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19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19年

1919年


1月

《新潮》月刊于元旦创刊,由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周作人等编辑。
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回击复古派对新文学运动的攻击。
周作人发表《论黑幕》(《每周评论》4号)。
钱玄同发表《“黑幕”书》(《新青年》6卷1号)。
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每周评论》5号)。


2月

周作人发表新诗《小河》(《新青年》6卷2号)。
契诃夫的《可爱的人》(周作人译)刊于《新青年》6卷2号。
北京《晨报·副刊》创刊,由李大钊、孙伏园编辑,至1921年10月12日起改名为《晨报副镌》。
郭沫若在日本组织“夏社”。
林纾在《新申报》上发表攻击新文学的影射小说《荆生》。
胡适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新青年》6卷3号),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剧本。


3月

北京大学刘师培、黄侃等人创办《国故》月刊,以“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林纾发表小说《妖梦》。
18日林纾在北京《公言报》上发表《致蔡鹤卿太史书》,诋毁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21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答林君琴南函》,回答林纾对新文化运动的指责。


4月

鲁迅发表短篇小说《孔乙己》(《新青年》6卷4号)。
《每周评论》第17号特辟“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的专页,刊载各报刊支持新文化运动的言论。
胡适发表《实验主义》(《新青年》6卷4号)。
周作人发表《思想革命》(《新青年》6卷4号)。


5月

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新青年》在6卷5号上刊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在该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鲁迅发表短篇小说《药》(《新青年》6卷5号)。


6月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创刊。
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封建军阀政府逮捕入狱,《每周评论》由胡适接编。


7月

《湘江评论》在湖南长沙创刊,毛泽东在创刊号上发表《民众大联合》,提倡新文学。
由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于1日在北京成立。出版《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少年》等刊物。
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31号),引起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


8月

鲁迅发表散文诗《自言自语》(19日《国民公报》)。


10月

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问题小说《斯人独憔悴》。
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潘家洵译)刊于《新潮》2卷1号。


11月

郭沫若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牧羊哀话》(《新中国》1卷7号)。


12月

安特列夫的《齿痛》(周作人译)刊于《新青年》7卷1号。

☚ 1918年   1919年 ☛

1919年

1919年

文学家刘师培逝世,终年35岁。

☚ 1919年   1920年 ☛

1919年

1919年

☚ 1918年   1919年 ☛

1919年

1919年

留日台湾学生蔡惠如、林呈禄、蔡培火等人在东京成立台湾第一个民族文化团体“应声会”。


8月

赖和由厦门回台湾,最早带来祖国五四新文学思潮的信息。

☚ 1919年   1920年 ☛

1919年中华民国8年· 己未


文化

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同年11月发表(下)文),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针对胡适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中提出的改良主义言论,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了胡适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观点。
陶行知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号召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5月1日,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宣传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
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改革学校体育案》,要求减少兵操,增加课外运动。


政法

1月18日,协约国“和平会议”在巴黎凡尔赛宫开始举行,至6月28日结束。在美、法、英三国操纵下,会上关于中国问题第156、157、158条中,漠视中国主权和战胜国地位,非法将所有过去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全部让给日本,中国代表拒绝签约。
2月,段祺瑞不顾南方军政府解散参战军的要求,复派徐树铮与日本陆军代表乙东彦在北京秘密签订延长军事协定的条约。为掩人耳目,把参战军改名为西北边防军。
南北军阀代表在上海举行“和平会议”,分割地盘、分配借款,这次会议三开三停,终于破裂,反映了美、英限制日本独霸中国的斗争。
4月6日,《每周评论》发表《共产党宣言》。
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集会和爱国示威游行,并发表北京学生界宣言,号召全国国民“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运动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150多个城市中,发展成为有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参与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5月6日,山东土匪孙美瑶部在临城截获由浦口始发的第二次特别快车,劫走中国旅客71人、外国旅客39人作为人质,带往抱犊崮山麓,发生轰动中外的“临城劫车案”。
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将中华革命党改称为中国国民党。
广州商团开枪屠杀纪念武昌起义游行群众,死20余人,受伤、被捕数百人。
11月,向警予、蔡畅等在长沙发起成立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提出了“实行妇女解放!劳工神圣!工读神圣!”的口号。
直皖两系军阀矛盾加剧,秋冬间,直系四省(直隶、江苏、湖北、江西)与奉系(东三省)结成反皖联盟。
11月5日,北京北洋政府以靳云鹏为总理组织内阁,总统仍为徐世昌。靳三次连任内阁总理。
11月22日,外蒙宣布取消独立。
12月24日,北洋军阀、前代总统冯国璋在北京病逝。此后,曹琨、吴佩孚成为北洋直系首领。


经济

3月,大陆银行成立。该行是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总行设在天津,是“北四行”的成员。
4月26日,中国实业银行正式成立,总行设在天津,是“小四行”的成员。
全国机械开采煤矿总产量为12 804 636吨;外国资本控制96 822 399吨,占总产量的75.6%;官僚资本控制2 438 807吨,占总产量的19.1%,两者合计占总产量的94.7%。


军事

谭浩明与陆荣廷开办广西陆军讲武堂。
2月5日,徐树铮和日本陆军代表订立了延长《军事协定》的协约,规定:延长到1921年1月28日,才宣告终止。
6月,徐世昌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
9月15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华民国对德国战争状态终止。


1919年


数学

亚历山大[美]引进透镜空间,证明存在两种不同胚的透镜空间,它们的贝蒂数、挠系数和基本群都对应相等。这些工作推动了拓扑学的创立和发展。
亨塞尔[德]建立p——adic数论,在代数数论和代数几何中有重要应用。


