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今词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宋杨湜撰。是书原本久佚,只散见于各书称引。初引此书者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近人赵万里从《岁时广记》、《笺注草堂诗馀》、《花草粹编》、《绿窗新话》等书辑得六十七则,合为一卷。所记多五代以来词林逸事,大半出于传闻,且多侧重冶艳故实,与《丽情集》等说部体裁类似。书中所记词人有唐庄宗、孟昶、韦庄、宋徽宗、潘阆、晏殊、司马光、王安石、张先、柳永、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凡三十家。其中有关评述,如记晏殊庆历甲申元日作《木兰花》(东风昨夜回梁苑)词、苏轼评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事,都足资考证。有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本据此收入。 ☚ 时贤本事曲子集 复雅歌词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清沈雄撰。凡八卷,包括《词话》上下两卷,《词品》上下两卷,《词辨》上下两卷,《词评》上下两卷。《四库全书》著录为六卷,并非完本。书前有曹溶《词话序》云:“岁在乙丑,余来金阊,偶僧沈子出示《词话》。”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可知此书至迟于是年已完成。序后有“凡例”四则,首云:“词话者旧有《古今词话》一书,撰述名氏久矣失传,又散见一二则于诸刻,兹仍旧名”。按《古今词话》有南宋杨湜撰本。而《历代诗馀》所引《古今词话》内容有关南宋及元、明人事,可见此书当为杨湜《古今词话》后另一种《词话》。钱曾《也是园书目》卷七著录《古今词话》十卷,或即此本。沈雄此书为第三种同名词话,名同而实异,不可混淆。是编搜集资料繁杂,引用书籍不下百种,在清初词坛上亦有开拓视野的作用。然所引前人论著,既不以时代先后为序,又不按著作性质分类,既引用书名,又夹杂人名,体裁杂乱。《四库提要》称“是编所述,上起于唐,下迄于康熙中年。杂引旧文,参以近人之论,亦间附己说。分词评、词辨、词品三门,征引颇为寒俭,又多不著出典。所引近人之说,尤多标榜,不为定论”。至于作者《柳塘词话》一书,今虽不传,然本书仍辑存若干条,自唐宋至清初词人,皆有评述,足备一说,亦为后人所援引。是书由于辑录资料不注明出处,剪裁也欠审慎,因此书中难免舛误。故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第五册按语亦称“其书芜陋不足道”。唐圭璋《词话丛编》所录《古今词话》乃据澄晖堂刊本。 ☚ 金粟词话 柳塘词话 ☛ 古今词话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 《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甚烈,以为“《古今词话》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仍随其词牵合为说,殊无根蒂,皆不足信也”。如以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为任世德作,《八六子》(倚危亭)为贺铸作,《浣溪沙》(脚上鞋儿四寸罗)为黄庭坚作,皆非。所记又侧重冶艳故实,品评亦时或失当。但这是现存宋代第一部以“词话”命名的论词专著,其体例为后人沿袭,在词话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古今词话》明以后久佚,宋以来公私书目罕见著录(《也是园书目》载《古今词话》十卷,未知是否此书),卷数未详。近人赵万里从《岁时广记》、《笺注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天一阁旧藏明写本《绿窗新话》中辑得六十七则,附载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历代诗余话》引《古今词话》,多涉宋南渡后及元明人事,盖另一书,与杨湜无涉。此外,清康熙间吴江沈雄(偶僧)亦著《古今词话》八卷,与此书名同而实异。 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唐圭璋收入《词话丛编》。 古今词话词话集。八卷。清沈雄编纂、江尚质增辑。沈雄(1653年前后在世),字偶僧。江苏吴江(今苏州)人。诸生,师从钱谦益,与江尚质、曹溶、陈维崧等为友。有《柳塘词》。江尚质(生卒年不详),字丹崖。安徽休宁人。据此书曹溶《序》称“岁在乙丑,余来金阊,偶僧沈子出示词话,丹崖江子,力为赞成”。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而此书卷首《凡例》作于“戊辰新秋”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足证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之间。 《古今词话》规模宏大,全书二十余万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又析为上下二卷。第一部分,词话。按朝代编次,上自唐、五代,下至清康熙中年,上卷为唐词话(五代附)、宋词话,下卷为金词话、元词话、明词话、昭代词话,多记词坛掌故和词作本事。第二部分,词品。分类论述用字、用事、句法、声律等词的作法,上卷有原起、疏名、按律、详韵等三十目,下卷为品词、用语、用事,用字等十五目。第三部分,词辨。分述一百十九个词牌的缘起及有关记载,上卷有《十六字令》等六十九调,下卷有《一剪梅》等五十调。第四部分,词评。分论自唐至清的词人近三百人,上卷为唐宋作者,计有李白等一百五十八人,下卷为金、元、明、清作者,计有完颜等一百三十七人。