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1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12年 1912年1月梁启超主编的《庸言》半月刊在天津创刊。 2月鲁迅等在绍兴成立越社,出版《越社丛刊》,鲁迅发表《古小说钩沉序》。 3月苏曼殊主编《太平洋报》,并在该报发表中篇小说《断鸿零雁记》。 5月鲁迅赴北京教育部任职。 9月章炳麟等在上海创办《文艺俱乐部》半月刊,由韩文举主编。 ☚ 1911年 1912年 ☛ 1912年 1912年陈衍陆续发表《石遗室诗话》,继续鼓吹同光体。 ☚ 1912年 1913年 ☛ 1912年 1912年2月丘逢甲于广东镇平逝世,终年48岁。 5月台中栎社举行10周年纪念大会。 ☚ 1911年 1913年 ☛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文化孙中山著《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强调“平均地权”。 政法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诞生,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经济全国建立171家农牧垦殖公司,从事土地投机和租佃等业务。 1912年数学朗道[俄]提出一个较弱命题:存在一个整数C,使得每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C个素数之和,并认为证明这一命题是数学家力不能及的。 物理学尼尔士·达伦[瑞典]因发明了用于燃点灯塔和浮标的气体蓄电池自动调节装置,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V.格林奈特[法]因发现格氏试剂及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天文学赫斯确认宇宙射线的存在。 地学帕沙尔格[德]著《地文形态学》一书出版。强调要用多种因素的作用考察景观的形成。 生物学J.罗埃[美]用物理学和化学证明生命的起源。 医学亚历克西斯·卡雷尔[法]因研究血管缝合术和器官移植术,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工程技术布里尔利[英]研制镍铬合金不锈钢。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数学北京大学建立数学系,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数学系。 农学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成立。 医学上海同济大学成立医学院。 工程技术吉长铁路全线通车。 1912年文化德国剧作家盖哈特·霍普特曼获诺贝尔文学奖。 政法日本成立早期工会组织友爱会,后改称日本劳动总同盟。 经济日本于东京成立钢铁工业大垄断组织日本钢管公司。 军事德国制订新海军法,计划建造新舰。 1912(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由沪抵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尚明轩: 《孙中山传》,348页) 1月3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总统孙中山已于1月1日就职。副总统为黎元洪。国务员包括财政总长陈锦涛、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李剑农: 《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北京,中华书局,1965,122页) 1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发行军需公债一万万元,以国家所收钱粮作抵,年息8厘,自发行后第二年起,每年偿还五分之一,至发行后第六年还清。发行区域以民军势力所及地方为限。债票多由各省都督预先领去,或以贱价出卖,或以抵发军饷。南京政府直接募得之款不过五百万元,大部分是南洋华侨购买的。(124,33页; 序,9页) 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以 “军需国用孔亟,非得巨款无以解决民国之困难”,于是日通过沪军都督陈其美要求招商局同意以招商局作抵押向日本邮船会社借款1 000万两,限48小时内答复。1月24日,陆军总长黄兴致电招商局,限期展至1月27日。日本方面积极密谋策划,力争此款成立,并于2月6日与南京临时政府签订了条件极为苛刻的借款草约。此事遭到招商局股东的强烈反对。英国也插手此项借款。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还于2月28日向南京临时政府交付了200万两。