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体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体操ticaogymnastics奥运会比赛项目。现代体操于19世纪中叶传人中国。1840年以后,美、英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开办教会学校,成立青年会,并设置健身房和体操器械,出现了早期的现代体操活动。1908年上海成立了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有徒手体操、器械体操、兵式操等。在1948年旧中国第7届全运会上,体操设有单杠、双杠2个项目。195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推行了16套广播体操,又编制了7套生产操。体操被列为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25周年体育运动大会上,首次有了男子单杠、双杠、跳马3项比赛。1953年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大会上,体操第1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除全能项目外,男子有自由体操、单杠、双杠、跳马;女子有自由体操、双杠和跳马。1955年8月中国运动员参加了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2届世界青年友谊运动会,这是中国体操运动员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同年11月进行了全国体操测验选拔,建立了中国第1支国家体操队。1956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体操联合会。1958年首次派队参加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获女子团体第7名,男子团体第11名。1959年11月获第14届世界锦标赛第5名的波兰体操队来中国访问比赛,中国男、女队均获胜。这是中国体操史上第1次男、女团体双胜外国强队。1962年在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男队和女队分别获得了团体第4名和第5名。1963年中国男女体操队均获得第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团体亚军,在男女全能和10个单项决赛中,获得8个项目的冠军、3个第2名和10个第3名。1966年中国男女体操队在第1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双双夺得团体冠军和全能冠军(日本队未参加)。1981年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中国女队和男队分别获得团体第2名和第3名。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运动员夺得了5枚金牌,占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1985年国际体联审定的体操规则中,首次出现了以中国运动员童非、李宁等名字命名的难新动作。1994年在第2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2个单项和男子团体的冠军。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中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1959~2000年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3大比赛中,共获65枚金牌。
为中国体操队员助威 体操历年获世界冠军表
男子体操 1958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获团体第11名。在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男队获团体第4名。在第1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夺得团体冠军和全能冠军。1980年第5届世界杯体操赛,黄玉斌获吊环、李月久获双杠冠军。1981年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李月久获男子自由体操冠军,李小平获鞍马冠军。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李宁获鞍马、单杠、吊环、男子全能、跳马、自由体操6项冠军。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队获男子团体、双杠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李宁获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3项冠军,楼云获跳马冠军。1985年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童非获男子自由体操、单杠冠军,李宁获吊环冠军。1987年第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楼云获男子自由体操、跳马冠军。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上,楼云再获男子跳马冠军。第25、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李春阳、李敬分获单杠、双杠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李小双获男子自由体操冠军。1994年第2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黄力平获双杠冠军,李敬、国林跃、李小双、黄力平、黄华东、李大双、范红斌获男子团体冠军。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李小双再获男子个人全能冠军。