不群的征符,而不入宫廷的鉴赏之列。例如扬补之的墨梅就曾被宋徽宗讥为“村梅”。事实上,题材本身并不能决定性地说明作者的立场观点,作者的情思主要表现在处理题材的态度上。王谦此图既然是献呈给“文敏挥使”大人的,它的造意构象不能如同扬补之、王冕那样孤芳自赏地一味清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墨梅图

我们注意到他的画面分割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框架式的力度。斜上的粗干,柔秀的细梢,都用圆笔湿墨不露锋芒地写出,显得格外的温情而从容;四面出枝,八面玲珑,再密密地圈上饱满的花朵。俨如一位淡妆佳人沐着骀荡春风、明媚韶光倩歌曼舞,翠袖轻舒,绰约翩翩。每一个局部都在满足形象构成的整体要求下,克尽各自姿采风情的功能。诚如本幅上几首题诗所云:“纵横铁干万千葩,历尽风霜傍石崖。昔日傅岩非帝赉,谁将兹味说商家。”(海虞缪朴)“棱棱老干绣苍苔,冷蕊寒香迥绝埃。莫道调鬻滋实晚,岁寒先占百花魁。”(东淮曹莹)“洗砚池头湿未干,墨花光闪玉龙寒。水晶宫里风霜老,万斛骊珠月下看。”(苕谿王麟)

如果说,由于时代风气和美学思潮的变换,导致墨梅一科品格的“落价”的话,那么,从王谦的《墨梅图》,也无疑地可以进一步加深观赏者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