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妇科化学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妇科化学治疗

妇科化学治疗

采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化学治疗,以往一向认为这是姑息治疗,大多数只能缓解症状,缩小肿瘤,延长寿命,不能根治。近10余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发展,根据肿瘤的生长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药物的作用原理和细胞增殖动力学选用药物、决定剂量,改进给药途径,化学治疗的效果已显著提高。对某些肿瘤可得到持久的缓解,对滋养细胞肿瘤已可根治。此外如手术后有残存癌灶加用化疗可使癌灶消失或延缓扩散。病变广泛,不宜手术者,可先用化疗,使肿瘤缩小,再加用放射或手术治疗,也可收到效果。因此化疗既可作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也可辅助其他方法提高疗效。
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有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癌抗生素、植物药、甾体激素及干扰素等六大类。在妇科一般也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生长规律和分裂增殖特点选用药物,根据药物作用机理和特性决定用药的方法、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目的是尽量杀灭肿瘤细胞和保护正常细胞。对生长缓慢的肿瘤适宜用所谓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烷化剂、自力霉素等,一次总量不宜过大,多次给药比一次给药好; 对生长快的肿瘤适宜用细胞增殖周期特异性药物如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等,一次剂量宜大,应达最大耐受量,以后停药等待造血细胞功能恢复后再间断给数疗程。
妇科化疗常用的方法有大剂量短期给药,间隔2~4周重复应用(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 有开始给大剂量短期用药,继以小剂量维持或每日、每周1~2次长期给药的方法(卵巢癌常用的治疗方法)。
为了降低毒性,减少耐药性近年来趋向于多种抗癌药物联合应用,有同时应用、序贯应用、间歇应用、交替应用等方法,但选药时要注意选用
❶单独应用有效的药物。
❷在不同环节起作用的药物。
❸副作用小的药物。
❹无交叉耐药性的药物。在选用大剂量氨甲喋呤化疗时,必须同时用解毒药甲酰四氢叶酸钙,这样既可保持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又可降低对骨髓的毒害。
用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快速注射、静脉缓慢点滴、动脉点滴或灌注、局部瘤块注射、胸腹腔内给药、鞘内给药、外敷等。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肿瘤的部位选择应用: 如
❶根据药物特点:有些药物不溶于水,只能口服,如6MP; 有些药物溶解后易于分解,必须快速注射,如氮芥; 有些药物必须先经过肝脏水解活化才能发生作用,不能局部应用如环磷酰胺; 有些药物如烷化剂对脑组织有特殊毒性,不能作鞘内注射。
❷根据肿瘤部位: 对肺转移最好选用静脉注射或点滴的方法,药物进入静脉即随血流经右心而至肺,因而肺可以接受最大的药量; 肝肿瘤最好选用口服或动脉点滴或灌注,药物经肠道吸收后由门静脉而进入肝脏或直接通过肝动脉进入肝脏,肝内药量可比其他部位为高; 腹内肿瘤如卵巢癌可采用腹腔内给药,使肿瘤直接接触药物而全身受药量却有限,因而可以较长期应用,取得效果,而对病人危害较少; 脑内转移瘤应由鞘内给药或颈内动脉插管给药,使有较多的药量进入脑组织,而减少血脑屏障的影响。总之,为取得较好的化疗效果,慎重选用药物十分重要。
抗癌药物都有毒性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常见的局部毒性反应是静脉注射时,不慎穿破血管,药液外漏所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组织坏死,甚至发生静脉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等。因此,如发现药液外漏,应立即在外漏部位皮下注入生理盐水或普鲁卡因少许,并用冰袋或酒精局部冷敷。如氮芥外溢可用5~10%硫代硫酸钠局部皮下注射。为预防药液外漏,可先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肯定针头已在静脉内,然后再将化疗药物加入补液内。
常见的全身毒性反应有
❶抑制造血系统功能: 首先影响白细胞,其次是血小板,严重时影响血红蛋白。应用抗代谢药物,白细胞降低出现较早,但恢复较快,而应用烷化剂则较迟出现,持续时间也长。初次治疗和经反复治疗的患者,反应也不同。初治患者即使白细胞降至2000或1000左右,只要暂停药物,积极处理,经2~4周后即可恢复。但重复治疗的患者因反复接受化疗,造血功能已多次受损,白细胞基数不高 (常在4000~5000左右) 用一般剂量即可使白细胞进一步下降,故必须慎重选择药物和减量应用,一旦白细胞低于4000,应即停药。为避免严重反应,必须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方案。用药期间患者必须休息、增加营养、预防感染或采用中西药物改善患者的免疫能力。疗程中至少每周复查1~2次白细胞,如已有下降则根据情况每1~2天查一次。通常应用的升白细胞药物有辅酶A、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作用是动员储存的血细胞,并不促进细胞增生,因而效果不甚显著。目前多主张采用少量多次输新鲜血、白细胞、血小板或骨髓移植等。