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李小鹏、邢傲伟、杨威、肖俊峰、郑李辉、黄旭获男子团体冠军,李小鹏获双杠冠军。 女子体操 1958年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女队获团体第7名。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女队获团体第5名。1966年中国女子体操队获第1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团体冠军和全能冠军。1979年马艳红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M·格瑙克并列女子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第1个体操世界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马燕红获高低杠冠军。第2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樊迪获女子高低杠冠军。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陆莉获高低杠冠军。1994年第2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罗莉获高低杠第1名。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刘璇获女子平衡木冠军。 体操tǐcāo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徒手体操和器械体操两大类 体操tǐcāo〈名〉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徒手或借助器械做出各种身体造型:体操冠军│艺术体操│自由体操。 体操tǐcāo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体操/中国近代体操/中国现代体操/国际近、现代竞技体操/体操内容/体操分类/体操特点/体操任务 ☚ 体操大辞典 体操 ☛ 体操 体操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它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的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各种难度动作而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体操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 体操 中国近代体操 ☛ 体操 《体操》1954年3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和出版。 ☚ 《苏联“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的体操课程》 体操 ☛ 体操 《体操》前苏联阿·特·布雷金主编,上集方瑸、李国珍、梁子勤译。下集仇标译。1954年8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体操 体操的保护和帮助 ☛ 体操 《体操》1957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前苏联著名学者布雷金主编的前苏联中等体育学校《体操》教科书的修订本。内容丰富、翻译严谨。是前苏联当时通用的体操教材。本书前8章叙述了体操的一般理论、教学方法和计划考核等。在教法方面对儿童、女子的训练问题谈得比较详细。后7章全面地阐述了各种体操练习(包括队列队形练习、一般发展练习、自由体操、实用性练习、器械体操、跳跃和技巧运动等)。其理论和动作技术教法都是当时比较新的观点,对现在的体操教学训练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体操教学大纲 体操 ☛ 体操 《体操》日本竹本正男、滨田靖一合著。1957年1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体操 男子体操初级指导员教材 ☛ 体操 《体操》本科教材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编写小组编。1977年由成都体育学院出版。 ☚ 体操讲义 体操 ☛ 体操 《体操》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操》编写组编。1979年1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体操 《体操——教法参考书》 ☛ 体操 《体操》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体操》教材编写组编。1980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体操运动小知识 国际体操比赛成绩专辑 ☛ 体操 《体操》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操》编写组编。1985年5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体操教学大纲 体操教学大纲 ☛ 体操 《体操》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本书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操教材小组,在各体育学院报送教材的基础上,集体审阅,选取较优章节,并由董承良、周力行、俞继英、邵金宝、蒋薇芳等同志编纂而成。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6月第1版。本书针对普修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着重介绍了普修教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全书共有两个部分:第一章到第十三章为理论部分,第十四章到第十八章为技术部分。 ☚ 体操教学大纲 中国体操运动史 ☛ 体操 《体操》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本书在各体育学院报送教材的基础上,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操教材小组集体审阅,选取较优章节,最后由董承良、周力行等同志审编而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本教材针对体育学院体操专修对象的实际,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吸取近年来科研成果和我国体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专修有关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等理论知识和专项技术。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理论部分,计有21章;下册为技术部分,共分8章。 ☚ 中国体操运动史 体操 ☛ 体操 《体操》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教材。主编:李瑶章,副主编:韩德才、王定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3月第1版。本书的基本内容共12章,它们是:体操发展简史;中学体操教学;体操训练;体操科学研究的方法:轻器械专门器械和实用性体操;体操动作的力学原理和技术分析;器械体操;跳跃;技巧运动;自由体操;团体操;体操场、馆与器材设备 并附有体操教学计划。其中理论章节为了便于区分必修与选修讲授内容,以思考题形式注明“读本科选修”以限定讲授范围。 ☚ 体操 笔耕体操三十年 ☛ 体操 《体操》罗少琼、张桐林编著。1965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单杠 男女体操健将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图解 ☛ 体操 《体操》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体操》参考书编写小组编。1975年5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 《男子体操竞赛规则(1975)》 《女子体操竞赛规则(1975)》 ☛ 体操 《体操》由中国体操协会主办,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编辑委员会主编为中国体操协会主席蒋佑桢,副主编为中国体操协会副主席兼科研委员会主任陈镇华。多年来编委常有变动,先后参加编委工作的有冯冀柏、陆恩淳、阎乃华、谭修德、欧文勤、王毓玫、傅天俊和沈思华。《体操》杂志是在中国体操迅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广泛开展的形势下创办的。它是研究世界体操运动发展趋势,报道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状况,介绍和宣传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体操界人士事迹、交流体操教学训练经验,普及体操科学知识的群众性体操刊物。《体操》杂志强调政治性、群众性和知识性,除了体操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艺术体操和技巧项目。同时,积极介绍健美操、体操史,以及有关的文艺作品。是中国体操界和广大体操爱好者所喜爱的一份杂志。 ☚ 中国团体操 体操情报 ☛ 体操tǐ cāo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原先“体操”指体育,后来才具有今义,如1900年丁鸿臣《东瀛阅操日记》下卷:“师范生有运动会,其目曰柔道、击剑、击枪、弓技、器械、体操。”1903年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节录》:“青年尚武会乃新创者,其规模略仿日本体育会,有兵式体操。”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二篇:“体育之法可别为体操与游戏二种: 体操者,使身体之各部同时行规律之运动,且能涵养精神,诚磨练少年体躯之良法也。” 体操 体操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身体操练的一类体育项目。从事体操锻炼,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各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的协调。按练习形式可分为徒手和器械体操两类。按体育任务可分为基本体操和竞技体操两类。历史悠久,古希腊将锻炼的一切活动统称体操。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即有“导引”健身的记载,西汉时医疗体操已盛行。现代体操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1881年成立国际体操联合会,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竞技体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840年鸦片战争后,现代体操传入中国,1908年在上海成立“中国体操学校”。解放后,体操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 越野跑 艺术体操 ☛ 