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修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修剪xiūjiǎn

用剪子修理
 △ ~胡须|~树枝。

修剪xiūjiǎn

❶ 〈动〉用剪刀修整:修剪指甲︱修剪苗木。
【同义】修理。
❷ 〈动〉修改剪接:修剪电影胶片。
【同义】剪辑︱剪接。

修剪xiūjiǎn

用剪刀修理。
【组词】修剪花木︱修剪指甲
【例句】现在人们老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给槐树修剪枝叶。
 ❍ 经过人们的修剪,槐树的模样变了,就不能指示方向了。
【近义】修理︱修整

修剪xiū jiǎn

用剪子修(枝叶、指甲等)。比喻修改润饰。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而其中的‘涉之为王’四个字,我还疑心太史公加过修剪的。”

修剪xiū jiǎn

用剪子修(叶枝、指甲等)。1946年白动生等《高级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晚秋的时间实行移植或插枝,以后随时注意修剪、杀虫、除草等工作。”

剪(~裁;~纸;~彩;~断;~接;~贴;~布;~纸;~彩:~票;下~) 铰(~头发) 翦
用剪刀修枝叶、指甲等:修(修剪;~理;~脚;~枝) 扦剔
 修剪柏树:科柏
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剪开:裁(裁剪;~制;~衣;~缝)
剪下:
剪除:剔 删(删夷) 剪去
 剪除鸟羽:铩 诛剪 诛揃
剪断:揃 剪绝
(用剪刀等使东西断开:剪)

