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战伤
直肠分腹腔内和腹腔外二部分。战时直肠伤绝大多数属火器伤。腹膜内直肠伤的特点和结肠伤相同,而外的直肠伤则因其解剖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结肠伤。
临床特点 直肠伤的性质和范围决定于致伤原因,高速投射物所致损害较为广泛而严重,除造成肠壁的完全破裂外,可同时有肛管、膀胱、小肠、骨盆、骶骨及血管等损伤。骨盆或骶骨骨折碎片可造成肠壁部分损伤或穿孔。爆震伤有时亦可造成肠壁的广泛撕裂和穿孔。直肠壁挫伤及血肿虽不立即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但因血肿的继发性感染,可于两周左右延迟破裂。腹膜内直肠伤引起的腹膜炎,由于直肠内粪便成块状,故腹部症状于开始时可能较轻,但肠内容物细菌含量很多,随后可发展成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反折以下(腹膜外)直肠伤,虽不立即引起腹膜炎,但由于该部损伤常伴有会阴部软组织的广泛创伤、血肿、膀胱或尿道伤、粪便污染等,可引起严重的直肠周围感染、组织坏死、脓肿形成、甚至导致弥漫性盆腔蜂窝织炎,向腹膜外间隙扩展,或并发尿瘘,故在治疗上可能比腹膜反折以上(腹膜内)的直肠伤更为复杂。
诊断 从投射物进入身体的部位、伤道的途径、受伤时的体位等可估计有无直肠损伤。伤口在盆腔、会阴、臀部、骶部者,直肠损伤的可能性大,严重骨盆骨折者须考虑直肠损伤; 自肛管内有血液流出是直肠外伤的重要依据,如有腹痛和腹膜刺激症状,则表示有腹膜内直肠穿孔或同时有膀胱、小肠穿孔。若伤后不能排尿或尿内有血和粪,或尿自肛管流出,提示有直肠、膀胱和尿道损伤。疑有直肠伤时,需作直肠指诊,可发现直肠内有血,有时可摸到肠壁破裂处,如触诊未能明确诊断,全身情况无禁忌时,可作直肠镜检查;同时,应作尿液检查或导尿。无论何种检查,禁忌自肛门内注入空气、钡剂、水或其它物质,以防加速感染扩散。
治疗 直肠损伤需尽早手术治疗,其方法按损伤部位和范围而定。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损伤行创伤初期处理后,肠壁上的裂口可予以缝合,损伤严重不能缝合,但须作乙状结肠单管或双管造口,并作骶前切开,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手术时用盐水或抗生素液灌洗造口远侧段,确保清除所有的粪便。乙状结肠襻式造口不能完全防止粪便流至远侧端,故直肠伤时不宜用。直肠伤常伴有骨盆骨折、重要神经损伤、膀胱破裂和尿道断裂,这些并发伤应妥善处理。直肠伤所致感染多以大肠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须注意对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预防。
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伤应行剖腹探查,缝合肠壁的穿孔,作乙状结肠单管或双管造口,灌洗远端结肠,在直肠旁盆腔陷窝放置引流。若腹膜反折下盆腔组织已受污染,手术时应显露骶骨前隙,并在肛门后方作骶前引流。直肠伤并发其他脏器伤应在剖腹探查时查明并作处理。术后放留置尿管,必要时作耻骨上膀胱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