体操/基本体操/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踏步/集合/解散/向右〔左〕转/向后转/半面向左〔右〕转/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一列横队变梯形/齐步走/便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立定/齐步换跑步走/齐步换正步走/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左〔右〕转弯走/左〔右〕后转弯走/队形练习/绕场行进/错肩行进/对角线行进/交叉行进/蛇形行进/圆形行进/螺旋形行进/分队走/合队走/裂队走/并队走/行进间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徒手体操/广播体操/早操和课间操/眼保健操/轻器械体操/体操棍/棍棒操/实心球/沙袋操/木哑铃操/哑铃/跳绳/持绳操/跳短绳/双脚跳/单脚跳/交换脚跳/交臂摇绳跳/双摇跳/双人跳绳/跳长绳/正摇绳与反摇绳/跑过/跳过/连跳/跑8字跳/跳双绳/专门器械体操/肋木/体操凳/天梯/实用性体操/爬绳〔爬竿〕/荡绳/负重搬运/拉车式抬人/椅式抬人/骑马式抬人/背人/肩扛式扛人/匍匐爬行/器械体操/单杠/悬垂/屈体悬垂/引体向上/仰卧悬垂臂屈伸/引体依次慢上成支撑/单挂膝悬垂/单挂膝摆动成骑撑/单挂膝后回环/支撑/后撑/骑撑/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支撑前翻下/骑撑后腿向前摆越成后撑/骑撑转体180°成支撑/骑撑后腿向前摆越转体90°下/骑撑前腿向后摆越转体90°下/回环/骑撑前回环/骑撑后回环/支撑后回环/支撑后摆挺身下/支撑后摆转体90°下/蹬地翻上/高杠悬垂慢翻上/高杠屈伸上/起摆/悬垂摆动/悬垂摆动前摆下/悬垂摆动后摆下/支撑后倒弧形下/跑动外挂膝上/双杠/分腿骑坐/外侧坐/内正坐/支撑向前移行/支撑摆动/支撑臂屈伸/支撑摆动臂屈伸/杠端跳起支撑前摆下/外侧坐前跳下/外侧坐越两杠挺身下/支撑前摆挺身下/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下/支撑后摆挺身下/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挂臂撑/挂臂撑摆动/挂臂撑前摆上成分腿坐/挂臂撑前摆上/挂臂撑后摆上/挂臂撑屈伸上成分腿坐/挂臂撑屈伸上/滚杠/肩倒立/前滚翻分腿坐/高低杠/悬垂分腿越低杠成仰卧悬垂/蹬低杠成高杠翻身上/高杠支撑后倒成低杠单挂膝悬垂/骑撑后倒挂膝上换握高杠/站低杠俯平衡/右腿站低杠,左手握高杠,右手撑低杠后摆挺身下/跳跃/一般性跳跃/三步上板起跳/踏跳挺身跳/踏跳团身跳/踏跳屈体分腿跳/踏跳转体跳/跳上跳下练习/跳上成跪撑跪跳下/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跳上成分腿立撑挺身跳下/纵跳箱前滚翻/支撑跳跃/分腿腾越/屈腿腾越/侧腾越/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头手翻〔横箱〕/技巧运动/叠罗汉/翻腾动作/跪跳起/滚动/滚翻/前滚翻/前滚翻直腿坐/前滚翻分腿起/分腿前滚翻/前滚翻直腿起/后滚翻/后滚翻成跪撑/直腿后滚翻/经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远撑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双人前滚翻/经手倒立前滚翻/侧滚翻/倒立/肩肘倒立/头手倒立/手倒立/手翻与软翻/前软翻/后软翻/侧手翻/前手翻/头手翻/空翻/空翻转体/踺子/桥/劈腿/平衡/挺身跳/跪撑平衡后摆成蹲撑/竞技性体操/竞技体操/自由体操/吊环/鞍马/跳马/跳箱/山羊/平衡木/韵律体操/波浪形动作/手臂波浪/全身波浪/走步/柔软步/足尖步/并步/滚动步/弹簧步/变换步/华尔兹/卡洛泼步/波尔卡步/柔软跑/跳跃/原地小跳/正步小跳/小八字步跳/踏跳步/分腿跳/跨跳步/变身跳/剪式跳步/猫跳/转体/双腿转体/交叉立转体/磨转/平转/球操/绳操/藤圈操/彩带操/火棒操/纱巾操/旗操/健美韵律体操/团体操/体操术语/保护/帮助/利用器械的保护与帮助/规定动作/自选动作/握法/立/撑/坐/卧/摆动/振浪/摆越/腾越/摆荡/转体/弧形/极点/绕与绕环/上法/下法/列/路/横队/纵队/队形宽度/队形纵深/翼/排头/排尾/基准学生/间隔/距离/伍/口令/保护滑车/海绵坑/护掌/体操的特点/竞技体操特点/中学体操业余训练特点/体操训练原则/体操训练计划/体操身体素质训练/体操基本动作/体操基本技术/体操的基础训练/体操的心理训练/徒手体操比赛/队列比赛/跳绳比赛/体操教学动作成绩评定/体操教学比赛/健美韵律体操比赛/韵律体操比赛/竞技体操比赛/规定动作评分/自选动作评分/第1种比赛/第2种比赛/第3种比赛/难度/完成情况/重做/掉下/帮助动作/虚摆/附加动作/漏做动作/会商与基本分/有效分/最后得分 ☚ 田赛器材 体操 ☛ 体操 体操它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单个或成套动作,借以实现体育任务的运动项目。从事体操练习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体操运动可以使青少年体魄健壮,举止端庄,体态优美;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 体操 基本体操 ☛ 体操/竞技性体操/竞技体操/体操教学法/基本体操/队列练习/列/路/翼/正面/后面/队形宽度/队形纵深/横队/纵队/伍/基准学生/排头/排尾/间隔/距离/口令/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集合/解散/原地踏步走/原地跑步走/向左(右)转/向后转/半面向左 (右) 转/排成一 (二)列横队/排成一 (二)路纵队/原地一(二)列横队变二(四)列横队及其还原/原地一 (二)路纵队变二 (四)路纵队及其还原/原地一 (二)列横队变二 (四)路纵队及其还原/齐步走/便步走/跑步走/立定/跑步与齐步互换/原地跑步变踏步/齐步向左(右)转/向后转走(齐步、跑步)/左 (右) 转弯走/左 (右) 后转弯走/队形练习/绕场行进/错肩行进/对角线行进/交叉行进/蛇形行进/螺旋形行进/圆形行进/分队走/合队走/并队走/裂队走/散开与靠拢/徒手体操/立/蹲/跪/撑/坐/卧/倾/绕与绕环/举/振/屈/伸/广播体操/儿童广播体操/早操和课间操/行进间徒手操/拍手操/基本部位操/模仿操/配乐节奏操/矫正操/卡通操/双人操/轻器械体操/体操棍/棍棒操/旗操/沙袋操/皮筋操/小垫子操/木哑铃操/实心球/实心球操/跳绳/持绳操/跳短绳/前(后)摇绳/交叉臂摇绳/垫跳与连跳/停绳/跳绳跑/单(双)摇跳和多摇跳/跳长绳/摇荡绳/正摇绳与反摇绳/跑过/跳过/双长绳跳/长短绳跳/跑“8”字跳/穿梭跳绳/专门器械体操/肋木/爬绳(爬竿)/体操凳/体操梯/爬越障碍/器械体操/单杠/握法/正握/反握/正反握/翻握/交叉握/悬垂/站立悬垂/仰卧悬垂/倒悬垂/屈腿悬垂摆动/引体向上/屈体悬垂/背后正握跳起屈体悬垂/穿臂前后翻/单挂膝悬垂/单挂膝摆动上/支撑/跳上成支撑/蹬地翻身上/支撑前翻下/支撑后摆下/后撑/后撑转体180°成正撑/骑撑/骑撑后腿前摆转体90°下/回环/单挂膝后回环/摆越/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骑撑后腿摆越成后撑