物理学

约翰奈斯、斯塔克[德]因发现阳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电场中谱线有分裂的斯塔克效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斯顿[英]根据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的仪器原理,发明电磁分离法鉴别和称量同位素的质谱仪,对同位素的质量进行首次高精度测定,为分离同位素创造有利条件。该仪器在测量已知和未知粒子时,所给出测量值仅仅取决于质量,所以称为“质谱仪”,用此发现了同位素质量近乎整数的规则。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时,发现氮原子破裂以后,发射出的是一种新的带正电的粒子,它射程很长,质量更小。研究证明,这种粒子是氢原子核,命名为质子。破裂后的氮原子核和α粒子结合获得氧的同位素。这是第一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巴克豪森[德]发现缓慢而平稳地增大铁磁材料上所加的磁场,能使该材料磁化,磁化是不连续的。这一发现是韦斯铁磁理论有磁畴存在假定的直接证明。
戈达德[美]发表《到达极高空的方法》一文,论述用火箭作高空大气研究的价值和人类到达月球的可能性。


化学

赫韦希[匈]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运用灵敏的测定放射性的仪器追踪其在化学过程中的踪迹,为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工生产流程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尼格里[瑞士]发现了从衍射谱线的系统消光来推引晶体所属空间群的原理。
能斯脱提出链反应理论,认为在链式反应中每个反应的活性中心,可以连续地引起许多分子(如一万到百万)的反应,用以解释光化爆炸,以及后来的加成聚合等许多反应。
西奇维克[英]将共用电子的观念推广到配位化合物(即络合物),指出配位键的2个电子可以来自同一个原子。
兰米尔[美]引入电子等排物的观念,认为有同数目电子的分子可有基本相同的电子结构,这是分子轨道的雏形。


天文学

爱丁顿[英]5月29日到非洲、南美洲进行日全食观察,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星光在太阳引力场中发生偏转的现象。后来,水星近日点的运动的观察量与计算值一致,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J.埃格特[德]提出“恒星物质电离”的概念,认为太阳或恒星里的高温必定使原子电离,或是剥掉它外围的电子。
亚当斯[美]发现太阳黑子等活动的真正周期是22年。


地学

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成立。
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学会(LAMAP)成立。
皮叶克尼斯父子[挪]应用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理论,提出锋面和气旋学说,形成挪威学派。
福希特[英]制成一幅英国大都市的服务区域图。这是以功能为指标的分区图。
耶尔[瑞典]研究人口地图与都市,并根据1917年的人口统计资料,绘制成整个瑞典的人口分布图12幅,集成详细的人口图册。其中以每点为100人表示人口,以黄色表示耕作区,以空白表示空旷荒芜地区。


生物学

瓦伯[德]发明“瓦氏呼吸器”,对生理生化的研究有很大促进。
赫尔兹费尔特[德]发现人种不同,血型也不同。
贝斯莱托克[法]提出局部免疫学说。
肯德尔[美]从甲状腺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小分子,命名为“甲状腺素”。它被证明是甲状腺提取物的活性素。


医学

朱尔斯·包尔德特[比利时]因发现免疫力建立了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工程技术

阿尔柯克[英]和布朗[美]直接飞越大西洋成功。
无线电首次在航空中应用。
世界最初的定期旅客航班(伦敦—巴黎)开始。
英国飞艇R-34号飞越大西洋往返成功。
帕狄修公司工业生产合成尿素。
波克将尿素与福尔马林聚合制造合成尿素树脂。
肖特基[德]提出在栅极和阳极间加一个帘栅极的设想,并设计四极真空管。
德国凯伦·洛特瓦伊尔股份公司将合成纤维纺成纱,制造织物。
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用氯乙醇水解工业生产乙二醇。
A.E.道格拉斯[美]论证了树木年轮宽度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洛吉德S1型飞机采用副翼。
英国研制成功全钢焊接船。
E.亨斯[美]发明不锈钢,并取得专利。
美国美孚标准石油公司,首先以石油轻馏分出丙烯为原料,采用硫酸水合法,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异丙醇的工业装置,并投入生产。开创了石油化学工业。
“美国无线电协会(RCA)”成立。
阿姆斯特朗[美]根据费森登1912年提出的“超外差”原理,研制成功超外差收音机,能均匀地收听很多电台,并大量生产。
兹沃里金[美]开始进行电子电视系统的实验。
美国的D.W.米德提出降水量频率分析法。
用短波无线电进行了首次实验。
意大利生产8引擎豪华轿车。
德国大量生产雪铁龙A型(Citroen A)小轿车。


1919年中华民国8年·己未


数学

李俨于1919年~1920年在北京大学月刊上发表重要论著《中国数学源流考略》。


化学

北京协和医院自1919年开始给医学本科生讲授生化,当时称生理化学,与生理、药理合并成一系。
吴宪完成博士论文《一个血液分析体系》,获得哈佛大学PhD学位。利用这一分析体系,可用少量血样测定血样的多种成分,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更为临床分析化学开辟了道路。


地学

丁文江发表 《扬子江下游的地质》论著。“五四”运动时期在“玄学与科学”的论战中,丁是科学派的代表人物。


农学

金陵大学在纱厂联合会的资助下,着手改良棉种,是年育成“百万棉”良种,曾在江浙推广。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主任邹秉文在南京郊区指导农民,用温汤浸种方法防治小麦黑粉病,是中国以科学方法防治病害的开端。
广州的万国蚕丝改良会,用当地蚕种“轮月”和日本、意大利以及江浙、山东等地的蚕种杂交,从中选育成与山东“碧莲种”杂交所得的一代杂交种“碧交种”,于20年代末开始推广,深受蚕农欢迎。
沈嗣芳在南洋公学出版的《携季杂志》上撰写《电力溉田刍议》一文,积极倡导在中国创办电力溉田。


