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医旨绪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医旨绪余医论。明孙一奎撰。二卷。一奎有 《赤水玄珠》 已著录。他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约于万历元年(1573)撰成是书。上卷凡四十四篇,下卷凡二十六篇。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共择要节录《内经》 原文编成。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书中论述了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穴以及内伤杂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对张仲景、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各家作了公允的评论。他说:“仲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谈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指滑伯仁) 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孙氏主张对古代医家进行全面分析,并博采众家之长。书中有关咳、哮、喘鉴别诊断及治疗颇多可取。《郑堂读书记》 评曰: “钩素灵之隐,察变病之因,辨证名之异同,明经络之逆顺,畅往哲已发所未尽,摭前贤遗漏所未言。简册虽约,而其远宗之正,近取之周,考核之精,谦冲之度,一集而四善具焉。”是书颇为后世所重。有 《四库全书》 本。 医旨绪余医论著作。2卷。明·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部分《内经》原文编成。内容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等共60篇。其中有关咳、喘、哮等病证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张仲景等医家及其著述的评价等,内容颇多可取。现有《赤水玄珠》本。 医旨绪余书名。明·孙一奎(文垣,东宿)撰,2卷,收议论70篇。多属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阐述,有一定的创见,对张仲景以下历代名医家也多有所评论。又证丹溪“相火属右肾”之非,驳《三因方》三焦有形为脂肪之谬,有其特色。 医旨绪余二卷。明孙一奎 (详见 《赤水元珠》)撰。此书约于万历元年 (1573)撰成。是孙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撰写而成。上卷共四十四篇,下卷共二十六篇。书中大旨发明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穴以及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对张仲景、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各家作了恰切的评论。如“仲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谈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指滑伯仁)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孙氏主张对古代医家进行全面分析,并博采众家之长。此书汇集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内经》原文编成。其中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有关咳、哮、喘鉴别诊断及治疗颇多可取之处。《郑堂读书记》曰:“钩素灵之隐,察变病之因,辨证名之异同,明经络之逆顺,畅往哲已发所未尽,摭前贤遗漏所未言。简册虽约,而其远宗之正,近取之周,考核之精,谦冲之度,一集而四善具焉。”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有 《四库全书》本。 医旨绪余yīzhǐxùyú医论著作。2 卷。明·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该书汇集作者的学医体会与见解, 并择要节录部分《内经》原文。内容包括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等共60 篇。其中有关咳、喘、哮等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对张仲景等医家及其著述的评价等, 内容颇多可取。现有《赤水玄珠》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