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兼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兼词 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的单音节词。兼词的读音往往也是两词读音的拼合。常用的有焉、诸。 焉yān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例如: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诸zhū 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其中“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引出“渤海之尾”。 (2)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假诸人”即“假之于人”,其中“之”是代词,代“书”,“于”是介词,引出“人”。可译为“向别人借”。 兼词❶相当于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术语。“短语也有很长的……因为它不成一句,又不止一词,故亦名‘兼词’。” 兼词 兼词一个字形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词,叫做兼词。就语音上看,有的是两个词声音的切合,如“诸”;有的不是,如“焉”。古汉语中的兼词常见的有“诸”“焉”“盍”“叵”等。 ☚ 叹字 词类活用 ☛ 兼词同时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这是古汉语中作用特殊的词。其中大多是两个词的合音。例如“叵”是“不可”的合音,在句中同时兼有否定副词“不”和助动词“可”两个词的作用。如《后汉书·吕布传》: “布目备曰: ‘大耳儿最叵信。’”常见的还有“诸”(相当于“之于”、“之乎”)、“旃”(音zhan,相当于“之焉”)“盍”(相当于“何不”)、“曷”(相当于“何不” )、“那” (相当于“奈何”)等。此外,也有一些兼词不是合音的,例如“焉”,兼有“于之”、“于此”的作用,但并非它们的合音。 兼词 兼词指由两个音节拼合而成的单音节词,这种词往往兼有两个词的功用,故名。杨伯峻《文言文法》:“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 是介词,那么,这一‘诸’ 字便同时既起代词作用,又起介词作用,‘一身而二任’了。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此外,“旃” “曷” “盍” “焉” “尔”“然”“若”等都是兼词。 ☚ 单字词 部分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