医学

陈邦贤撰写 《中国医学史》,成为科学地论述中国医学史的奠基之作。
中国红十字会加入国际红十字协会。
北京防疫处成立,掌管传染病的研究和生物制品的制造,这是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制造机关。


工程技术

从1919年开始,民族资本家相继在青岛、上海、天津等港口城市创办染料厂,主要生产硫化染料。
上海大丰化工厂开始生产无机盐类产品。
上海华通电工制造厂靠电力公司洋人扶持,头十年以安装电气设备能优先接电的优越条件立于不败之地。30年代,开发变压器、开关、火车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新产品。
4月,在北京设立远程收报处,用真空管式机直接收听欧美新闻。
8月,京绥铁路丰镇至绥远(今呼和浩特)段(240.3千米)开工。
南满铁路奉天(今沈阳)至铁岭(71.9千米)复线开工。
本年起,陆续引进马可尼弧光式无线电机。


1919年


文化

德国雅斯贝斯发表《世界观的心理学》。这是第一本存在主义的代表作。苏俄阿·托尔斯泰发表《苦难的历程》第一部《两姊妹》,以后又陆续发表了第二部《一九一八年》和第三部《阴暗的早晨》。该书主要描写俄国知识分子在内战时期投身革命的艰辛历程。
瑞士卡尔·施皮特勒的作品《奥林匹亚的春天》获本年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马歇尔撰成《工业与贸易》,将工业组织区分为竞争与垄断两个类型,认为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凯恩斯发表《和约的经济后果》,从社会和经济的整体上探讨国际价格的传递对欧洲经济恢复的影响。
12月26日,苏维埃政府颁布扫除文盲法令。


政法

1月18日,巴黎和会举行。有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和会受美、英、法3国操纵,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国联盟约》,还秘密拟定武装干涉苏俄革命、瓜分苏俄领土的计划。
1月21日,爱尔兰新芬党在都柏林召开议会,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英国政府派军队镇压。
2月,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举行,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当选为总统。7月31日,通过《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建立。
2月3日,29国社会党代表在瑞士伯尔尼召开代表会议。决定恢复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伯尔尼国际”)。
2月28日,阿富汗新国王阿曼努拉汗宣布阿富汗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3月1日,朝鲜学生与群众在汉城举行争取独立的示威集合,由于日本军队的血腥镇压,游行集会迅速发展成起义,是“三·一人民起义”。
3月2日,莫斯科举行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
3月15日,美国远征军各单位代表1 000人,在巴黎成立美国军团。
3月21日,匈牙利建立苏维埃共和国。8月1日,社会民主党右派发动政变,苏维埃共和国被颠覆。
3月23日,意大利墨索里尼在米兰组成“战斗法西斯”,成员大多是退伍军人。其后各地都建立了法西斯组织。
4月13日,美国殖民地统治者在印度阿姆利则镇压和平集会的群众,伤亡达1 500多人,酿成阿姆利则惨案。次年9月,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开展群众性反英斗争。
4月13日,德国工人在慕尼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5月1日,右派武装冲进慕尼黑,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解体。
5月19日,土耳其爱国军官至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着手组织全民族抵抗帝国主义运动。此后,这个地区的安卡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中心。
6月13日,苏俄彼得格勒“红丘”与“灰马”炮台发生叛乱,不久平定。
9月10日,《圣日耳曼和约》(对奥和约)签订。
10月10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宣布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10月26日,法国72名著名文学家、政论家、历史学家,在社会党《人道报》上发表反对封锁苏俄的抗议书。
11月19日,美国参议院未能批准《凡尔赛和约》。
11月27日,《纳依和约》(对保和约)签订。
美国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

美国威廉·波音获得从西雅图到加拿大温哥华的空运合同,开创了美国第一条国际邮政航线。
9月5日,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
美国杜邦公司购得加拿大炸药公司44%的股权,后又同诺贝尔工业公司合作,成为世界性的卡特尔“杜邦一帝国化学公司联盟”。
通用电气公司创办美国无线电公司,加强无线电工业的垄断地位。
菲利普电气公司在比利时设立了海外第一家销售公司。


军事

1月10日,英国军队占领伊拉克巴格达。
3月28日,匈牙利向捷克斯洛伐克宣战。
4月10日,罗马尼亚军队开始侵入匈牙利,企图抢先重占特兰西瓦尼亚。
4月29日,意大利军队在土耳其阿达利亚登陆,跨出占领安纳托利亚西南部的第一步。
5月15日,希腊军队在协约国同意下在土耳其士麦拿登陆。
6月6日,芬兰争夺有争议的卡累利,再次对俄开战。次年10月14日,签订《道尔帕特(塔尔土)条约》,结束战争。芬兰独立重新得到确认,并获取摩尔曼斯克和挪威东部边界之间的狭长地带,其中包括贝展加不冻港。
6月30日,俄国邓尼金部占领察里津。
8月4日,罗马尼亚军队占领布达佩斯。
9月,红军将尤登尼奇部队打回爱沙尼亚。协约国第一次进攻失败。
10月,苏俄红军粉碎尤登尼奇部对彼得格勒的进攻。11月,东线红军攻克高尔察克“首都”鄂木斯克。12月,擒高尔察克。
12月10日,协约国迫使罗马尼亚军队撤出匈牙利。

1919(民国八年)


1月18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日,27个战胜国的代表聚集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大会,会议实际由美、英、法、日、意5国,特别是美、英、法3国操纵。(《欧洲史》,528、529-530页)


