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何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何处héchù

❶何时,“处”有“时”义,参见105页“处”,所以“何处”可以用来询问时间。杜甫《诸将》诗:“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尽尧封?”这是问河北一带何时能统一于朝廷。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得秋霜?”亦犹云何时生了白发。长孙辅佐《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棹去,~更同衾?”晏几道《醉落魄》词:“若问相思~歇,相逢便是相思彻。”柳永《少年游》词:“归云一去无踪迹,~是前期?”张抡《菩萨蛮》词:“人间~难忘酒?迟迟暖日群花秀。”义并同。又见“何许”。

❷何由、何以,或现代的怎么、凭什么,侧重问方式及手段、凭借。郑愔《咏黄莺儿》诗:“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得迁乔?”意谓如不借高风之便,怎么能飞到乔木之上呢。李德裕《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诗:“不因烟雨夕,~梦阳台?”李益《度破讷沙》诗:“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知?”“总”义同“纵”。“何处”均何由义。王灼《长相思》词:“山重重,水重重,飞絮流云西复东,音书~通?”张先《一丛花令》词:“嘶骑渐遥,征尘不断,~认郎踪?”晏几道《鹧鸪天》词:“伤别易,恨欢迟,归来~验相思?沈郎春雪愁消臂,谢女香膏懒画眉。”吴文英《糖多令》词:“~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王质《八声甘州》词《读周公瑜传》:“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得郎闻。”仇远《菩萨蛮》词:“~寄相思?白苹秋一枝。”又见“何许”。

❸略同何曾,也即不曾义,用以否定其后的事实或状况。《乐府诗集》卷二四江辉《刘生》诗:“宝剑长三尺,金樽满百花;唯当重意气,~有骄奢?”意在赞扬刘生不曾有骄奢。李白《笑歌行》诗:“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有?”亦犹言不曾有虚名。刘希夷《畴昔篇》诗:“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逢知己?”这是抒发不得志的牢骚,意谓从前姜太公垂钓渭滨而终遇文王,朱买臣负薪苦读而终获严助荐举,然而自己却何曾碰到过这样的知己呢。王昌龄《梁苑》诗:“万乘旌旗~在?平台宾客有谁怜?”李商隐《咏史》诗:“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有龙盘?”李冠《六州歌头》词:“功盖世,~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陆游《洞庭春色》词:“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关身。”丘崈《天仙子》词:“妙舞蹁跹歌宛转,走遍京华~见?”辛弃疾《念奴娇》词《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是?只有兴亡满目。”丘处机《望江南》词:“山中好,长夏正相宜。修竹万竿金锁碎,飞流千尺玉帘垂,~有炎曦。”义并同上。又见“何许”。

❹何为、何以,或现代的为什么,用于询问原因。顾况《乌夜啼》诗:“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昔人~为此曲?今人~听不足?”“乌夜啼”为乐府古曲名,内容多抒写羁愁闺思。末二句意言古人为什么创作了这支曲子,而今人为什么又总是听不够呢。薛能《行路难》诗:“~力堪殚?人心险万端。藏山难测度,暗水自波澜。”“堪”犹云“将”。首二句自问自答:为什么力气都将使尽了呢?那是由于人心险不可测。刘言史《苦妇词》诗:“游畋复释麛,羔兔尚免鹯,~摈逐深,一罪三见颠?”郑侠《和荆公何处难忘酒》诗:“~难缄口?熙宁政失中,四方三面战,十室九家空。”黄庭坚《雪花飞》词:“~难忘酒?琼花照玉壶。”李弥远《醉花阴》词:“~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义并同。又见“何许”。

❺何物、何如,略同现代的疑问代词什么、哪个、哪样。多作定语,偶亦作主宾语。杜甫《白帝》诗:“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村?”“何处村”意即“哪个村”。全句意谓这是哪个村子的寡妇,由于诛求罄尽而哀哀恸哭于秋原呢。仇兆鳌释此句为“寡妇遍哭于秋村”,徐仁甫解作“怎么安身在村中”(《杜诗注解商榷》第68页),均疑未确。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诗:“远岸谁家柳,孤烟~村?”“何处”与“谁家”互文。祖可《菩萨蛮》词:“雁已不堪闻,砧声~村?”赵长卿《菩萨蛮》词《初冬》:“行客易销魂,笛飞~村?”均以“何处”作“村”的定语,与杜诗以上用法略同。又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一诗:“秋风嫋嫋吹江汉,只在他乡~人?”“只”义同“总”(参见844页“总”)。《杜诗镜铨》云:“言己漂泊,而王亦谪居,只在他乡,究竟为何处人耶。”这样的解说是符合诗意的,“何处人”意即“什么样的人”。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落日独归鸟,孤舟~人?”也是自伤飘泊,不自知为何等样人之意。以上“何处”作“人”的定语。又杜甫《峡隘》诗:“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仇注引卢世榷云:“时公弟观归蓝田迎妇,望其早至江陵,故曰人今何处船也。”“何处船”意即“哪一只船”。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诗:“时时引领望天末,~青山是越中?”此犹云“哪座青山”。张炎《忆旧游》词:“未了清游兴,又飘然独去,~山川?”刘将孙《阮郎归》词《舟中作》:“送将残梦作浮萍,角声~城?”吴激《满庭芳》词:“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汀洲?”均用作“山川”“汀洲”等的定语。《全宋词》苏氏《临江仙》词:“春来~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此例则作主语。王安石《菩萨蛮》词:“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与苏氏词句法略同,可证“何处”义同“何物”。周紫芝《好事近》词《青阳道中见梅花》:“~最关心事?恨落梅风急。”用法亦同。