此借款最后未能成立,但招商局还是借给了沪军都督50万两。(120,609、601、605、625、626、818-819页; 123,98-99页) 1月27日苏路公司与日本大仓洋行订立借款300万日元的合同,年息8厘,以苏省铁路公司的一切动产不动产及铁路营业权为抵押。债权者由此取得了向苏路供给材料和工程师的优先权。苏路公司于次日将此款转借给南京临时政府,其中江苏都督分得50万日元。1914年2月14日,袁世凯政府向中英公司借沪枫铁路借款英金375 000镑,以北宁铁路(新奉段,即辽河以东一段不在内) 余利作保,以偿还苏路公司借款本利。(174,357-360页; 208,5卷,52-55页; 123,95、98-99、124-125页) 新奉段是1907年向满铁借款改为标准轨距的,其余利不能作为沪枫铁路借款的担保。 1月28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公布保护人民财产令五条。“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之人民,所有一切财产均应归人民享有”。“前为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证据,已在民国保护之下者,应归该私人享有。”(174,13-14页) 1月29日—3月23日汉冶萍公司代表盛宣怀、李维格与日本正金银行、日本制铁所代表在神户签订中日合办煤铁厂矿草合同。新公司资本3 000万元,中日各半。草合同一出,全国哗然。3月22日,在汉冶萍临时股东大会上,到会股东全体反对合办。南京临时政府也拒绝批准草合同。盛宣怀被迫于3月23日通知日方,取消草合同。(136,314 -342页; 367,218-219页) 1月30日各国公使团商订8条办法,规定各收税处所将关税净收入每星期汇交上海一次,由总税务司平均分存汇丰、德华、道胜三行,并按由 “关于庚子以前关税作抵尚未付清之各洋债银行与关于(辛丑) 和约赔款之各国银行” 组成之 “管理税收联合委员会”所列先后次序按期偿还外债及赔款。从此总税务司的权力从半个世纪以来的局限于关税征收一跃而兼任关税的保管。“存储各该银行之税款,各该行不过付息二厘,而到期不能照付之赔款,中国则须付息四厘。” 偿还债赔款之后的余额,其清单 “须交外交团酌核如何分配。”(102,795页; 319,485-486页; 213,22-23、33页) 1月31日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通告发行军用票100万元。准三个月后持票到中国银行兑换通用银元。实际发行额为500万元。(108,16、23页; 174,386页) 1913年由中国银行陆续收回。用于回收军用票的银两银元是由财政部拨交中行的。(212,460-461页) 1月成立江苏银行。它是辛亥革命后江苏都督委托陈光甫创办的。总行先在苏州,后迁上海。江苏银行有发行权,但陈光甫在发钞方面十分谨慎。1913年即将已发钞票全部收回,呈报停止发行。(363,222-223页; 177,759-760页; 153,240页) 2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借用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产业作抵,向日本三井洋行借用日币250万元,农历年底交付临时政府日币200万元,以后支付50万元(合上海规元银35万两)。以收款日起,一年为期,周年7厘起息,半年一付。一年期满,由三井洋行向政府取还。(136,309-310、312、313页; 208,4卷,136页) 2月5日、8月1日2月5日,在大清银行基础上改组而来的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业。2月14日,南京分行开业。由于没有成立总行,“即如汇拨兑换等琐事,均惟外国银行是赖,我国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均为外国银行钞票所驱逐,本京商业上之流通及与各通商大埠之汇拨,数无巨细,皆归外人掌握,现款储诸外库,金融滞于国中,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8月1日,中国银行总行在北京原大清银行总行旧址成立,10月11日,设立天津分行。到1913年实收官股资本洋2 930 587.16元。1914年,财政部曾向中国银行拨付六厘公债1 000万元作价700万元充作官股。1917年中国银行提出: “以公债入股一层是否得到股东同意尚不可知,惟银行创立伊始,似未便以巨额之债票充作资本” 为由拒绝了。这与1928、1935年国民政府以公债券、公债预约券充作资本投入中、交两行,以及1928年以公债2 000万元充作中央银行全部资本,差别实在太大了。1917年北洋政府向中国银行拨足官股500万元。从1921年开始,财政部便以中国银行股票向外押借款项,到1924年,未经提用的官股已只剩5万元了。1915、1917、1921年,中国银行分三次招募商股,到1922年股本总额达到19 760 200元,因官股仅留有5万元(仅占全部资本的千分之二点五),“故中国银行股本无异完全商股。”