1月27日

本应在1918年2月15日到期的民国四年公债第一次还本付息拖到是日才得以实行。总税务司受权从1918年的关余中提出上海规银2 652 628.66两以备支付。这就为最终以海关关余作为中国内债的抵押,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先例。孙中山先生说过: “北京政府无关余及外资之接济,行见三个月之内,彼辈将不攻自倒”。(400,479、465页页) 用作为北洋政府财政支柱的关余支付内债本息,必将对北洋政府财政造成严重影响。


1月—1921年12月

1月,江南造船所为美国建造的4艘万吨运输舰全面动工兴建,到1921年12月相继完工。第1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第2艘 “西勒所号”于同年8月3日下水,第3艘 “奥连讨号”和第4艘 “客赛号”分别于1921年2月和5月下水。(339,108页)


1月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日、美、英、法、意等国出兵西伯利亚,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国家。1919年1月,美、日两国策动组成 “协约国铁路监管委员会”管理西伯利亚铁路、乌苏里铁路和中东铁路。委员会下设技术部和军事运输部。1919年1月26日北洋政府提出过十分软弱的抗议: 中东铁路“为中俄合办之事业。现俄国内乱无力完全管理此路,中国应根据东清铁路合同,自行接续管理,第三国不应干涉”。1919年3月5日,铁路监管委员会在海参崴正式开会。日本人同意自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路由美国人监理,中东路南线(哈尔滨至长春) 由日本人监理。日本人企图改变中东路南线轨距,使之与南满路一致,遭美国拒绝。1920年2月下旬,苏俄红军解放伯力。1920年,国际帝国主义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失败。1921年1月,美国宣布从西伯利亚撤军,英、法继之。1922年6月日本宣布从西伯利亚撤军,但拒绝撤退在中东铁路的军队。1921年1月17日中日军事协定取消后,仍拒绝撤退。直到1922年9月日军才从中东铁路沿线撤退,10月底撤清。铁路监管委员会即行取消。(122,350-351、352、359、370、365页)
1月 青岛华新纱厂(华新二厂) 开办。原始资本120万元,有纱锭15 000枚。至30年代初,该厂已有纱锭44 000枚,线锭9 000枚。年产值500万元。(王守中等: 《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472页。据397,573页,此厂于1919年年底建成,1920年1月正式开工生产)
1月 1914年6月,日本大仓组财阀非法派技师勘探阜新新丘煤矿。1916年获得开采部分矿区的许可(379,138页)。1916年7月,满铁收买大仓财阀侵占的新丘煤矿6个矿区的采矿权,以中日合办大新、大兴公司的名义经营(《满铁史概述》,9页)。是月,农商部给开采热河阜新新丘煤矿之中日合办大新、大兴公司发给采照。(352,261-266页)


2月12日

美国Asia Banking Corporation(1918年6月成立,总行设纽约,资本400万美元) 在上海设立的分行开业,名曰友华银行。3月15日汉口分行开业。以后陆续在北京、天津、香港、广东、长沙设立分行。此行 “为专营外国汇兑之特种银行”。汉口、长沙分行曾发行钞票。1924年2月29日,该行被花旗银行兼并。(108,1116-1119页;363,58、72页;332,102页)


2月27日

从1902年9月29日至1919年2月18日,英美烟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由伦敦指导,其机构是英美烟公司的分支机构。至此,英美烟公司乃以资本22 500万墨西哥银元创立驻华英美烟公司,总揽在中国的一切业务,被指定为在中国和香港的独家代理商。总公司设香港,总分公司设上海。驻华英美烟公司收购了当时在中国和香港经营烟草业各公司的全部财产,以及英美烟公司在中国和香港的财产。(144,29、33页; 399,194-195页)


2月

汉阳铁厂的工字钢、槽钢、角钢等销售困难,暂停炼钢。1920年2月复工,改产钢轨。(367,222页)


3月1日

戊通轮船公司成立于哈尔滨,额定资本200万元,先收1/4。1918年收买沙俄轮船29艘(其中3艘破烂不堪,随即拆毁),拖船20艘,约29 300余吨,其规模仅次于轮船招商局。还在筹办过程中,其金山轮即试航于黑龙江,1918年7月21日抵达黑河。是为通航黑龙江的第一艘中国轮船。1919年6月18日通航伯力,9月28日其轮船安抵庙街。按照1858年5月签订的 《瑷珲条约》,中国有权航行于伯力至庙街段的黑龙江,但戊通公司的轮船遭到俄方多方阻碍。1919年航行至乌苏里江之虎林县,在嫩江上航行至大赉。1921年通航额尔古纳河到达室韦。可惜经营不善,收不抵支(仅1920年略有盈余)。1921年呈请收归国有。北洋政府决定改为官商合办,加入交通部150万元,合足原定股本200万元之数。1925年宣告破产,同年8月交通部作为最大债权人将该公司全部财产作价160万元,转售于东三省政府。(120,1094-1115页)


3月6日

美国资本与菲律宾政府合资的菲律宾国家银行上海分行开始营业。(363,59页)


3月10日

由冯国璋等投资创办的大陆银行在天津开业。资本100万元,仅收足38万元,以谈荔孙(丹崖) 为董事长,1920年兼任总经理。1919年冬季扩大股本为200万元。1926年增至1 000万元,实收750万元。1930年冬收足1 000万元。(谈季桢等: 《大陆银行的兴衰记略》,载《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3辑。开业日期据《民国经济史》,728页)


3月18日

在1918年10月25日交通部与中日实业公司签订 《扩充电话借款合同》后,是日在北京成立中国政府和日商合办的中华电气制作所,工场在上海,经营电气机械的制造与贩卖。资本300万元,中国政府交通部出资150万元,中日实业公司等三个日商企业出资150万日元。(365,127页)


4月26日

属于周学熙集团的中国实业银行开业,资本200万元,总行设天津。官商合办,享有发行兑换券的特权。1932年总行迁至上海。(《民国经济史》,728页; 363,369页;177,569页)


