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切韵 五音切韵西夏文音韵书。著者不详。现存残写本四种,均为1909年出自黑水城遗址,为俄罗斯收藏。其中以西夏乾祐四年(1173 )抄本最为完整,分韵表、韵图两部,每韵一图,共105图。所列西夏字以声、韵为经纬,横行为声,竖行为韵,并按平上两声为序,依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日舌齿音,自右而左,九品排列。为研究西夏语音韵的重要资料。 ☚ 文海 文海宝韵 ☛ 五音切韵西夏文音韵书。编纂于西夏早期。现存四种写本,皆残。其一有西夏皇帝序,内称在汉、吐蕃韵书影响下,参照西夏文韵书《文海宝韵》编成。序后有105韵母和九音显门36母。书分韵表、韵图两部。韵表名为“九音显门”,纵行为韵,横列为声,依九品音分类,每类一表。韵图名为“众漂海入门”,自右而左以声分为唇、舌、牙、齿、喉五格,上下分为九栏,前四栏分别为开合口清音,五、六两栏为来日音,七、八两栏分别为平、上声韵的代表字。是研究西夏语音的重要著作。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日本西田龙雄于1981—1983年出版《西夏语韵图〈五音切韵〉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