(212,6、42、76、81-94、122页; 108,38页; 356,16、24页) 2月9日云南第一家银行——云南富滇银行成立。资本金额银币150万元,纸币300万元,纯系官款。该行发行纸币。(177,972页。据 《近代昆明城市史》,157页,富滇银行成立于是年12月9日) 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337,892页) 2月27日在1911年11月成立的上海商务公所的基础上,吸收原上海商务总会的部分成员,成立上海总商会。(徐鼎新等: 《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183、180、186页) 2月28日1911年冬,皖人吴熙庚以 “洋商独办,丧失国权” 为辞,出资50万两,并估定英人已投资本为50万两,合为100万两,与英人合办宛平门头沟通兴煤矿,订立合同16条,将该矿改名 “通兴煤矿有限公司”。1912年2月28日,农商部发给执照。合同规定: 一、公司一切办法及章程,均照政府现行及将来之矿章商律办理。二、公司只设华总理一人,一切事权均归华总理经管,洋商只有合办矿务之利益。(352,30页) 2月南京临时政府通电各省都督速行设立实业司。(《辛亥革命资料》,59页。载《近代史资料》1961年第1期。此资料为各期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 ) 3月5日临时大总统发布关于限期剪辫致内务部令。“令到之日,限二十日(将发辫) 一律剪除净尽。”(174,32页) 3月9日临时大总统批准财政总长陈锦涛关于通用新币花纹的呈请。“以一千万元以上刊第一期大总统肖像。……其余通用新币花纹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174,408-409页)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尚明轩著: 《孙中山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349页) 3月11日临时大总统公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布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家宅、保有财产、言论、著作刊行、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信教之自由。(174,106 -107页) 3月12日财政部拟订 《海外汇业银行条例》 32条,呈请公布。海外汇业银行为有限公司,其营业包括: 外国之汇兑及货物押汇、内国之汇兑及货物押汇、放出款项、收存款项、各种期票之贴现、货币交换等。(174,418-422页) 3月13日临时大总统发布劝禁缠足致内务部令。令内务部速行通饬各省一体劝禁缠足。(174,35页) 3月14日华比银行代表俄、英、法、比国际银行团和袁世凯政府签订总额1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年息5厘,以国库券及京张铁路之净利及财产为担保。银行享有1 000万镑借款以内之优先权。同年4月6日,续借英金25万镑。此项借款主要用来收买南方反袁势力。(102,806页; 123,114-115页) 3月18日财政部拟订 《兴业银行则例》 53条、《农业银行则例》 44条、《殖边银行则例》 32条,呈请公布施行。(174,424-440页) 3月19日临时大总统发布关于严禁贩卖猪仔(对拐骗出国的华工的蔑称) 致广东都督令和妥议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致外务部令。令该都督和外务部严行禁止贩卖华工,令外务部妥筹保护侨民办法。(174,36页) 3月20日财政部拟订 《惠工银行条例》 32条,呈请决议施行。(174,441-444页) 3月21日财政部拟订 《储蓄银行则例》 12条,呈请议决施行。(174,445-446页) 3月22日财政部拟订 《庶民银行则例》 66条,呈请议决公布施行。呈文中说: “况一国之内,中产以下者,实居多数,只因资本缺乏,以致产业衰颓,细民之生计不裕,不特国民之经济难期发达,抑且社会之秩序无以维持”。庶民银行之 “效用在增进贫民自立之心,而得脱重利盘剥之苦,激起细民贮蓄之念,而养成勤勉节俭之风”。(174,447 -455页) 3月31日招商局第二次股东常会在上海召开,选举以伍廷芳为主席的第二届董事会。新董事会的组成是招商局进入完全商办时期的重要标志。招商局改称 “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321,291页; 《本局编年纪事》,64页) 3月黎元洪致电大总统孙中山: “鄂省沙市、宜昌、江汉三关,年收税款三四百万两。……自鄂省起义,所有关税银两均归外人掌握,毫未缴出。……惟税关主权我国所固有,外人只有经手征收权利,并无管理款项权。况此项税款抵还洋债外,为数尚巨,竟听外人掌管,既失权利,复损国体。”