4月27日

秘鲁华侨创办横渡太平洋的中华航业公司,资本400万元。最初租赁北洋政府没收的德、奥船只 “华丙号”。1921年自购一万吨轮船 “岭南号”。航线由香港经澳大利亚、新西兰、巴拿马至秘鲁、智利。约在1927年,“因营业不振,亏累不堪,负债过巨,刻已实行停业。我国远洋航业,刻已完全失败。”(328,478-479页;120,1164-1166页)


5月3日

陇海铁路督办与比利时铁路电车公司签订后者以中国政府名义在欧洲发行国库券2 000万法郎以充陇海铁路经费的合同,7厘起息,折扣95%,再扣除2%的印花税,5年为期。此款用于拨付外洋材料及借款利息。(102,1490-1491页;123,168-169页)


5月13日—1920年1月22日

欧战开始后,羌帖因停止兑现,逐渐贬值(108,937页),十月革命胜利后,羌帖在吉、黑两省更是一落千丈。日本乘机在吉黑地区推行朝鲜银行金票。据1920年3月的调查,在哈尔滨流通的纸币总量19 080 805元中,日币占67.89%,中国纸币占12.03%,俄币占20.08%。中、交两行仅发行货币676 480元,占纸币总量的3.55%,不过日币的1/19。在这里,中国货币几乎失去了作为本位币的地位。总税务司安格联图谋使汇丰银行在哈尔滨发行纸币,管辖中国的银行在哈尔滨的纸币发行权,并指示海关拒绝按国币票面价征收关税。当时中东铁路工人罢工,拒收卢布。中国官员认为这是推行国币的好时机。5月13日,滨江道尹傅疆召集中国、交通二银行,钱粮二信托公司,商会等开会,决议推行国币办法6条,中、交两行发行国币2 000万元,本地不能兑现。10月27日,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发行印有 “哈尔滨”字样的国币券,作为吉、黑两省的流通货币(简称 “哈字国币券”)。1920年1月26日,黑河中国银行又发行印有 “黑河”字样的国币券,以取代卢布作为中俄贸易的货币。1920年1月22日,财政部、交通部会同东北地方当局提出推行国币的办法,其核心内容就是提高中、交两行货币的信用。中、交钞票可以完税和汇兑,不在当地兑现。开办天津、上海的汇兑业务,中、交钞票可汇至津、沪间接兑现。自3月10日起,可在原发地方无限制兑现。为巩固国币信用,中、交两行还力求多备现洋。自兑现后,国币提价,每100元值大洋120元。此办法实行后,到1921年,中、交两行钞票不仅在中东铁路沿线地区通行,就是在俄境海参崴等处,交易亦以中、交钞票定价。(108,1286-1296页; 356,353 -354页; 《民国档案》1988年第3期,102-105页)


5月24日

陆军部与英国马可尼公司签订在中国合办中华无线电公司的合同。公司资本20万镑。中国政府担任之10万镑,由马可尼公司垫付,年息8厘,10年期,以国库券作担保。马可尼公司享有提供无线电报、电话之器具、材料的优先权(102,1494-1496页)。是年,中华无线电公司(China National Wireless Telegraph Co.) 开办,制造厂设于上海韬朋路。上海、香港、天津设分厂。经营海、陆、空无线电台站,生产无线电收发报机。(394,113页)


6月11日

袁世凯像新币开铸以来,“花样崭新,成色划一,人民异常欢迎,频年铸数既多,流通愈广”。上海钱业公会决定取消鹰洋行市,只开国币一种。“无论鹰洋、龙洋及新币,一律并用,无分轩轾”。从此将数十年来控制市场的鹰洋势力,彻底排除。银元行市完全统一。(108,567-568页)


6月14日

俄亚银行(华俄道胜银行) 与横滨正金银行在根本未向中国打招呼的情况下擅自签订《滨黑(铁路。由哈尔滨经墨尔根至黑河的干线和墨尔根至齐齐哈尔间的支线,约500英里) 辛迪加协议》。“俄亚银行根据(1916年3月27日的) 协议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全部转让给由上述两行组织之辛迪加。”(122,629-632页)


6月28日

在凡尔赛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团要求和平会议支持中国作为战胜国直接收回胶澳租借地、胶济铁路暨山东省之各项德国权利。但1919年4月30日英、美、法三国关于凡尔赛和约中的山东条款(第156、157、158条) 却规定德国在山东的胶澳租借地及所有财产、档案、胶济铁路、矿山、海底电线等一概让与日本。中国代表团向三国会议提出抗议,遭拒绝。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以表示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亲日派北京政府的愤慨。运动迅速扩及其他城市。工人群众的奋起壮大了运动声势,民族资产阶级也加入到了运动中。北京政府原来决定在条约上签字,但慑于群众爱国运动的声势,也不敢坚持这个决定。1919年6月28日订立对德和约(凡尔赛条约) 时,中国代表团没有签字。(152,15、52-57页)


7月1日

由14国代表于1918年1月5日—12月20日修订的中国第4次海关税则得到驻京各公使代表各该国政府的次第承认,是日正式公布。8月1日施行。(340,206页)
7月1日 中华邮政开办邮政储金业务。开办之初,仅在交通部下属的邮政总局内设立储金股,指挥各交通便利的邮务管理局办理。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济南、汉口、南昌、南京、上海、安庆、杭州11处邮务管理局内开办邮政储金。10月15日,已有69所邮局、邮务支局开办储金业务。12月1日,在东三省邮务管理局内开办邮政储金业务。自开办至1928年,以1926年全国储金总额最大,也不足1 000万元。(177,1015 -1025页; 317,167页; 《民国档案》1999年第3期,32页)