❷消化系统反应: 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及胃肠道粘膜溃疡,腹泻等,严重时可有血性或假膜性肠炎。一般地说,抗代谢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常在用药开始即出现,逐渐增剧,停药后即消失。而烷化剂则由于中枢受刺激,所以往往开始严重,以后稍好; 抗代谢药物所致的口腔溃疡多发生在口颊粘膜,开始为散在浅溃疡,以后融合成片,而更生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则多在舌根和舌边,严重时可波及整个胃肠道粘膜;腹痛、腹泻多见于应用5-氟尿嘧啶之后,停药后逐渐消失。如腹泻次数多要注意有无合并伪膜性肠炎。为减少恶心呕吐等反应,可将药物在临睡前一次顿服或用橘子水冲淡后口服。亦可口服碳酸氢钠、阿托品、奋乃静、巴比妥类、冬眠灵或注射灭吐灵等。减缓静脉滴注药液的速度,如5-氟尿嘧啶一次剂量在6~8小时内滴完也可减轻反应。发生口腔溃疡时应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水,用0.5%地卡因加等量盐水喷口腔及咽部或用复方硼砂液、0.02%呋喃西林溶液等漱口,中药冰硼散、青黛散、钖类散等涂患处。腹痛腹泻可用大剂量乳酶生,严重时可用复方樟脑酊或鸦片酊口服。
❸脱发及皮肤反应: 脱发最常见,特别是烷化剂,停药后可逐渐长出新发。如患者出现皮疹,散在点状红疹或融合成片,甚至皮肤剥脱,应立即停药,并用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或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在注射5-氟尿嘧啶时沿静脉的皮肤可发生色素沉着。争光霉素可使皮肤角化增多,色素沉着,有时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❹内脏损害: 长期使用抗癌药物可使内脏受损。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严重的亦可发生黄疸,肝肿大等,多发生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氨甲嘌呤,6-巯基嘌呤等以后。立即停药并采用各种保肝药及大量多种维生素等,肝功能一般可迅速恢复; 泌尿系统反应较多见于应用喜树碱或大剂量环磷酰胺后,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等,可令患者多饮水或绿茶,或给输液,服碳酸氢钠、甘草酸等以减轻反应。顺氯铵铂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系统反应多发生于应用6-巯基嘌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之后,表现为心率失常如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肌损害等; 应用争光霉素后可发生肺纤维化,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哮喘,甚至可致命; 神经系统反应较少见。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可引起乏力、四肢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等周围神经毒性反应; 长期应用烷化剂和5-氟尿嘧啶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功能减退,并影响性腺功能,发生闭经、不育、胎儿性畸形等。
到目前止,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应用,以对滋养叶细胞肿瘤的疗效最为突出,在我国且有独特的经验。常用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更生霉素、氨甲喋呤、长春新碱、6-巯基嘌呤、溶癌灵、消瘤介等。采用大剂量、多药物,多途径的方法,疗效显著,很多病例已得到根治。但化疗对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只能使症状缓解,肿瘤缩小、延长寿命。对卵巢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化疗可作为提高疗效的辅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噻替派,苯丁酸氯芥,左旋苯丙胺酸氮芥,环磷酰胺等,其他如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等也有一定疗效。新药阿霉素及顺氯铵铂等被认为治疗卵巢癌有前途的药物。用大剂量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孕酮,己酸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醋酸甲孕酮等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分化好、生长较慢的病例效果较好。其他抗癌药物对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女阴癌等疗效较差,尚在探索阶段。

☚ 妇科放射治疗   妇科理疗 ☛
000113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