(《辛亥革命资料》,147-148页) 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174,135页) 4月5日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至北京。(李宗一: 《袁世凯传》,208页) 4月13日汉冶萍公司召开股东常会,批准盛宣怀辞职,决定由总协理负责制改为董事会负责制。公司总理、协理改称总经理、经理,由董事会派任,受董事会节制。上海总公司改为总事务所(《近代史研究》 2005年第6期,40-41页; 367,219、105页)。开始恢复工矿生产。11月14日,汉阳铁厂1、2号高炉修复开工,炼钢炉也于12月复工。(309,279页) 4月21日1910年,地方绅士王鸿图等集资25万银元(实际只收入12万余元),成立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商礼和洋行签订合同,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购进全部机器设备,由礼和洋行承担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等一切工程技术工作,于1910年7月在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青鱼村螳螂川畔的石龙坝兴建水电站。1912年4月21日建成发电,装机容量600千瓦(一说450千瓦),可供应照明电灯600余盏,是我国最早兴建的水电站(《近代昆明城市史》,121页; 《报刊文摘》,1852期,2003年12月3日)。1926年添建了850千瓦的新机。第二期工程技术上依靠西门子公司。(《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16辑,142 -150页) 4月上海三友实业社成立,资本仅450元,生产棉线烛芯。1915年12月增资至3万元,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17年试织毛巾成功,1918年在上海引翔港设厂,以织制毛巾为主,毛巾生产有工厂自此始。1919年以后,又在川沙、嘉定、宝山等地设分厂。1920年,三友实业社首先在香港和新加坡设立分销处,使国产毛巾扩大了销路。此后毛巾逐渐成为华商对南洋出口的大宗商品。(115,467-468页; 398,上册,475、470页) 春袁世传备款接办原由胡碧澂主办的徐州贾汪煤矿,成立 “徐州贾汪煤矿有限公司。”(余明侠: 《袁世传和民国初期的徐州贾汪煤矿》,载 《民国档案》 1989年第3期,108页) 5月11日1902年法国资本强行加入华商开办之湖北阳新炭山湾煤矿,成立 “万顺公司” 开采。是日,湖北外交司与法商蒲旭订约赎回该矿,共计还该商本银80万两,分10年还清。本欠款付过3期本银12万两及一、二、三期利息87 577两。此后偿还情况不详。(208,4卷,133-135页; 604,224页。据396,135页,收回炭山湾煤矿在1911年。有可能是1911年黎元洪在鄂督任内,提出赎回炭山湾煤矿之产权。是日才签订赎约) 5月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317,40页) 6月18日英、法、德、美四国财团同意日本、俄国财团加入,于是六国银行团成立。六国银行团签订的协定规定: 每一财团今后与中国 “洽妥的任何借款或垫款中,应给予其他财团以平等参加的机会”。1913年3月18日美国宣布脱离银行团,六国银行团变成五国银行团。(320,41、70、90页; 123,108-109页) 6月27日先是贵州都督唐继尭致电财政部称: “曾由滇借大清银行纸币14.4万两,现拟发行,而信用难得。查大清银行已改为中国银行,祈饬令汉口、长沙、重庆三处分行照兑,庶易通行。” 是日中国银行筹备处答称,中国银行并非大清银行所改,且中国银行在此三处尚未设立分行,无从收受兑换。(212,34页) 这表明唐继尧和中国银行重视纸币的信用,与此后军阀滥发纸币不同。 6月安徽都督柏文蔚因财政支绌,兵饷不足,向日商三井洋行订借日金20万元,以铜官山矿采出铁砂抵押,在未交砂前,作为息借; 交砂后作为定金。1913年6月二次革命前夕,柏文蔚被袁世凯政府免职,以铜官山矿为商办、安徽省无抵押借款之权、私订借款违反矿律为由,饬令取消合同,并由外交部照会日本驻使,以此项借款未经中央批准,宣布无效。(208,4卷,139页) 7月1日吕岳泉等创办的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在上海开始营业。入股者中有黎元洪、冯国璋、萨镇冰、徐少祯、王人文等(363,第280页)。完全是华人资本。公司资本额定上海规元银100万两,实收20万两。这是中国人办的资本较大的寿险公司之一,也是经营得最好的一家。(《历史研究》 2004年第5期,54-55页) 7月8日南浔铁路与东亚兴业会社签订第一次借日债合同。前者向后者借款500万日元,以15年为期。以铁路所有机器、材料、房屋及营业所入之余利为担保。