7月25日

苏俄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工农政府 “宣布废除与日本、中国和以前各协约国所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苏维埃政府已放弃了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苏维埃政府拒绝接受中国因义和团起义所负的赔款”。“苏维埃政府废弃一切特权,废弃俄国商人在中国境内的一切商站”。苏维埃政府放弃治外法权。(137,下卷,1分册,14-17页)


7月

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两度向粤海关要求摊拨关余。“如分拨之议不成,则该政府不问公使团是否同意,将执总税务司以负此项失败责任”。经北洋政府和公使团同意,是月拨付广州政府关余557 000两。1920年3月,军政府为桂系所把持,内部分裂,孙中山被迫离粤赴沪,关余停止拨付。(319,551-552页)
7月 在北京创立由皖系控制的边业银行。1921—1923年发行钞票213万元。1925年由张学良接办改组,在天津开业,以天津边业银行为总行,实收资本525万元。先后在北京、济南、上海、张家口、奉天、哈尔滨等地设立分行。1926年7月1日将奉天分行改为总行,天津总行改为分行。1931年总行又迁回天津。(177,570页; 108,788-791页;韦锡九: 《东北边业银行始末记》,载 《文史资料选辑》 35辑)


8月1日

1月1日在山西官钱局基础上成立的山西省银行正式开始营业。预定资本300万元,实收1 177 850元。代理省金库。设总管理处于太原。最初山西省银行为公私合办。1922、1923年,阎锡山以省银行不应有私股为由,把私人股票一律收买,给予票面十足的现金,银行从此成了公营银行。银行一成立,就迫不及待地发行钞票。到1928年年底,发行额达1 300万元。从1929年起,为了支持更大规模的 “倒蒋”战争,更是肆意滥印滥发。到1930年10月底,纸币发行量猛增至1亿元。晋钞还在阎锡山统治的河北、察哈尔、绥远三省和平、津两市广为流通。1930年,倒蒋失败,南京政府通令全国拒收晋钞,流通在外省的晋钞,同军队一样,形同飞蝗,全数拥向山西,钞价一日数跌。1931年山西省政府声明从7日以后,人民完粮纳税,两元折合1元,农民吃亏一半。1932年2月阎锡山重新上台,发行新的纸币,以新币一元收兑旧钞20元,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阎锡山和山西省银行》,1-3、29、30、53页;412,479-484、504页)


8月27日

上海求新制造机器厂积欠法商东方汇理银行款项80余万两,被迫于1918年4月2日签订作价512 000两卖与法国的草合同。各方面反对法国吞并求新厂,草合同被取消。求新厂乃改组为中法合办,资本120万两,中法各半。中方半数60万两,求新厂原资本家朱志尧认购10.5万两,由东方汇理银行借款投资; 中国政府认购的49.5万两由法国邮船公司、施乃德公司代垫。所谓中法合办,实际全是法国资本。1919年6月1日中法合办求新厂开办。是日召开股东成立大会。(208,7卷,136-149页;127,290、301、302页)


9月8日

中国政府与南满铁道会社以 《四郑铁路借款合同》 为模式签订《四洮铁路借款合同》。后者借款4 500万日元建造从四郑延长至洮南为止的干线及由郑家屯至白音太来(通辽) 的支线。借期40年,年利5厘。由中国 “政府确保全还”。“以现在及将来属本铁路一切动产、不动产及各项进款作为头次抵押”。总工程师、行车总管、养路工程司均须用日本人。“铁路之支路,或延展线路……如须用外国资本,则先尽与会社商办。”合同以日文为准。1919年11月15日,北洋政府即因 “财政部有迫在眉睫的支出”预支了500万元垫款。此后1920年5月11日,曾订立日金1 000万元短期借款。1922年5月31日、10月2日又两次向满铁借款共计日金1 670万元。1923年10月,郑家屯至洮南段224.2公里建成。至此四(平) 洮(南) 铁路312.1公里全线通车。1921年4月,四洮铁路郑通支线(114公里) 开工,同年10月末完工。1921年10月末郑家屯至通辽114公里完工。(103,2-8页;208,7卷,206、424页: 8卷,106页;9卷,48、157页;318,40、37页;155,683-702页)


9月

英美烟公司在天津建造烟厂,1921年开工生产,很快增至卷烟机60台,年产卷烟60万箱(5万支装)。这是华北最大的卷烟厂。(144,164、1616页)


10月11日、11月26日

10月11日,财政部与美国芝加哥大陆商业储蓄银行签订贷款550万美金的合同。每百元实交93元,以2年为期,年息6厘,以河南、安徽、福建、陕西四省货物税为担保。1919年11月26日,财政部与美国太平洋拓业公司订立借款550万美金的合同,年息6厘,期限2年,每百元实交91元,以烟酒公卖费为直接抵押品。合同第十款规定请一 “美国人协助管理全国烟酒公卖费”,其职权不低于盐务会办。中国政府委美人卫家立充任稽核会办,但卫家立未就职。(103,25-33、40-45页; 175,1125、1126页)


10月28日

在辽宁开原成立中日合办的亚细亚制粉株式会社,资本300万日元。1921年已交清75万日元。(365,106页)


10月

汉口福新面粉五厂正式开机营业,资本30万元,日夜出粉6 000包,以牡丹牌为商标。(131,47、75页)


11月1日

改组后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立,股本增至1 500万港元,分为75万股,每股20港元。简氏兄弟仍拥有全部股本的60.6%,500股以上的占11.92%,500股以下(一般100股以下) 的占27.48%。南洋拥有了大约7 000名华人股东,多于20世纪前半期中国任何其他公司的华人股东。南洋第一次接收了非简氏家族成员进入董事会,并通过出售股票得到了其增长所需要的资金。(148,137-140页;399,236、237、327页)


