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汉代的石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汉代的石经 刻石纪事起于秦朝,刊刻石经起于汉代,这是后世刻书的起源,也可看成印刷业的开始。汉时在太学对博士弟子进行甲乙考试(策试)时,考题有经书问答50题,必须按经书回答,但因当时从师不同,经书也不统一,有的甚至修改兰台漆书经字的,为了避免经典文字辗转抄写,发生错误难以纠正,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由蔡邕主持校正《尚书》、《周易》、《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文字,并由蔡邕书写成碑,精工镌刻,将碑立于洛阳城南郊太学讲堂前面,作为统一流传经文书体系异同的标准,称《熹平石经》,共46枚,每石35行,每行约70~80字,现仍保留有一部分,为中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石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