如聘请外国工程师,由东亚兴业会社推荐; 向外国购买机器、材料,由东亚兴业会社经手; 车站、隧道、桥梁由东亚兴业会社包工。每年铁路公司的营业及会计报告书须送东亚兴业会社一份。(102,819-821页) 7月20日国务院通电禁止商办铁路公司自借外债。“商办铁路,借用外款……万难任各省自由行动。嗣后凡关于铁路借用外款事宜,其议借之先,应先报部核准,方能向外人议借。”(122,64页) 7月招商局、怡和、太古三船商互相议订划一办法,增加水脚二成半。此举大概仅限于长沙附近航线。(120,465页。据323,104页,1911年6月曾有过三公司加上日清在长江航线上联营之议,但未曾实行) 8月30日北洋政府与英国克利斯浦公司(C.B.Crisp & Co.) 签订借款合同。北洋政府向后者借款1 000万英镑,用以备还以前借款、整顿政务以及兴办实业之用。每100以89交付,年息5%,借期40年,以盐课羡余之款等作为担保。中国政府此后若添借外债,克利斯浦所提出的条件若与别家相等,享有优先权。克利斯浦借款与五国银行团的活动范围相竞争,五国银行团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硬责问。该公司实际只发行债票500万英镑,仅半数交足。1912年12月23日,克利斯浦公司对此项借款的权利被取消。另500万英镑债票的发行权让予五国银行团,由袁政府赔偿英金15万镑。(102,828-831页;320,43页; 123,109、116-117页) 8月成立山东银行。初由官款垫拨开办,代理省库,年底改为合资商办,资本总额500万元,实收1 411 200元。1913年成为纯粹之商业银行。张宗昌督鲁后,令山东银行改称山东商业银行。(王守中等: 《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377、381页) 9月1日由在华法国商人创办的万国储蓄会在上海成立。开办时规模很小,资力薄弱,资本额只有4万两; 后来中国投资者参加,扩充资本为法郎股800万法郎,银两股100万两。它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居民小额储蓄存款,以有奖储蓄为招徕储户的手段。对于吸收来的存款,它主要投资于上海的房地产和证券。随着房地产和证券的升值,它的利润极为丰厚,资本积累越来越多。它还在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汉口、青岛、广州等地设立分会。1933年年末,它的资产总额达8 583.3万元。1946年取消英、美、法等国的治外法权时不得不宣告清理。(416,208页) 9月9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授孙文以督办全国铁路全权。同月19日,孙中山设铁路总公司于上海。11月,公司通告成立。1913年3月3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施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条例》。1913年7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撤销。(122,101-104页) 9月24日农林部公布 《农会暂行章程》。“农会以图农事之改良发达为主旨”。11月5日,农林部公布 《全国农会联合会章程》。“全国农会联合会以谋全国农业改良发达,令各省农界代表周知全国农业情形,交换各地农业知识为主旨。”(《中华民国法令大全》,第10类,农林工商,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5-12、31-32页) 10月20日以大总统令公布 《印花税法》。“凡财物成交,所有各种契约、簿据可用为凭证者”,均须 “贴用印花方为适法之凭证”。各种契约、簿据分为二类,第一类15种(包括发货票、寄存货物文契之凭证、当票等),贴印花1分至2分不等。第二类11种(包括提货单、保险单、股票、借款字据、遗产及析产字据等),贴印花2分至1元5角不等。1914年8月19日,又以大总统令公布 《人事凭证贴用印花条例》。人事凭证包括出洋护照、国内游历护照、普通官吏试验合格证书、中学校入学证书、婚书等,贴印花自1角至2元不等。此后征收范围有所扩大,如1915年8月扩大到蒙旗各寺庙请扎付、度牒均须贴印花。(175,1493-1499、1508-1509页) 11月1日—12月5日工商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临时工商会议,正式代表152人,其中商会代表77人,其他工商团体代表46人,共同商讨工商业如何兴利除弊,改良制造,推广贸易,联络商情,捐除障碍等大计。(徐鼎新等: 《上海总商会史》,190-191页。开会时间据 《东方杂志》 9卷6号 “中国大事记” ) 11月2日川汉铁路公司与交通部就该路让归国有事宜签订合约: 川汉铁路所有宜万一段全线工程等让归国有。川汉全线(即成都至万县线) “当然照此办理。”(122,2页) 11月3日沙俄与外蒙古傀儡政权订立 《俄蒙协约》,并附有 《商业专条》,沙俄取得了 “监护” 外蒙古内政、外交的特殊地位以及各种商业特权(137,上卷,2分册,344 -345页。)