11月

北洋政府宣布取消专利制度。(114,1124页;343,19页。此处所谓专利不是指对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所授予的专利,而是指某些企业从政府获得的在一定地区内专办若干年、不许他人设厂的权利,叫做专办权可能更为确切)
11月 曹汝霖、陆宗舆等组织的卢汉银公司抢在1920年3月21日河北省政府收回临城煤矿之前,在未得到河北省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与卢汉公司秘密接洽,接办中比合办之临城煤矿。河北省政府拒绝承认,直到1923年12月才准予备案。1920年1月曹、陆组织的协丰公司还与临城矿务局订立包销其煤炭的合同,“束缚严酷,无法活动。”致使煤矿受到巨大损失。1921—1925年,共计亏损179万元。1927年,受战争影响,加以任用非人,管理失当,新旧大井,相继淹没,煤矿完全停顿。(《河北省政府接收临城煤矿之经过》,载 《矿业周报》 68号,1929年10月28日; 《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304页; 352,39、42页) 1921年,临城煤矿产煤279 851吨,1927年减至62 737吨,1928年停产。(396,附表一)


12月25日

中日合资的蒙古产业公司成立,资本150万元。本店设东京,营业地在内蒙古大巴林旗大板上,活动的大本营在林西。所谓巴林王出资15万元,实际上是他领域内的21 000町步可耕地。大片土地成了公司的 “永远租借地”。公司除刺探情报外,营业种类有农业、牧畜、植林、酿造、贸易。其势力深入内蒙古各地。据1923年资料,如不设法制止,“内蒙古将成为日本人之殖民地矣。”(365,111-112页;111,37-38页;403,396页)


日本华侨容子光兄弟与潘惠明兄弟创办的上海第一家橡胶厂——中华制造橡皮有限公司开始生产。资本额2万元。产品有人力车胎、皮鞋底跟和玩具洋泡泡。因基础薄弱,产品质量较差,难以与进口商品竞争,1921年夭折。(362,8-9页)


1919年

在无锡茂新二厂旁建成茂新三厂(苞米粉厂)。(131,76页)
是年 上海鸿昌造船厂设立达兴商轮公司,有3艘轮船,航行于长江、南北洋沿海各处,以及上海和福州、厦门之间。(328,496页)
是年 上海丝商沈联芳等集资8万元,向北洋政府财政部承租上海日晖织呢厂,更名为中国第一毛绒纺织厂,年纳租金14 000元,先后生产绒线、呢绒。1928年清理关停。(360,45-46、51-52页; 133,246页)
是年 汉阳铁厂1号、2号高炉已破旧不堪,只得停炼。(367,15、222页)
是年 汉口扬子机器公司兴建一座日产100吨的高炉及其辅助设施。1920年出铁。(367,222页)
是年 为从根本上解决文通书局的纸张供应问题,华之鸿于1915年投资60万两,筹办贵阳永丰机器造纸厂。各项机器辗转数年才全部运抵贵阳。1919年纸厂正式开工。产品质量优异,除供应文通书局外,还运销西南各省。纸厂开工仅两年,贵州就发生了 “民九”事变,政局混乱,原料不能及时供应,产品也不能及时销售,纸厂处于半停顿状态。1927年,周西成任贵州省省长,将他在赤水办的枪炮厂搬来贵阳,强占永丰造纸厂的大部分厂房和一部分机器。1929年纸厂又遭受火灾,遂以破产告终。(《工商经济史料丛刊》,4辑,118页)
是年 阜丰面粉厂在河南新乡以通惠实业公司名义投资83 000元,共集资50万元,合股开办通丰面粉厂,日产5 000包,为河南最大的近代机器面粉厂。所产面粉远销京、津、石家庄、南阳、郑州等地。(347,200、292-293页; 《民国档案》 2004年第2期,110页)
是年 北洋时期最著名的华商进出口公司——天津的协和贸易公司成立。(363,184页) 但409,367页在谈到天津对外贸易公司时却未提到有这么一家公司。
是年 德商瑞记洋行(Arnhold Karberg & Co.) 变成了英商安利洋行。瑞记洋行是由英籍犹太人J. 安德诺、P. 安德诺兄弟二人和德籍犹太人卡贝尔格在上海合资成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对德宣战,瑞记洋行在华资产由英商汇丰银行代管。大战结束后,瑞记洋行由安德诺的下一代H.E. 安德诺兄弟继承。因安德诺兄弟为英籍,遂要求发还瑞记洋行资产。1919年起复业,改名为安德诺兄弟公司(Arnhold Brothers & Co.,Ltd.),在香港注册,中文名称为英商安利洋行。总行设上海,在各地设有若干分支行。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主。还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股权或以签订协议的方式,控制了一些企业,其中较著名的有瑞镕机器造船厂、祥泰木行、瑞记纱厂、汉口打包公司等。(324,67-68页)
是年 刘季五创办汉口打包公司。当时汉口英租界规定,界内只准外商设立企业,华商不得设厂经营。刘季五等为了能在英租界一块合适的土地上设厂,只得商请安利洋行安德诺兄弟以合作为名,向香港政府注册,挂上了英商招牌。开始时安利洋行以设备抵充资本,只占实收资本的1.76%,就成了这个公司的全权经理,取得了控制权。董事会的7名董事中,安利占了4席。还规定盈余必须存入汇丰银行。由于股息率高,安利洋行在这家公司拥有的股权数迅速增加。直到1946年才收回安利洋行的股份。(324,78-79页; 刘笃生: 《武汉第一家打包公司的回顾》,载 《武汉文史资料》,3辑)
是年 三井财阀的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投资设立丰田纱厂于上海,资本1 000万两,实收半数,有纱锭25 000枚。1921年增至33 000枚。1932年丰田建立第二厂,有纱锭44 964枚,线锭6 400枚。1937年,丰田纱厂达到鼎盛时期,纱锭增至102 000枚,线锭16 400枚,织机2 150台,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厂。1935年4月还在青岛添设一厂。(301,358、236页; 403,210-211页)
是年 美亚保险公司(American Asiatic Underwriters) 在美国注册成立。总公司设在上海,成为美国保险注册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处。(363,281页)