❻略同何必,意在否定其后动作、状态的必要性,实即不必义。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诗:“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先贤传,惟称庞德公。”“处”一作“必”。崔融《哭蒋詹事俨》诗:“遗爱犹如在,残编尚可窥,即今流水曲,~俗人知。”陆龟蒙《筑城曲》诗:“莫叹筑城劳,将军要却敌。城高功亦高,尔命~惜?”“处”一作“足”,“何足”与“何必”义近,但不如径解作“何必”的讽刺语气强烈。范成大《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之三:“就食迁居蚁坟壤,随风作舍蛛袅丝。百年~用三窟,万事信缘安一枝。”又《妃子园》诗:“露叶风枝驿骑传,华清天上一嫣然。当时若识陈家紫,~蛮村更有园。”序云:“涪陵荔枝,天宝所贡,去州里所有此园。然峡中荔枝,不及闽中远甚。”元本《琵琶记》剧三:“无情~管多情,任取春光自来去。”其义均同。

❼犹云何在。秦观《调笑令》词《乐昌公主》:“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朱敦儒《一落索》词:“今日江南春暮,朱颜~?”潘玢《贺新郎》词:“芳草王孙知~?惟有杨花糁径。”三例均有感叹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之意。王灼《七娘子》词:“暂作行云,暂为行雨,阳台望极人~?”张元幹《虞美人》词:“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宋钦宗赵桓《西江月》词:“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仲并《芰荷香》词《中秋在毗陵,不见月》:“皓月今宵~,不管中秋。”韩元吉《满江红》词:“身外功名~?屈指如今老去,无梦到金瓯。”义并同。又见“何许”。
▲按以上“何处”的❶

❸三种用法,均参用蒋绍愚《杜诗语词札记》说,文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05页。“处”表“在”义,六朝诗已有其例。《玉台新咏》卷九沈约《解佩去朝市》:“曲池无复处,桂枝亦销亡。清庙徒肃肃,西陵久茫茫。”

何处hé chù

在哪里;住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天问》:“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王逸注:“言阴阳调和则惠气行,不和调则厉鬼兴,二者当何所在乎?”

问处所

问处所

表示问处所:焉(~有今日) 以 安在 何居 何处 何在 何边 何许 哪里 哪儿(在哪儿)
问道路:问路 问道(~于盲) 问途
 询问路径:问途
询问渡口:问津

☚ 问姓名年龄   表示问 ☛

地方

地方

地(地处) 方 所 处(处所;方处;玩~;吃~) 境(身临其~)乡(乡土) 闾部
不知什么地方:何处 何地 何方 何许那廂
不定什么地方:随地 随处 随在
到处,随处:门阶户席
那边:那首 那畔 那壁(那壁廂) 那廂
所指向的地方:所向
上面说过的地方:该地 该处
这些地方:许处
另外的地方:别处 余处
他乡,别处:异土
两个地方:两头(~照顾)
各个地方:诸方
去的地方:去处
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四面受敌的地方:四战之地 四冲之地
靠近的地方:附近
极深之处:穷奥
最深处:极沉
地方狭小:弹丸之地
地方或居室狭小:容膝之地
地方极小:立锥

另见:地区 平坦 广阔

☚ 地方   旁边 ☛
何处

何处(1907—1933年)

原名玉明,字戒僧,今武山县城东关人。自幼酷爱武术,广交拳师,喜读《说岳全传》,立志效法岳飞报效国家。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武山第一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属张维玺学兵营,参加了歼灭直鲁军阀褚玉璞、凤翔党玉琨以及冯玉祥、李宗仁、唐生智联合反蒋诸战斗。民国十七年(1928年)提任排长。次年提升为王志远旅手枪营营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孤居汉中,目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无辜杀害的惨景,便与该部营长杨际融(字叔举,武山鸳鸯镇人)密谋兵变,因士兵告密,杨死难。何处率部潜出汉中,后被王志远追兵打散,只带百余人进入陇南,驻天水利桥。回军头目马廷贤派人收编,何诈允,将计就计夜袭其第三军马入仓部后,辗转两当、礼县等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春,驻军岷县马坞镇,扩充兵员千人。又自制刀矛等武器,军容复振。被鲁大昌收编为第一旅第二团,何为团长。9月13日,带部属精壮500人夜袭武山城,击退残害百姓的马廷贤部马应全驻军,缴枪2百余支,马匹百余,夺回大批银元撒于田野,让百姓拣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夏,何处军驻陇西整训期间,结识甘肃宣慰使孙蔚如派员点验鲁大昌属军的中共党员靖任秋和武志平,相谈投机,接受进步思想。奉令移军驻防文县途中,在成县设计处死土匪司令王佑邦,缴其武器,遣散其部队,然后分兵两路,击败当地割据武装,进驻文县碧口。整训部队,严明纪律,书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等标语。演唱进步歌曲、话剧,联合鲁大昌部师参谋长刘邦彦扩充实力,增购装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何处电请北平靖任秋来武都准备起义。中共中央军委派靖任秋等人来甘,当靖等到达武都,约何共商起义大计时,鲁大昌已派人向驻天水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密告何处起义之事。胡即以调何去南京学习为名,派人于宴会上伏兵逮捕何处,解往岷县,被鲁大昌暗杀。1986年8月11日,何处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 巩守仁   赵西武 ☛
000036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