此书以汇编前人论述为主,间有编者沈、江二人及沈雄所著《柳塘词话》中的词论。编排较有系统,材料亦称丰富,在分类辑集的诸种词话集中,内容可算详赡。 《古今词话》为后人所引用的词论,一般皆为“词品”、“词评”中之语。如论词的特色,孙执升曰:“以词之视曲,其道甚远,词之去曲,其界甚微,又不能不为词家守壁耳。”《柳塘词话》曰:“野君(徐士俊)与余(沈雄)论诗,如康庄九逵,车驱马骤,易为假步;词如深岩曲径,丛篠幽花,源几折而始流,桥独木而方渡,非具骚情赋骨者,未易染指。”论词的作法须炼意,王世贞曰:“意在笔先,笔随意往,法不累人,才不累法。有境必穷,有证必切,匪特诗文为然,填词末艺,敢于数子云有微长。”论要情景交融,宋征璧曰:“情景者,文章之辅车也。故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论艳丽与平淡,宋征璧曰:“词称绮语,必清丽相须,但避痴肥,无妨金粉。譬则肌理之与衣裳,钿翘之与环髻,互相映发,百媚斯生。”都能给研究者以启发。此书保存了不少云间词派、钱谦益的词学观点,沈雄《柳塘词话》也赖此以存。此书的缺点是纂改旧文,不注来历,而且审核不严。如引宋蔡伯世云:“子野词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词。情词相称者,少游一人而已。”其实蔡伯世此评原见宋乾道二年(1166)高邮孙兢序周紫芝《竹坡词》。又如杨守斋(杨缵),作《作词五要》,而此书却以为《作词五要》为杨万里(号诚斋)所作,实误(见唐圭璋《词学论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征引颇为寒俭,又多不著出典。所引近人之说,尤多标榜,不为定论。”颇击中要害。 有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刊本,北京中国书店复制线装本。唐圭璋编《词学丛编》第一册收有此书,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清·沈雄编纂,江尚质增辑。八卷。雄,字偶僧。生卒不详。吴江 (今属江苏) 人。诸生。尚质,字丹崖。生卒不详。休宁 (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康熙二十七年,凡分《词话》、《词品》、《词辨》、《词评》四种,各为上下两卷。其中论述,上起于唐,下迄康熙中期。多杂引旧文,参以近人之论,亦间附纂辑者的见解。纂辑者的附论,多着眼于词的作法技巧。如论词中对句,沈氏谓:“对句易于言景,难于言情,且开放则中多迂滥,收整则结束意绪,对句要非死句也。”论结句说:“紧要处,前结如奔马收缰,须勒得住,又似住而未住;后结要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又似尽而不尽者。”论起句说:“起句言景者多,言情者少,叙事者更少。太约质实则苦生涩,清空则流宽易。换头起句更难,又断断不可犯此。所以,从头起句,照管全章及下文,换头起句,联合上文及下段也。”于初学填词,足资借鉴。有康熙二十七年宝翰楼刻本,中国书店线装影印宝翰楼本。 ☚ 词律 春酒堂诗话 ☛ 古今词话词论。❶南宋杨湜撰。一卷。湜字曼倩,里籍仕履未详。此书宋以来公私书目未见著录,而成书于绍兴间之《苕溪渔隐丛话》中已见称引,可见明以后原书久佚。今本系近人赵万里辑成,共六十七则。书中所采五代以下词林逸事,大都出于传闻,且侧重于艳实故实。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批曰:“《古今词话》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仍随其词牵合为说,殊无根蒂,皆不足信也。”且举实例多处。胡仔之责,过于苛求。杨氏所录资料,有价值者仍不在少。如记晏殊《木兰花》(“东风昨夜回梁苑”)作于庆历四年(1044)元月, 记王安石作 《桂枝香·金陵怀古》事云:“诸公寄调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既为文坛趣事,又于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有参考价值。当代词家以为,赵万里氏辑本足资征信,然亦有可增补处。 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出版《词话丛编》本。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 ☚ 碧鸡漫志 乐府指迷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词话集。八卷。清沈雄编纂、江尚质增辑。沈雄(1653年前后在世),字偶僧。江苏吴江(今苏州)人。诸生,师从钱谦益,与江尚质、曹溶、陈维崧等为友。有《柳塘词》。江尚质(生卒年不详),字丹崖。安徽休宁人。据此书曹溶《序》称“岁在乙丑,余来金阊,偶僧沈子出示词话,丹崖江子,力为赞成”。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而此书卷首《凡例》作于“戊辰新秋”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足证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之间。 ☚ 花草蒙拾 词林纪事 ☛ 古今词话六卷。清沈雄撰。沈雄字偶僧,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著有《柳塘词》。本书所述,上起于唐,下迄康熙中叶。杂引旧文,参以近人之论,亦间附己说。分 “词评”、“词辨”、“词品”门。征引颇为寒俭,又多不著书典。所引近人之说,尤多标榜,不宜为定论。《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予以介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