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生矿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生矿床

内生矿床neisheng kuangchuang

指在岩浆活动过程中,有用元素富集起来而形成的矿床。根据岩浆的冷凝阶段,内生矿床又可分为三类: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和气化热液矿床。

内生矿床示意图


岩浆矿床是指在岩浆的主要成分结晶过程中由岩浆分异所形成的,这种矿床往往形成在深成母岩中。当岩浆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开始结晶,由于各组分熔点不同,使结晶过程有先有后,各组分按照一定顺序结晶的过程,叫做结晶分异作用。在结晶分异作用过程中,因重力作用,从岩浆中析出的晶体,重者下沉,轻者上浮,从而使有用组分发生富集。在分异过程中,如果有用矿床的形成早于母岩或者同时形成,这种矿床称早期岩浆矿床。这种矿床主要存在于橄榄岩、蛇纹岩等超基性岩中。
岩浆的成分很复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混熔在一起。但当岩浆侵入,温度压力下降或者由于岩浆中某些组分的进入或逸散,可以使岩浆逐渐分离成几种成分不同、不相混熔的岩浆,这种作用称熔离作用(液态分异作用)。因熔离作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叫熔离矿床。
岩浆中含有大量熔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特别是一些卤素酸,常和金属元素Au、W、Sn、Mo、Pb、Zn、Cu、Hg等结合,形成挥发性卤化物。虽然这些金属元素本身在岩浆中的含量很低,但一经和挥发性成分相结合,则可大大地促进其迁移和富集,形成有用矿床。一般越到岩浆结晶晚期,岩浆中所富集的挥发性成分和所集中的金属成分就越多,最后形成含矿熔浆。这部分熔浆在适当条件下形成矿床,称为晚期岩浆矿床。
由于火山喷发,把含有早期结晶的有用矿物的岩浆喷出地表或接近地表,形成一些特有的矿床,这类矿床叫做喷发岩浆矿床。例如,形成于上地幔的超基性岩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出金刚石,后来沿深断裂上升并冲破上覆岩层,把含有金刚石晶体的岩浆充填于火山管道中,形成金刚石矿床。著名的南非金刚石矿床和我国山东、辽宁、贵州等金刚石矿床都属喷发岩浆矿床。
由于岩浆的分异作用,使岩浆中不断地失去某些成分,而另外一些成分则相对富集起来,如硅酸、水汽和挥发性金属化合物在残浆中相对富集。由于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富集,一方面使残浆的内压力增加,使它能够侵入到母岩或围岩的裂隙之中,形成岩脉;另一方面它使残浆的粘度和结晶点温度降低,这样既利于残浆中物质质点的自由活动,又有充足的结晶时间,可以形成巨大的晶体。例如,曾记录过重100吨的钾微斜长石晶体,40吨重的石英晶体,黑云母晶体达7平方米,白云母达30平方米,我国新疆产的绿柱石晶体有50吨重。侵入到母岩及围岩裂隙中的残浆往往形成晶粒粗大的伟晶岩脉,其中有用矿物富集的岩脉,构成伟晶岩矿床。伟晶岩矿床中经常聚集钨、锡、钼、锂、铍、铌、钽、铷、铯、锆、铀、钍、钇、铈、镧等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
在岩浆分异的后期,岩浆中的主要成分硅酸岩和氧化物大部分结晶后,岩浆中的大量气体和含矿气水溶液的活动,使有用组分沿裂隙上升,并在适当部位冷凝形成矿床,叫气化热液矿床,也叫岩浆后期矿床。它在内生矿床中占有重要地位,绝大部分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放射性元素、部分黑色金属及许多非金属矿产都来自这类矿床。气化热液矿床主要有:矽卡岩矿床、火山气液矿床和热液矿床。从岩浆中分泌出来的气体和热水溶液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矿床叫矽卡岩矿床,也叫接触交代矿床。火山喷发后期,火山喷气和热液活动仍很强烈,这些气体和热液中常含有大量金属化合物,在一定地质、物化条件下,气液与围岩或气液之间相互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起来形成矿床,称为火山气液矿床。岩浆分异后期,岩浆中的含矿气体和热液沿着围岩裂缝上升,由于温度和压力逐渐减低,使其中的有用组分依次冷凝沉淀所形成的矿床,称为热液矿床。根据形成条件又可分为: 高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在500~300℃之间,成矿深度约1.5~4.5公里,矿体多位于花岗岩等侵入体附近;中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在300~20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5~3公里,矿脉多距侵入体较远;低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在200~50℃之间,成矿在地表附近,矿体多发现于距侵入体很远的沉积岩中。
☚ 矿床的分类   外生矿床 ☛

内生矿床

由内生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通常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和火山—次火山成因矿床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