。1913年11月5日,沙俄又迫使袁世凯政府与之签订 《中俄声明文件》,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古的宗主权,承认外蒙古土地为中国土地之一部分,中国承认外蒙古之自治权,中国 “不将兵队派驻外蒙古及安置文武官员”。(102,947-949页) 11月14日汉阳铁厂的1号、2号高炉修复开工。(367,219页) 12月12日工商部公布 《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自己发明或改良之制造品,得向本部呈请奖励”。“营业上之奖励,给予执照,许其制造品于五年内得专卖之。”(《中华民国法令大全》,第10类,农林工商,42-45页) 12月25日大总统批准财政部所拟 《中国银行兑换券暂行章程》。此项兑换券按照券内地名由中国银行随时兑现。在 《纸币则例》 未定以前,举凡一切官款出纳和商民交易,均应以中行兑换券作为支付工具。如有拒不收受及折扣、贴水等情,从严取缔。(108,165-166页; 212,911-912页) 1912年陕西设立秦丰银行。“初以军兴而后饷糈浩繁,遂由该行发行银票,藉资取给,兼以维持市面。嗣见现钱缺乏,复设富秦官钱号,发行钱票,以辅货币之不足。”(177,875页) 1912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和 《告全国同胞书》,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日孙中山通令各省改用公历,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1月1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 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各省代表会议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通过孙中山提出的各部总长、次长任命名单。 同日章炳麟脱离同盟会,与张謇、程德全等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3月2日在北京改组为统一党。孙中山电告广东都督陈炯明,令即出师北伐。 5日孙中山发布 《孙大总统对外宣言》。 7日新疆伊犁新军起义,伊犁光复。 同日孙中山接见女子参政同志会代表,允许国会成立后,女子有完全参政权。 9日孙中山任命陆军总长黄兴兼参谋总长,钮永建为副参谋总长。 12日孙中山任宋教仁为法制局局长。 13日中国同盟会在南京设总部。 14日沪督陈其美派人暗杀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于上海广慈医院。 16日革命党人杨禹昌、张先培等谋炸袁世凯,不中,被捕牺牲。 20日黎元洪、孙武、蓝天蔚等发起成立民社于上海,奉卢梭 《民约论》 为其根本主义。 21日同盟会在南京创办 《中华民报》,由冯自由、邓家彦、黄复生等主持。 22日孙中山提出最后解决和谈五项条件,促清帝退位,要求袁世凯宣布赞同共和,则将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大总统。 同日同盟会在南京举行会员大会,通过修正誓词为:“颠覆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并决定将秘密组织改为公开政党。 23日孙中山派胡汉民将和议条件提交各省代表会议复决,通过后即致电伍廷芳暨各报馆,着将议和的最后解决办法转告袁世凯。 26日同盟会员彭家珍炸清军咨使良弼于北京。彭当场牺牲。良弼炸伤,越二日死。 同日清军将领段祺瑞等四十六人联衔电奏“赞成共和”,以此胁迫清室移交权力于袁世凯。 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参议员暂由各省代表充任。 次日举林森为议长。 29日《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发刊。后于4月5日停刊。 同日北方革命协会组织天津暴动,旋败。 30日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开成立大会,举李四光为会长。 31日临时参议院决议改临时政府组织法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另行起草。 2月7日临时参议院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日广东北伐军进克徐州。 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清王朝统治最后结束。 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推荐袁世凯代之。 