另见:剪裁 裁断 切 割

☚ 切断   割 ☛

修剪pruning

果树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整形, 调节树体结构和生长, 结果, 改善果实品质方面起重要作用。一般是用工具或以撑、拉等手段控制枝条的长势、方位及数量, 将果树整成一定形状,达到维持生长与结果的相互协调。幼龄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整形(见果树整形)和提早结果; 结果树修剪的任务是维持树冠结构完整,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达到连年优质、丰产, 防止早衰, 延长盛果期年限。如放任不剪,虽则可提早结果, 但树冠内膛很快郁闭,有效结果面积小, 大小年严重, 果实质量不佳, 而且容易早衰。
简史 中国古代果树修剪的记载简略, 公元2世纪《四民月令》最早提到“是月(正月),尽二月止, 可剥树枝”,元代《农桑衣食撮要》(1314)中:“削去低下小乱枝条, 勿令分力, 结果自然肥大”,指出通过修剪可以改进果实品质。其后《农政全书》(1628)也明确提出:“凡果木, 皆须剪去繁枝, 使力不分……。”但是环剥,纵刻等夏剪技术, 则早在6世纪《齐民要术》上就有叙述。欧洲的修剪, 大约始于17世纪中叶, 在法国, 用果树装饰庭园, 于是用人工把果树剪成依墙而立的各种几何图形。大约到19世纪, 果树生产大量发展, 这种强制修剪就代之以自然形修剪, 到1810年前后, 自然修剪法由美国传到日本。同时, 19世纪后期, 法国裘白劳(Du Breuil)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果树整形修剪的理论。随着苹果、洋梨、樱桃等果树传入中国, 修剪技术也开始在中国传播。1949年后, 修剪技术与我国传统经验结合, 理论不断提高与完善, 在实践中提出根据不同树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结合生态、管理条件, 而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
修剪的作用 果树是多年生作物, 如任其自然生长,则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 常常使先端生长旺盛,基部芽子潜伏而空秃, 年复一年, 分枝密集, 树冠外围郁闭, 内膛空虚, 结果部位外移, 而且造成大小年结果(见大小年), 果实小, 质量差。同时, 由于枝梢不断延伸,枝端与主干距离愈远,顶端优势就被抵消, 尤其是水平生长的枝条,更容易衰弱, 以致树势早衰,经济结果年限缩短,正确的修剪就可以克服上述弊病,其作用主要是:
调整枝叶的空间位置 在整形的基础上, 依不同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按树形要求, 在空间配置一定数量、大小不等的枝组, 培养一个能有效利用空间的叶幕。幼树期修剪, 除按预定树形要求,培养骨架外(见果树整形), 对其余枝条适当轻剪, 以加速营养生长,增加枝叶量, 使其尽快形成树冠, 增加光合作用, 并积累营养, 提高成花结实能力, 随着树龄增长, 分枝增多, 树冠上下、内外的光照条件开始发生差异, 通过修剪疏除过密、多余枝条, 或促发抽枝, 以补充空虚部位, 调整枝、叶的合理布局, 纠正偏冠、上强下弱等不良结构; 及至树冠开始交接, 树冠已达到最大幅度,此期则应控制和疏删上部与外围旺枝、冗枝, 充实和保持内部的枝组与果枝。此外, 由于树冠长期保持通风透光, 还可以减少一些病虫害的滋生。
调节营养生长与成花结果 果树枝条按其功能,可分为营养枝与结果枝。并有相当数量的枝条兼有营养与结果两者的功能, 但在一定时期中仍以一种功能为主。营养生长虽是成花结实的基础, 但过旺的营养生长则不利于成花、结果。反之, 如结实过多, 也会削弱营养生长, 造成树势衰弱。通常幼树时期, 常表现生长过旺,而盛果期后, 又易于衰弱。正确的修剪,可以调整营养生长与成花结果关系的平衡, 使营养生长壮健而不徒长, 适量成花、结实而又不致衰弱。
调节树体内部营养与水分的分配运转 旺长的枝条, 其生长点可以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 并使其成为吸收树体养分的“库”;光照条件良好的成叶,则是制造光合产物的“源”。发育枝、徒长枝建造过程中,消耗多, 积累晚; 而结果枝、短枝停止生长早, 建造消耗少,但积累也少。通过修剪调节一树的枝类比例,就可以调节树体内部营养分配中心, 和消耗与积累的关系, 从而达到既有必要的建造营养器官的消耗, 又能促进必要的物质积累, 以供成花和结实的需要。协调消耗与积累的矛盾, 使符合果树年生长周期中各器官发育规律的节奏。对于花多的树或衰老树, 修剪可以适度减少花量和枝芽, 使贮藏营养集中供应剪留下来较少的花芽,就可以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实的质量。
调节群体与个体间的生长势 任何一个果园的树株之间, 或同一树株的主侧枝之间, 由于受内外在因子的影响, 其生长势就会有差异, 造成一个果园植株间或一树各部位不能均衡生长,也不利于栽培管理。因此, 必须通过修剪, 平衡树势, 调节树与树之间的生长空间。
修剪的依据 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外界条件和栽培技术是修剪的主要依据。
顶端优势 果树和任何高等植物一样, 具有顶端趋光性。因为发芽和抽梢所需要的细胞分裂素, 是与重力相反方向运输的,上部直立的枝条顶端所得越多,就有利于萌发、抽梢和生长, 下部芽则受到抑制。枝条一经修剪, 顶端优势就转移到剪口以下各芽。如将枝条拉平, 顶芽对下部芽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利用或改变顶端优势, 可以调节芽的萌发, 平衡枝间与株间势力, 甚至于变发育枝为结果枝, 或者反之。果树在幼龄时期枝量少,生长旺而直立, 顶端优势明显,故修剪宜轻, 尽量多留枝叶, 开张角度削弱其顶端优势; 成龄树分枝已多, 长枝甚少, 枝条开张, 顶端优势明显减弱, 因此, 修剪量宜重, 短截多, 疏除弱枝也多。
芽的异质性 枝条上不同节位的芽, 由于在形成时所处的位置与所经历的时间长短、营养状况不同,芽的质量就不一致(见芽)。通常一个枝条最基部的芽,发育早, 营养差, 故小而不充实, 多数情况下, 翌年不能萌发而成潜伏芽; 自下而上, 各节叶片增大, 腋芽发育条件改善, 所形成的芽愈加饱满, 芽内分化愈臻完善, 到枝条的中上部为最强健, 再向上, 所形成的叶又变小, 芽发育的时间也减少, 芽的质量又差。至于顶端则依据枝条类型的差异, 或者形成叶芽, 或者形成花芽。如属秋梢, 则顶芽往往不能充分发育而成秕芽; 春秋梢交接部位, 又往往不能形成花芽而形成“盲节”。修剪时, 剪口落在饱满芽上, 可以促发强旺枝条; 剪口在基部可以迫使潜伏芽萌发而成枝, 起更新作用; 剪口落在盲节处, 则可促使下部较多弱芽萌发而形成中、短枝条, 藉以缓和树势, 或使营养生长转向成花结实。
品种习性 不同树种、不同品种, 在同样剪截程度下的发枝状况, 也有明显差异。如在枝条中部剪截后, 有的可以抽生几条旺枝, 而以下不发生中、短枝;有的则仅顶端抽一长旺枝,而其下部还能抽生若干中、短枝; 此外, 有的品种的结果枝, 可以连年抽生结果枝, 有的则往往隔年才能开花结果, 而且同样类型结果枝, 其寿命长短也不一致。修剪也要注意砧木对植株的影响,例如乔砧根系强大, 可以吸收较多肥水,促使地上部枝叶茂盛, 对修剪反应较强烈, 而矮化砧则反之, 即使重截地上部, 往往发育量仍少。此外, 管理水平的差异和土质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果树的树势、营养生长和结果能力, 修剪时, 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生态因子 同一种果树, 由于栽培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 其年周期的生长节奏, 就有较大的差异。通常在温暖、多雨的环境下, 营养生长容易趋旺, 生长期延长, 生长后期营养积累较多, 对修剪的反应比较敏感,修剪量宜轻, 需要多疏少截, 才能控制旺长,反之在冷凉、干旱地区, 生长势往往比较弱, 修剪反应较缓和, 同样的剪截量, 对局部的刺激, 常比暖湿地区轻, 因此, 可以多截少疏。水分和氮肥过量, 有类似暖湿地区的效应, 这在幼树更为明显。因此, 修剪时, 要注意因地制宜, 因树制宜。
修剪方法 主要方法有:

