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脏开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脏开窍 五脏开窍中医学对五脏与人体官窍关系的概括。其内容是,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机理是,诸官窍的营养及其功能所主源于相应之脏。如眼睛的营养来源与视觉功能与肝血的营养、肝气的调节,关系最为密切;舌的味觉功能与伸缩语言作用与心气盛衰关系最为密切;其他,肾精肾气对于耳的听觉、前后阴排尿排便功能,肺气对于鼻的嗅觉功能,脾气对于口的食欲口味功能均是这种关系。其意义,一是官窍形态及其功能变化,反映相应之脏精气盛衰,具有诊断价值。二是官窍病变通过治疗相应之脏取效,也可以在官窍上施以治疗或保健手段,起到治疗或颐养相应之脏的作用。三是反映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 五脏合五体 五脏化液 ☛ 五脏开窍 五脏开窍中医学关于五脏与官窍相互联系的理论。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舌,以主司味觉、参与发声、表达语言为用。《灵枢·经脉》指出:心的“经别”“循经入心中,系舌本”。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正常,舌得心的气血营养和神的调节,则舌体红活荣润,活动自如,进食知味,语言流利。故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若心有病变,可反映于舌。如心阳气虚,见舌淡白胖嫩;心阴血亏,见舌红绛瘦瘪;心火上炎,见舌红或舌烂生疮;心血瘀阻,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主神功能异常,可见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鼻,与喉通而联于肺。鼻的嗅觉、鼻窍的通利,均与肺相关。故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臭香矣”(《灵枢·脉度》)。鼻与肺相通,故邪从口鼻而入,最易犯肺为病。肺的病变,亦多反映于鼻,而见鼻塞、流涕、喷嚏等症。口,是胃受纳水谷的门户。饮食口味,与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紧密相关。脾胃健运,则口味口津正常,食欲旺盛,进食知味。故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感觉,从而影响食欲。目,是视觉器官。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之功能,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营养,故《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有病变,亦多反映于目。如肝阴血虚,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则可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见目眩;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耳及二阴:耳司听觉,听觉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故《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不足,不能充于耳,则听力减退,甚或耳鸣耳聋,故《灵枢·决气》说:“精脱者,耳聋。”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为排粪便之道。肾藏精而主生殖,肾主水而总司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肾的气化功能盛衰与大便的性状和排泄次数亦密切相关,故肾又开窍于二阴。肾中精气不足,功能衰退,不但影响生殖功能,而且还能导致二便异常。 ☚ 五脏合五体 精气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