约在1919年至1920年间

殖边银行昆明分行(1915年成立) 从总行独立出来,改组为云南殖边银行,成为云南最早的私营银行。(《近代昆明城市史》,157页)

1919年

1919年


1月


9日

广州军政府派唐绍仪为和平善后会议总代表,胡汉民、章士钊等十人为代表。


11日

广州国会开两院联席会议,议决军政府改名为 “护法政府”。后因各系军阀反对,并未实施。


11日—12日

孙中山分函林森、唐继尧,介绍美国驻北京使馆陆军武官参赞德来达赴滇、粤,调查中国南方政治和社会状况。


14日

孙中山复函蔡元培、张相文,就编纂民国史问题,指出不宜仓促速成。


16日

广州军政府公布南北和平会议条例。


28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 “二十一条”,归还山东,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2月


4日

孙中山复函陈炯明,告以南北和议难成,应充实军力,以待时机。


11日

蔡元培、王宠惠、梁启超等组织国际联盟同志会。


16日

张謇、熊希龄等在北京组织国民外交协会。


18日

孙中山复函于右任,告以解决陕事为南北和议第一个问题。


20日

南北和平会议在沪开始,旋停顿。


3月


2日

南北和议因陕西停战问题不决,暂告停顿。


11日

于右任电南北议和代表,责北京政府破坏停战,继续进攻陕西靖国军。


27日

北京政府大理院判决刺宋教仁案要犯洪述祖死刑。4月5日在上海执行。


31日

许崇智部克福建安海。


4月


5日

孙中山闻日本帝国主义在汉城屠杀朝鲜民众,即发出承认朝鲜独立的呼吁。


8日

南北和会在上海续开。


5月


4日

北京大学等十余校学生3000余人,举行爱国示威游行。反对巴黎和会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等决定,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北京政府对学生游行进行镇压,逮捕学生30余人。


7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及中日间一切不平等条约,惩办卖国贼。


10日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因反对北京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被迫辞职离北京。


13日

南北和议破裂。


20日

孙中山手著 《孙文学说》 卷一 《知难行易》 在沪出版。


26日

孙中山派廖仲恺赴川,慰问熊克武、但懋辛等匡难卫国之劳。


28日

孙中山在沪发表 《护法宣言》,以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为和平惟一条件。


6月


8日

孙中山指示朱执信等创办的 《星期评论》( 《民国日报》 副刊》) 于上海出版。该刊于1920年6月53期出版后停刊。


16日

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正式成立。旋孙中山接见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并给予经济支持。


19日

孙中山复函谢持,告以对桂系在粤 “内讧”可 “静观究竟”。旋又发一函,嘱其“相机取消”驻粤代表。


28日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


29日

孙中山促陈炯明自闽回师广东。


7月


16日

广州军政府宣布对德恢复和平。


18日

孙中山复电福建许卓然等,对闽中各军捐弃小嫌、团结御侮表示欣慰,并指示善后事宜可与许崇智军长妥筹进行。


同日

孙中山致电广州军政府,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工学界代表。


22日

全国学生联合会发表 《终止罢课宣言》。


8月


1日

孙中山指派朱执信、廖仲恺等在沪创办《建设》 杂志。


5日

孙中山应邀在全国学生联合会评议部会议闭幕会上演讲革命党的意义。


7日

孙中山致电广州国会,辞政务总裁职,并声讨岑春煊、陆荣廷等割据西南,破坏民权之罪状,坚决表示决不与之 “共饰护法之名,同户误国之罪”。


13日

广州国会召开两院联合会,对孙中山辞政务总裁职务,议决挽留。


28日

孙中山函复参众两院议长林森、吴景濂,告坚辞政务总裁原因,并望国会能及早取消军政府。


9月


4日

广州国会正式致电孙中山,请勿辞军政府总裁。


10日

孙中山函复广州国会各议员,表示辞政务总裁之决心。


21日

孙中山批示靖国联军湖南第五军总司令林德轩上书,告国民党今欲发展,应先扑灭广西陆荣廷。


22日

孙中山接见北京和议总代表王揖唐,在谈话中斥责段祺瑞毁法乱纪的罪恶行径,告以解决时局惟一方法在于恢复旧国会,使其自由行使职权。


10月


8日

孙中山对上海青年会演讲 “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


10日

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规约,“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规约规定中国国民党本部分设总务、党务、财政三部。


13日

居正任国民党本部总务主任,谢持为党务主任,廖仲恺为财政主任。


18日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学生会发表关于 “救国之急务”的演说,指出救国的办法有二:一是维持现状,二是根本解决。而根本办法是重新创造一个国民所有的新国家。


21日

广州国会议决改组军政府,弹劾政务总裁主席岑春煊。


11月


5日

北京政府任靳云鹏为国务总理。


10日

全国各界联合会在沪成立,“以发展民生、促进民治、拥护国权为宗旨”。孙中山派代表出席。


18日

全国各界联合会通电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京、津、沪、宁等地纷纷响应。


同日

广州国会开宪法会议。


26日

孙中山电复徐树铮,赞许其撤销外蒙自治之成就,并规劝协助恢复国会。


12月


23日

孙中山回陈炯明函: “种种建设,俟实业计划告竣,再及其他。”

☚ 1918年   1920年 ☛
000022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