图 1 短 截


短截 剪去枝条的一部分(图1)。枝条经短截后,可以增强剪口芽的生长势。轻短截对原枝条的刺激较小,剪口芽不会发生强旺枝, 但下部芽受抑较轻, 萌发较多。一般在培养中小型枝组, 或希望减缓生长势时采用; 中短截的剪口芽为饱满芽, 能促发长枝, 和少量中短枝, 一般对骨干枝的延长枝, 中、大型枝组的带头枝, 以及希望填补空间时采用; 重短截常能促发几个旺枝或徒长枝, 使局部生长势得以加强, 这种效应与增施氮肥相似。因此, 仅在控制枝组或平衡树势时采用。重短截虽然能促生强旺枝, 但由于被剪去的枝段也较长, 树冠相对被缩小, 枝条中贮存的营养也有所损失, 所以对植株的整体是一种削弱。对幼树和壮树重短截愈多, 对剪口芽的促进愈明显, 但对全树总生长量、总叶量则愈减少。对整个树势的削弱也明显; 对老弱树适当重剪, 则由于增加了根/冠比,使贮藏营养集中使用,反可以促进新梢萌发, 树势复壮。
疏剪 又称疏枝, 是把一年生枝或多年生枝从其基部剪除。疏除上部枝条, 其顶端优势就转移到下部的枝条, 增强生长势; 如疏除的枝条处于下部, 疏除时的伤口对其上部的枝条, 则是一种损伤和阻力, 对上部的枝势起减缓作用。疏除强枝可以减少竞争、缓和生长与结实的矛盾, 疏除弱枝,则可以集中营养,有助于留存枝、芽的复壮更新和提高成花坐果能力。疏剪也用在减少一树的枝量, 或使枝叶过密部分改善风光条件, 而不致影响对局部的重大刺激。
长放 又称甩放、缓放。即放任枝条自然生长。长放的枝条顶端, 生长势逐年削弱。分枝多而短, 有利于缓和树势, 增加积累, 促进成花。幼旺树, 适当甩放一部分拉平的长枝、壮枝,有利于提早成花结实。直立枝长放, 则由于叶面积多, 顶端优势强, 反而会促使枝茎加粗快, 生长继续过旺, 故长放应结合拉枝。缩剪 又称回缩(图2)。常用于骨干枝的换头或结果枝组的更新。缩剪的反应与剪截口大小, 剪截量的多少和截留枝芽的质量有关, 缩剪旺枝, 对剪口刺激重, 应在剪口留有一定量的发育枝,以分散其势力, 达到缓和的目的, 一般用于层间大的辅养枝上; 缩剪弱枝, 则对后部有良好的复壮作用, 通常用于衰弱的结果枝组。

图 2 缩 剪1. 轻缩剪; 2. 中缩剪


刻伤 又称目伤。在枝条萌芽前,于芽的上方约2~3. 重缩剪3毫米处,横刻一刀, 深及木质部, 由于伤口刺激和养分截留, 可以迫使该芽萌发, 在希望补空时使用。在芽上涂BA(苄腺嘌呤)发枝素, 也有类似的效应。