/骑撑转体180°成正撑/悬垂摆动/悬垂摆动前摆下/悬垂摆动后摆下/双杠/从内握/从外握/外侧坐/分腿骑坐/内正坐/正俯撑/挂臂撑/外侧坐越两杠成另一杠外侧坐/外侧坐前摆直角挺身下/外侧坐越两杠下/外侧坐向左(右)转体180°成分腿坐/向前移行/支撑摆动/前摆跳下/原地臂屈伸/滚杠/跳跃/一般性跳跃/上板与踏跳/推撑/空中身体姿态练习/落地练习/跳上跳下练习/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跳上成跪撑挺身跳下/支撑跳跃/山羊分腿腾越/横跳箱分腿腾越/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屈腿侧腾越/平衡木/技巧运动/叠罗汉/滚动/滚翻/前滚翻/远撑前滚翻/双人车轮前滚翻/后滚翻/跪跳起/倒立/肩肘倒立/手倒立/靠墙手倒立/软翻/后软翻/桥/仰卧推起成“桥”/扶墙下“桥”/劈叉/挺身跳/体操兔跳/象行/平衡/燕式平衡/仰平衡/侧平衡/搬腿平衡/小学体操训练特点/体操训练原则/体操训练阶段/体操训练周期/体操训练计划/体操的选材/体操教练员基本条件/体操的身体训练/体操的技术训练/体操的心理训练/体操比赛种类/竞技体操比赛项目/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竞技体操比赛方式/竞技体操比赛计分方法/有效分/最后得分/韵律体操/动作方向/场地基本方位/身体基本部位/身体基本部位练习/动作形式/手臂摆动/手臂绕环/波浪形动作/手臂波浪/全身波浪/韵律体操步法/走步/柔软步/足尖步/变换步/滚动步/弹簧步/华尔兹步/交叉步/跑步/柔软跑/向前小踢腿跑/向后小踢腿跑/高抬腿跑/跳步/韵律操跑跳步/踏跳步/吸腿跳/卡洛泼步/波尔卡步/转体/韵律操平衡/韵律活动/团体操/团体操总体方案/分场设计/团体操基本队形/团体操表演动作/基准人与基准排/团体操场地/场地边线与端线/场地正中线与正中点/场地基本标志点/场地特殊标志点/团体操背景 ☚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 体操 ☛ 体操 体操Ticao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体操”一词希腊语叫 (Gymnastik'e), 来源于古希腊语(Gymn'os),即赤膊的意思。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在公元前5世纪, 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 如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统称为体操。这种概念沿用了很久。19世纪和20世纪初, 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家对体育运动价值的深入研究, 体操才从原来的总概念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概念,形成为独立的运动项目。1894年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 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首次出现“体操”一词是最早的记载。体操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随着生活和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身体操练的手段,在人类生活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培养道德品质、生活行为规范,矫正形体,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等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根据练习的特征体操可分为: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艺术体操、健美体操、实用性体操十大类。按其目的任务又可分为: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实用性体操和团体操四类。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难易结合,易于普及和提高。体操和其它运动项目相比有以下特点:能全面地锻炼人体,在教学和训练中可进行保护与帮助,对练习者有艺术性的要求,体操动作还具有难度大、动作美、不断创新、稳定和体能要求高的特点。 ☚ 体操 竞技性体操 ☛ 体操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源于古希腊语Gymnos,意为裸体,因当时操练时多裸体。后称Gymnastike,其含义和内容随时代变迁有所不同。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统称一切身体锻炼为体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科学区分逐渐演变为今概念。一般有广播体操、团体操、基本体操、辅助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运动等,练习形式有徒手、持器械、上器械做3种。1896年列为首届奥运会项目。同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 体操 体操清末明初,安徽的武备学堂、教会学校开展了徒手体操和单杠木马等活动。50年代体操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省集训一批优秀运动员后组建的安徽体操队,通过系统训练水平迅速提高。丁照芳在1965年全国比赛中获自由体操冠军,第二届全运会上吴守德获男子自由体操冠军。1985年,方敏在第四届亚洲青年体操比赛中,获自由体操和跳马两项第一,并代表中国队获团体总分第一。第六届全运会上,方敏再获1枚金牌。从1960年至1992年,安徽体操队先后参加30多次全国性的比赛,共获得15块金牌,20块银牌。 ☚ 乒乓球 武术 ☛ 体操gymnastics 体操 体操tǐ cāoGymnastics摆动吊环 [bǎi dònɡ diào huán] swinging rings ☚ 射击 举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