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代的文教政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代的文教政策

 汉代建国以后,承袭秦制,以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历经惠、文、景帝历六七十年,但实践证明,这种思想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在这时期儒家虽不受重用,但仍较活跃,儒家抓住秦朝短命的事实,攻击法家。同时又吸收法家及其他各说的思想融合于儒家思想之中,使儒家的思想更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陆贾的《新语》、贾谊的《过秦论》,是当时为皇帝所欣赏、在社会上影响极大的扬儒抑法的名著。文帝时贾山多次上书以秦为例,讲如何治乱以扬儒。这样,儒家的思想地位逐渐上升。到汉武帝时,平息七国之乱后,国家出现的统一局面,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更倾向于儒家。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上武帝《天人三策》中提出:凡是不在六艺的学科,不符合孔子之术的一律取消,即我们常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这一意见,实行了崇儒的文教政策,由于儒家的思想在实践中表现出最适合于封建地主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政策不仅终两汉之世,而且为后来历代封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