14日临时参议院开会,接受孙中山辞职,次日,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同日中国同盟会总部以清帝退位、民国统一通电全国,勉同心协力,谋政治统一与国利民福,巩固民国根基。 15日孙中山在总统府举行中华民国南北统一共和成立庆典。同日,谒明孝陵,行祭告礼。 18日孙中山派专使蔡元培、宋教仁等前往北京,迎袁世凯南下就职。唐绍仪也以民国外交代表身份同行。 20日参议院选黎元洪续任临时副总统。 23日孙中山布告国民,号召今后应蠲除轸域,共谋建设,造福国民。 24日孙中山明令革除前清 “大人”“老爷” 等称呼,嗣后官厅职员以官职相称,人民则以“先生”或“君” 相称。 29日袁世凯唆使北洋军第三镇在北京“兵变”,作为拒绝南下的借口。北洋军将领旋又联名通电,声称“临时政府必须立于北京”。 3月2日孙中山颁布命令: 一、不准刑讯,二、禁绝鸦片,三、禁止买卖人口。 3日中国同盟会总部于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宣布“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的宗旨,并制定政纲九条。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 5日孙中山通令全国人民剪辫。 8日参议院通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职。13日,袁任命唐绍仪为内阁总理。 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同日孙中山通令严禁女子缠足。 18日拓殖协会 (后改称垦殖协会) 正式成立,黄兴当选会长。 19日同盟会女会员唐群英等二十余人至参议院要求参政权。 30日唐绍仪内阁组成。 本月周福鹏、徐扫干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公民急进党。 本月陆军总长段祺瑞将陆军军官学堂改称陆军军官学校,俗称保定军官学校。 4月1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 同日孙中山出席中国同盟会饯别会,演讲《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2日临时参议院正式议决临时政府迁北京。 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自8日起休会,21日在北京复会。南京临时政府结束。 6日黄兴就任南京留守使。 9日孙中山应黎元洪之邀,偕廖仲恺、胡汉民等由上海经南京抵武汉。孙中山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勉励武昌军民团结一致,建设新中国。 11日统一共和党在南京成立,举蔡锷为总干事。 17日中华进步党成立,谭人凤为主裁,李经羲为副主裁。 25日同盟会总部迁往北京。 28日广东省议会选举胡汉民为广东都督。 29日同盟会总部迁往北京,南京设支部。 本月林宗雪、唐群英等在上海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 5月4日同盟会上海总机关更名为中国同盟会总部驻沪机关部。 7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国会采两院制,定名为参议院与众议院。 9日统一党、民社、国民协进会、民国公会等六个政团合组为共和党,选黎元洪为理事长。 14日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15日孙中山率同志及广东文武官员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并饬建墓园。南京、北京亦举行黄花岗烈士纪念大会。 16日南京各界组织国民捐总会,推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协理。 18日中国同盟会本部主议部议决推张继、于右任为代表向袁世凯说明同盟会态度。 23日中国同盟会与全国联合进行会协议合并。 6月5日中国同盟会、共和党及统一共和党共同设立政见会,以联络感情,协商政见。 8日袁世凯公布国旗、商旗及海陆军旗式。以五色旗为国旗。 9日孙中山在广州行辕对议员、记者发表演说,论述土地政策问题。 14日南京留守府撤销,黄兴解职。 15日国务院总理唐绍仪因袁世凯漠视其副署权力,愤而离职出京。 21日中国同盟会、共和党及统一共和党举行干部联合会议,商谈唐绍仪出京之后内阁问题。 23日上海各界在张园为孙中山及黄兴举行欢迎大会,孙中山因事未克出席,由黄兴代表参加。 28日中国同盟会决议,会员不参加新组织之混合内阁。 29日袁世凯任陆征祥为国务院总理,并准陈其美辞工商总长。 7月1日同盟会通电各支分部,严正宣布贯彻政党内阁之主张,限制会员不得自由加入陆征祥之“超然内阁”。 同日柏文蔚任安徽都督。 15日同盟会籍阁员王宠惠、蔡元培、宋教仁、王正廷等辞职照准。 16日中国同盟会在北京开全体职员大会,商讨改定名称、组织完全政党问题。 