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豆突眼长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豆突眼长蝽small bean bug

豆类叶部刺吸害虫。又名大豆长蝽。学名Chauliops fallaxScott。半翅目,长蝽科。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泰国; 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各省区及陕西省,湖南西部发生较重。被害豆科植物叶片初现黄白小点,后扩大连成不规则黄褐斑,严重时叶片脱落,豆株生长迟缓,结荚少。
成虫体长2.3~2.6毫米,体红褐至黑褐色。复眼黑色,眼柄甚长,突出于头的两侧。单眼2个,较大,黑红色,触角4节,基节较粗,第二、三节细,淡黄至淡褐色,第二节长,第四节呈棍棒状。前胸背板生粗密刻点,中央纵线稍淡。小盾片黑,两侧各有一小白点。前翅革片淡黑褐色,稀生刻点,膜片灰白,有纵脉4条。足赭褐,胫节以下及跗节色淡。初羽化时腹面鲜红色,后渐变紫黑色。幼虫5龄,末龄幼虫长2.2~2.3毫米,紫黑色。卵长圆筒形,长0.4毫米左右,紫黑色,有光泽,有假卵盖。
湖南年生3代,世代重叠,越冬成虫4月中旬出现,为害豆苗,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盛期,6月下旬为第一代成虫盛期,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7月中旬第二代幼虫盛期,7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8月中旬出现第三代成虫,其后即在土缝、石隙和落叶下越冬。江西年生1~3代,越冬成虫在翌年4月下旬春豆苗长17厘米左右时开始活动取食,5月初产卵,5、6月为害最盛,7、8月转到秋大豆上,10月下旬当平均气温降到16℃以下时,即陆续进入越冬场所。常在上午羽化,1~2天后交配,次日产卵。成虫白天多潜伏于豆叶背面,如阳光强烈,则下潜土缝内。多在上午和黄昏为害。卵散产于寄主叶背主脉或侧脉上。进行冬耕灭茬可消灭越冬成虫,开花结荚期用倍硫磷、杀螟硫磷等防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