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体投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甘拜下风;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异 甘拜下风 下风:风向的下方,比喻下位、劣势。甘愿望风下拜,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描写性成语,书面语色彩明显。 例 你真是女苏秦,凭这一张嘴就能挂六国印。我只好甘拜下风,听你指使。(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有这一张供词,省三已得理三分,陈国瑞纵然仗势欺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风了。(凌力《星星草》上卷第八章) 五体投地 五体:四肢和头。佛教徒行最隆重的敬礼时,两肘、两膝和头都着地。后用“五体投地”形容敬佩、崇拜到了极点。夸张性成语,强调动作上的虔诚。有时含诙谐义。除作谓语外,还作定语、状语和补语。 例 卜世昌在他哥哥那里,看到了一本《拿破仑传》,在通宵捧读之后,自然对拿破仑崇拜得五体投地。(黎汝清《叶秋红》上卷第十二章)最可笑的还有刘遗民、周续之那一般人,平时连朝廷的征辟也都不应,可是一见了慧远和尚就那样的磕头礼拜,五体投地!(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一) 心悦诚服 从心里感到愉快并真诚地佩服。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直陈性成语,偏重指心理活动。除作谓语外,还作定语、状语。 例 这些道理,解放以来她听过很多了,每一次她都心悦诚服,而且下定决心,以后任何时候都要站稳立场。(沙汀《煎饼》)我和李公朴虽然相识得很久,知道他很有才干,是一位直爽的人,但并没有达到心悦诚服的地步。(郭沫若《让李公朴永远抱着一个孩子》) 同 都有十分佩服的意思。都可作谓语。 辨 “五体投地”的“投”不能写作“头”。
五体投地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是古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佛教沿用。语出《楞严经》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西域致敬方式分九等,“五体投地”是其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就是双肘、双膝和额顶。《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有云:“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指“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也说明礼佛的虔敬态度。 后“五体投地”用以比喻心悦诚服或佩服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tǐ-tóudì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是古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佛教沿用。语出《楞严经》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五体投地wǔtǐ-tóudì佛教徒的一种最虔诚的礼节,双手、双膝和头触地。形容佩服、崇敬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成〉比喻极其尊敬或佩服:我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是古印度表示虔敬的重礼,双肘、双膝及头一起触地,后佛教沿用。《佛般泥洹经》:“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后比喻佩服到了极点。清袁枚《随园诗话》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斗智胜出一筹,使鲁肃非常佩服;五体,头与四肢。喻敬佩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是古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佛教沿用。比喻佩服到极点。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动词性,主谓结构。原指佛教最恭敬的礼节,用两手、两膝和头着地,今比喻敬佩到了极点,多用于褒义。 五体投地(同)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 形容对某人佩服到了极点。原为佛教中最恭敬的礼节。“五体”,即双膝、双肘和头。 字数:42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私心仰慕 令人神往 ☛ 崇敬 崇敬隆敬 翘敬 宗崇 崇严 钦隆 ☚ 敬重 尊重 ☛ 钦佩 钦佩倾倒(~叹息;令人~) 另见:佩服 敬重 敬佩 敬仰 崇敬 ☚ 钦佩 敬服 ☛ 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形容对某人佩服到了极点。原为佛教中最恭敬的礼节。“五体”,即双膝双肘和头。 ☚ 私心仰慕 企怀已久,无缘相见 ☛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❶fall down on all fours;kneel at the feet of; make a full kowtow 五体投地prostrate oneself on the ground (in admiration or as an act of worship)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五体:指人的四肢和头。佛教行大礼时,双膝和头都要着地。比喻敬佩到极点。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 in admiration, fall down on all fours, kneel at the feet of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解义】五体:头、双手、双足。投地:伏在地上。指两肘、两膝及额头同时着地。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辞源》源云:《楞严经》——:“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以两手,两膝及头着地的敬礼方式。原是佛教的礼仪。后比喻钦佩,敬佩之至。《楞严经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原指佛教徒行最虔诚的敬礼时,双肘、双膝和头一起着地。后比喻钦佩崇敬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释义】比喻敬佩到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五体:指双肘、双膝和头部。双肘、双膝和头部着地。原是古印度最恭敬的礼仪,佛教亦沿用。比喻佩服、崇拜到了极点。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五:“这几年来我常说自成的智谋出众,如今看他智取张家寨所想的妙计,叫我实在不能不~。” 佩服到了极点五体投地格式 比喻式。 甘拜下风gān bài xià fēng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双肘、双膝和头一起着地。比喻钦佩、崇敬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tǐ-tóudì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是古印度致敬仪式中最恭敬的一种。佛教沿用为致敬仪式。后以喻指心悦诚服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解释 用双肘、双膝及头一起着地行礼。后用来比喻佩服到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佛教最恭敬虔诚的礼节。比喻敬佩、崇拜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解义】 五体:头、双手、双足。投地:伏在地上。指两肘、两膝及额头同时着地。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五体: 指双手连肘、双膝和头部。双手、双膝和头部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形容极其佩服崇拜。路遥《平凡的世界》:“至于庄稼行里的技术,更是样样拔尖,连一些自认为老行家的人也佩服得~。” 五体投地wu ti tou di双膝、双肘和头部同时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仪。比喻钦佩、崇拜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xīn yuè chéng fú;wǔ tǐ tóu dì悦:愉快,高兴;服:佩服;五体:指两肘、两膝和头;投:着。形容对他人从心底里信服、钦佩到了极点。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第三十三回:“学生看了教师的行为,听了教师的训话,固然是~,但是一到社会上,看见社会上那种情形,心里不由得不起一种疑问。” 五体投地wǔtǐ-tóudì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指头和双肘、双膝一齐着地叩拜。原是古印度仪式中最恭敬的礼节,佛教沿用。今指佩服到了极点。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佛教中一种最恭敬的礼节,即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比喻佩服到极点。 五体投地wǔtǐ-tóudì〔主谓〕 佛教行最恭敬之礼时,两肘、双膝和头都着地,称作“五体投地”。《楞严经》卷1:“~,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后比喻崇拜或佩服到极点。冰心《冰心文集》:“对于这种女人,我只有~。” 五体投地wǔ tǐ tóu dì五体:指双肘、双膝和头。古印度最恭敬的礼节。比喻心悦诚服或佩服到了极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