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县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县主 县主亲王女的封号名。《旧唐书·职官志二》: “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 ☚ 县君 县王 ☛ 县主 县主❶古代宗室女子称谓之一。东汉皇女皆封县公主。南朝宋诸王女封县主。唐朝亲王女为县主,封县,视正二品。宋朝为命妇第五等,位郡主下。明朝郡王女为县主。清朝格格封授的第二等,郡王嫡出女得受此封,品同贝勒夫人。 ☚ 郡主 郡君 ☛ 县主 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后汉书·曹皇后纪》:“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到侯。”高承《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县主》: “后汉帝女皆封县公主或别为美名,此县主之始也。”唐代亲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明清封郡王女为县主。 ☚ 郡主 郡君 ☛ 县主清代宗室郡王嫡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二等。多罗郡王和多罗贝勒之女,不分嫡生庶出,咸系“多罗格格”美称。初制,郡王之格格应封时,均以封为县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廷议,其侧福晋所生之女同与嫡出者一例授封,实属过于优待,从而改为“县主”惟用以封其嫡女,其庶出者则予降二等封之。郡王福晋之女临婚时,宗人府移咨礼部奏请,奉旨后即以封为县主,品级与贝勒夫人相同。身属“近支”者,无论居京或嫁与蒙古移居牧区,均有年俸之赐;若属“远支”者则惟授县主封号,成例不支身俸。参见“多罗格格”(851页)。 县主xiàn zhǔ1、即县公主。东汉时公主封县的称县公主,简称县主。 2、即县令。《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附孙志传》:"(志)为洛阳令......神乡县主,普天之下,谁不编户?" 3、封号名。晋宋两代皇弟、皇子、诸王之女封县主。唐代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宋元略同唐制,明清郡王女封县主。见《通典·职官十三·历代王侯封爵》、《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司封郎中》、《宋史·职官三·吏部·司封郎中》。 县主外命妇名。东汉时公主封县者称县公主;晋与南朝诸王女皆封县主。唐代以诸王之女为县主,秩视正二品。宋元沿置,其地位在郡主之下,国夫人之上。明代以郡王女为县主;清代亦以亲王女多罗格格为县主。《渑水燕谈录》说:“帝女谓之公主,主者,言主婚尔;六朝以后,有县主、郡主,自是遂循为故事,则主非主婚之名,盖尊称之意也。” 县主亲王女封号名。 职源与沿革汉代已有县主之封号,授功臣之女。唐亲王女封县主(《后汉书·皇后纪》下、《大唐六典》卷2《吏部·司封郎中》)。北宋沿置。政和三年闰四月,改称族姬(《宋诏令》卷40《杂录·改公主名称御笔手诏》)。建炎元年六月,复改回称县主。 职能宋代县主用以封亲王女,偶有封功臣女者。《渑水燕谈录》卷5《官制》:“故事,亲王女皆封郡、县主。赵普以元勋,诸女封郡主;高怀德二女特封县主,……此典礼之误也。” 别名王姬。《朝野杂记》甲集卷1《郡县主》:“自渡江以来,未有王姬下嫁者。……高宗无女,孝宗二女,光宗三女,俱早薨。绍兴十六年,和王(杨沂中)乐平县主当出适时,庶事草创,乃命大宗正司主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