同日中国同盟会与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举行政治谈话会,各政党尊重同盟会会员不加入内阁之决议。 21日中国同盟会总部在北京举行夏季会员大会,决定不改名称,改选职员。宋教仁、孙毓筠、张耀曾分别当选总务部、财政部、政治部主任干事。 同日孙中山在上海就任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 8月5日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会商合并,定名为国民党。 10日同盟会开会决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党公党、国民共进会合并,推张继、仇亮等为交涉委员。 11日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举行合并筹备会。 12日同盟会发布改组为国民党宣言。 14日孙中山与黄兴联名致电同盟会各支部,征求关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意见。 18日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自 上海起程赴北京。 20日吴敬恒、王芝祥、蔡元培等17人发起组织 “法律维持会”。 24日孙中山抵北京,与袁世凯谈铁路、外交、实业诸问题。 25日中国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党团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在北京开成立大会,发布《国民党政见宣言》。国民党成立后,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王宠惠为理事。许多国会议员、内阁成员,各省代表及长官,均被列为党员或干事。不久,孙中山委宋教仁为代理事长。 27日共和建设讨论会与国民协会、共和统一党、共和俱进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等团体,合并成立民主党,推汤化龙为干事长。 31日孙中山在北京临时参议院欢迎会上发表迁都的主张,认为宜迁都于南京、武昌或开封等地。 9月3日国民党理事黄兴、宋教仁等七人函推孙中山为理事长,嗣后由孙中山委宋教仁代理。 4日孙中山在北京共和党欢迎会演讲 《民生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 11日孙中山受任筹划全国铁路全权。 15日孙中山与黄兴等出席国民党欢迎会,讲述政党应“代表人民心理”,以 “巩固国家”,使“社会安宁”。 16日国民党举行理事会,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均出席,议定对政府采取稳健态度,消灭南北猜疑。 25日袁世凯通电宣布: “与孙、黄二先生讨论后,并征得黎副总统同意,决定八大政纲”。 同日袁世凯任命赵秉钧为国务总理。 28日临时参议院决议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纪念日,1月1日为开国纪念日。 10月4日黄兴、陈其美在北京邀宴全体国务员、国民党籍议员、国民党总部各部正副主任,并宣布赵秉钧及全体国务员加入国民党。 12日孙中山在上海报界欢迎会上发表政见,主张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收回领事裁判权。 13日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辞谢大勋位,并称素抱平民主义,不欲于社会上占特别阶级。 1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于上海,孙中山任总理。 26日孙中山在南昌军政学联合欢迎会上演讲《造成共和因果及国民应尽之责任》。 27日秋瑾灵柩自湖南长沙运还杭州安葬。 30日北京国民党人开会欢迎梁启超返国,梁演讲 《政党之精神与组织之艰难》。 11月3日孙中山函袁世凯,主张各省行政长官由民选。 11日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在上海联合开会,欢迎日本议员考察团,孙中山主持大会。 12月6日孙中山通电主张钱币革命,以充实财政,抗俄侵略。 9日孙中山再赴杭州,在各界特别欢迎会演说,提出实施民生主义的“四大纲”;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铁路国有、教育普及。 17日孙中山为国民党特派员于德坤在玉屏被杀害电袁世凯、唐继尧等,请惩办贵州军务司长刘显世。 同日黄兴自长沙赴汉口,就任汉粤川铁路督办。 26日孙中山抵松江。次日在清华女校演讲《建设之实亟当推广女子教育》。 本月吴敬恒、汪兆铭、李煜瀛等七人发起留法俭学会,并设预备学校于北京。 ☚ 1911年 1913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