图 3 里芽外蹬
(a) 发芽前剪; (b) 翌年冬剪


里芽外蹬 短截时, 剪口芽向上或向树中心, 次芽向外侧(图3)。主要用于直立、旺盛的骨干枝延长枝上, 剪口芽萌发后,趋于直立向上,其下萌生枝条, 则向外开张枝角。及至第一个生长季结束, 剪除向上生长的里枝 (连同二年生枝一段)。以第二枝作为向外延伸的骨干枝。直立性强的梨, 苹果的某些品种, 可以连续几年采用,或可将2~3年生直立向上枝段剪除, 选留开张向外枝以代替原来的骨干枝延长枝, 即为利用“背后枝换头”。
大枝锯截 当树冠逐步成长,去除过密大枝时,需用锯截。用于层间大辅养枝或多余的过渡性主枝等。疏除时, 先在枝基部下面锯一伤口, 深约1~2厘米, 然后, 再从枝上方下锯, 可以避免大枝撕裂。锯口应高于枝基0.5~1.0厘米, 近于垂直而有一定坡度, 不使积水, 以利愈合。锯除后, 用刀将锯口削平, 并涂以保护剂。
此外, 还有摘心、除萌、捋枝、撑拉和扭梢等方法(见夏季修剪)。
修剪时期 通常可分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时期不同, 同样的修剪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落叶果树在休眠前, 叶片将大部分非结构性的营养物质回流到枝条、大枝、干、和根部, 最后在枝系和大枝干中贮存, 冬剪时, 养分损失较少,经修剪后,贮藏养分可以集中供应剪口的芽。故修剪影响集中在剪锯口附近; 生长期修剪, 既要剪去已成长的叶片, 又减少了新叶的光合功能, 故修剪削弱树势的作用比较明显。同时, 新梢剪除后, 其下部芽又重生, 延缓了生长期, 打破了顶端优势, 可以促进下部多发芽, 枝条势力得以分散, 故对整体的影响比局部明显, 所以对于苹果、桃等果树的幼旺树, 常辅之以夏剪, 藉以较快地调整其生长与成花的矛盾。
落叶果树从落叶到严冬前,枝梢中营养含量最少。严冬后, 养分开始回升, 严冬时, 伤口不易愈合, 有抽干和冻害的威胁,故不抗寒。髓部大的核果类果树,应在落叶后, 立即修剪, 而耐寒性较强的果树, 如苹果、梨修剪可稍迟; 葡萄和核桃枝条髓部大, 如剪后伤口不能立即愈合, 则容易造成剪口伤流, 故应在刚落叶或展叶时修剪为宜; 柑橘等常绿果树, 冬季不落叶, 修剪宜在冬后、萌芽前进行。广东、广西、台湾等暖地, 修剪宜在采收后, 或刚进入休眠时进行。
修剪对局部是促进、刺激; 对整体则是损失、削弱。修剪的量愈多, 修剪的程度愈重, 则刺激作用愈强, 对整体的削弱愈重。在实践中, 每年的修剪量应力求减少,只作必要的剪截, 避免大杀大砍; 其次,修剪的效应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旺树、旺枝需经2~3年缓剪, 才能缓和或转弱; 从留枝数量, 也是一个由少到多, 进而过密的趋势。因此, 修剪方法, 修剪程度的选定要慎重,一经选定不要轻易变换, 持续过程中,则又应因树势变化而稍有变动; 其三, 修剪的调节作用必须与土、肥、水其他管理措施密切配合, 还应考虑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差异,才能充分发挥修剪的作用。
修剪技术曾日趋复杂和精细, 甚至趋于繁琐。为了加速普及, 节约用工, 目前, 欧美等国趋向于在预定树冠的基础上, 采用维持树形的机械化修剪, 但不适合果树生物学特性,不能充分发挥果树的生产潜力,故必要时, 辅之以人工。中国则以人工为主, 冬夏结合, 加速造形, 适当轻剪, 注意更新, 以整体平衡为主, 简化树体结构, 不再强调小枝和枝组的修剪, 而求得简而易行, 提高效益。

修剪pruning

树体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应用短截、疏剪、抹芽、摘心、刻伤、环剥、曲枝、扭梢等具体技术,以调节树体的生长发育,维持和发展既定树形、树姿及树体大小,改善冠内光照条件和转化枝类组成。通过修剪,可平衡树势,更新复壮树体,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或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按修剪时期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也有的将断根称为根系修剪,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枝梢生长称为化学修剪。

修剪

果树管理技术措施之一。以修枝剪和手锯为主要工具,对果树的各类枝条进行短截、疏剪、除芽、除萌、扭伤、圈枝、环割等,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达到年年高产的目的。

修剪

❶trim;prune;clip;manicure
❷film editing;montage
~篱笆clip a hedge;give the hedge a clip/~桃树prune peach trees/~树枝trim a tree /~指甲have one’s fingernails manicured;have a manicure/~工trimm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