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毅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毅井 柳毅井位于东洞庭山东山镇东北翁巷村。井圈苔痕斑剥,泉水清醇甘冽,“旱涝无盈涸,风摇亦不浊”,是东山名泉之一。井边有明正德五年(1510)大学士王鏊题刻石碑。附近有龙女庙和白马土地庙,是神话故事“柳毅传书”处,传说柳毅曾系白马于此。太湖边有一石壁,传为柳毅叩壁问讯之处。清吴伟业有《柳毅井》诗:“仙井鹿卢井,原泉泻橘林。寒添玉女恨,清见柳郎心。短绠书难到,双鱼信岂沉? 波澜长不起,千尺为情深。” ☚ 王鏊墓 西洞庭山 ☛ 柳毅井 柳毅井位于君山。旧传君山地形似“乌龙卧水”,君山中部一长形小山,称龙舌山,井在山尾。故事出自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唐仪凤年间(676—679),书生柳毅由泾阳还湘滨,受龙女之托,传书于洞庭湖龙王。龙女交代,“洞庭之阴,有大橘树”,“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毅如其言,果然进入洞庭龙宫。元代有《柳毅传书》杂剧。柳毅井,相传就是柳毅传书进入洞庭龙宫的入口。又名橘井,清光绪《巴陵县志》载:“柳毅井旁古橘大五六围,枝干奇古。”古橘树现已不存,井于1979年重修。井前5米建有斜道,道两壁有虾兵蟹将浮雕。井深逾10米,井壁有巡海神浮雕。柳毅传书本是神异传说,故前人诗多用问句。明人陈省《柳毅井》:“畴昔传书事有无,乾坤几见洞庭枯?”明人云谷《舣舟君山》:“扣井传书事有无? 欲从东海问麻姑。”井后高台上,有传书亭,建于明代。 ☚ 舜二妃墓 3. 岳阳县 ☛ 柳毅井 柳毅井位于君山龙口100米处。井水甘甜清洌,终年不盈不凋,深不可测。相传唐代书生柳毅进京应试,落第而返,途经陕西泾河地方,遇一年轻貌美牧羊女掩面哭泣,自称是洞庭龙君小女,嫁与泾河龙君次子,受夫家百般虐待,特托柳毅传封家书。柳毅满口答应,按照龙女的指点,来到君山一口井旁用龙女所赠金钗在一株大桔树下边叩三下,井中随即出来一位水神,引导柳毅进入龙宫,遂将书信递与龙君,备言公主受苦惨状,整个龙宫顿时哭声大作,惊动了龙君的弟弟钱塘君,他一怒之下,飞至泾河,吞食了小龙,救回了公主。龙君为感谢柳毅救女之恩,要将公主许配与他,柳毅婉言谢绝,只身回家。龙女十分敬慕柳毅为人,便变成一民女卢氏,终与柳毅结为夫妻,百年偕老。为纪念柳毅见义勇为、急人之难、不图恩报的品德,便将此井改名为柳毅井,并在井旁修一“传书亭”,以载其事。 ☚ 二妃墓 龙涎井 ☛ 柳毅井 柳毅井位于君山公园龙口内的龙舌根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时井边有一棵大橘树,故又名橘井。井水高出洞庭湖面约4米,水质纯净,甘甜清冽,终年不盈不涸,是烹茶酿酒的佳泉。清光绪《巴陵县志》载: “井入口丈许,有片石作底,凿数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测。”橘井是神话“柳毅传书” 中柳毅入洞庭的龙宫之门。故事源于唐李朝威《柳毅传》。又传此井与苏州太湖相通。后人为纪念柳毅见义勇为、不图恩报的品德,将橘井改名为柳毅井,并于井旁修“传书亭” 以载其事,以铭其德。始建于宋代。现井、亭为1979年重修。台地面积约40平方米。井圈以花岗岩垒砌而成,深10余米。井壁上隶书“柳毅井””三字,上饰巡海神浮雕,手持宝剑,传为柳毅入龙宫时的引路者。离井约5米处辟斜坡甬道,以石阶逐级而下,伸向井中。两壁浮雕虾兵蟹将,是迎接柳毅场面的生动写照。传书亭又名鸳鸯亭,筑于井后高台,为两个各长4.2米、宽2米的长方形亭相互交错而组成的多角形建筑。钢筋水泥体结构,占地面积16.8平方米。亭由10根柱架支撑,高约6米,覆绿色琉璃瓦,六个翘首饰有鳌鱼。两亭连为一体,组成双顶鸳鸯结构,古朴幽雅,象征着龙女与柳毅真挚的爱情。常德洪沾洲、江苏吴县东山镇翁巷村亦有“柳毅井”,为当地名泉。 ☚ 射蛟台 杨幺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