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器钱
田赋附加税之一种,按亩征税。对农器征收的赋税。931年,后唐政府令百姓自铸农器,官府征收农器税,每亩纳钱1.5文。
农器钱
五代时对农民自制农具的课税。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因官府经营的农具质次价高。农民不愿购买,故改令百姓自铸。《文献征榷考》:“后唐长兴二年十二月敕:今后不计农器烧器动及诸物,并许百姓自铸造,诸道监治。除当年定铸办法供军熟铁并器物外,只管出生铁,比已前价,如随逐处见定高低。每斤一例减十分,货卖杂使熟铁,亦任百姓自练。巡检节级勾当铁场官并铺户一切并废,乡村百姓,只于夏秋苗亩上纳器具钱,一文五分足。随夏秋税二时纳。“规定每亩纳农器铁一文五分,随夏秋两税交纳。宋初,令百姓铸造农具时,须随夏税田亩纳农器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