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艺
(一)月刊。1934年11月5日创刊于台中。是台湾文艺联盟的机关刊物。该刊在创刊号上提出“最荼毒台湾的,是台湾人的伪指导者们”的口号。反对日本军阀统治,争取民主和自由;在文艺上提倡大众化和现实主义,反对腐朽文艺。内容以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为主,也登载学术研究文章和介绍大陆文坛的消息。曾发表赖和的《送报夫》、吕赫若的《牛车》等小说。主要撰稿人有杨逵、张深切、吕赫若、赖和、郭秋生、杨华等。该刊是台湾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1936年9月出至第3卷第7—8期合刊后,因遭政治迫害停刊,共出15期。(二)1944年由台湾“文学奉公会”出版的其机关杂志。(三)双月刊。1964年4月1日创刊于台北,由吴浊流创办。1976年吴浊流病逝后,由钟肇政接编。该刊继承日据时期新文学的基本精神,主张文学应反映人生,积极提倡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对台湾文坛上的现代主义文艺,大力扶持台湾本土作者,对台湾新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它所设置的“吴浊流文学奖”和“巫永福评论奖”在台湾文坛也很有影响。主要作者有杨逵、张文环、龙瑛宗、王诗琅、林衡道、钟肇政、张彦勋、郑清文、李乔、黄春明等。
台湾文艺
月刊。1934年11月5日创刊于台湾,1936年8月28日出至第3卷第7、8月合刊停刊。共出版15期。该刊为台湾文艺联盟机关刊物,由该联盟编辑,发行人为张星建。创刊号有《热语》一文,表明该刊方针为“不偏不党”,并“希望把本杂志办到能够深入识字阶级的大众里头去”。该刊以发表小说创作为主,兼及诗歌、戏曲和文学评论。主要撰稿人有赖和、张深切、梦湘、杨华等。刊物以中文白话文为主,同时有少量留日台湾学生用日文写的文学作品。《台湾文艺》是台湾新文学运动以来创办的杂志中维持时间最长、撰稿作家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它实践了台湾文艺联盟创办该刊的目的:通过刊物把台湾新文学界团结起来,推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