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演變的方向
(一)增繁
A. 無意義的整齊平衡
經較長時間所顯現的現象而歸納所得的結果,例子多樣,不勝枚舉,常以經驗論定,舉較常見者:
直線中增一點,點又成短劃: 匋(字41)、告(字61)、章(字82)、羊(字85)、十(字117)、屰(字123)、望(字144)、聖(字218)、年(字247)、壬、世、率。
壬 【
,位北方也。 陰極昜生, 故易曰龍戰於野。 戰者接也。 象人裹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敘也。壬與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脛,脛任體也。 凡壬之屬皆从壬】可能為捲線之器形 (
) (
), 方便上機紡織。
世 【
, 三十年為一世。 从卅而曳長之。 亦取其聲】, 金文字形可能象編織坐席或繩索之器形(
), 故或加一坐席(
)輔助說明。借為世代。
率 【
,捕鳥畢也。 象絲網,上下其竿也。 凡率之屬皆从率】, 甲骨文作附有油脂之腸子形 (
) (
)。 借為率領,加肉成膟以為區別。
平橫劃上增一短橫劃:彔(字27) (
)、沬(字34) (
)、正(字35)(
)、下(字52)(
)、而(字66)(
)、帝(字72)(
)、龍(字83) (
)、天(字98) (
) 、言(字233)(
)、平(字310)(
)、雨、辛、辰、不、可、商(字336)、競(字337)、竟(字338)。
雨【
,水從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間也。凡雨之屬皆从雨。
, 古文】象雨滴自天而降之狀 (
)。
辛 【
, 秋時萬物成而孰, 金剛味辛。 辛痛即泣出。 从一䇂。䇂,辠也。 辛承庚象人股。 凡辛之屬皆从辛】象罪犯刺紋的工具形(
)。
辰 【
, 震也。 三月易氣動, 雷電振民, 農時也, 物皆生。 从以匕。匕象芒達。厂聲。辰,房星,天時也。从二。二,古文上字。凡辰之屬皆从辰。
, 古文辰】象硬殼的軟體動物形 (
),其硬殼可作農具。
不 【
, 鳥飛上翔不下來也。 从一。 一猶天也。 象形。 凡不之屬皆从不】,可能是朝下開的花朵形 (
),借為否定副詞。 戰國時常作上多一短橫 (
)。
可 【
, 肯也。 从口丂, 丂亦聲。 凡可之屬皆从可】, 柯的字源,縛工具的長柄形 (
), 口為無意義的填空。 戰國時有作上多一短橫 (
)。
商(字336)【
,從外知内也。从㕯章省聲。
,古文商。
,亦古文商。
,籀文商】可能是標示商都的特殊建築物形。
誩 【
,競言也。 从二言。 凡誩之屬皆从誩。 讀若競】從競析出,競(字337)【
,彊語也。从誩二人。一曰逐也】、兢【
,競也。 从二兄。二兄競意。从丰聲。讀若矜。一曰兢,敬也】原為一字,作二人競賽頭飾之美狀。

竟(字338)【

,樂曲盡為竟。 从音儿】, 一人頭戴高聳的飾物,怕掉落而行動戰戰兢兢,與樂曲無關。
最下之平橫劃下增一短橫劃: 上(字51) (

上)、 且(字122)(

)、丘(字339)、至 (戰國時期較多)。
丘(字339)【

,土之高也。 非人所為也。 从北从一。 一地也, 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侖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象形。 凡丘之屬皆从丘。

, 古文从土】象水流兩旁之臺地形。 戰國楚簡常下加短橫。
至 【

,鳥飛從高下至地也。 从一。 一猶地也。 象形。 不上去而至下,來也。 凡至之屬皆从至。

, 古文至】箭飛行而到達目的之狀(

)。戰國簡牘有下加一短橫者 (

)。
底下兩直線間增一口:高(字73)(

)、興(字149)(

)、商(字336) (

)、周(字340)。
周(字340) 【

,密也。 从用□。

, 古文周从古文及】象栽培作物的四周建有擋風牆一類之保護物。
以斜線或□填空:奇(字268) (

)、辭(字180) (

)、何(字341)、河、昜。
何(字341)【

, 儋也。 一曰誰也。 从人, 可聲】, 一人以手持肩擔工具狀。
河 【

,河水, 出敦煌塞外昆侖山, 發源注海。 从水,可聲】,形聲字(

)(

)。
易 【

, 開也。 从曰一勿。 一曰飛揚。 一曰長也。 一曰: 彊者衆皃】表達太陽高升於標竿上之時段 (

)(


)。

字中加一口: 戰國中山地域常見,退(字232) (

)、後(字342)、念。
後(字342) 【

, 遲也。 从彳 幺夂。 幺夂者後也。

, 古文後从辵】,腳被繩子所縛,走路比人後到。後加行道,中山國文字加口。
念【

,常思也。从心,今聲】,从心今聲的形聲字(


)。
將部件又填空成寸:又(字121) (

)、專(字315) (

) 、對(字343)、封(字344)、射(字345)、尌、尉、守。
對(字343)【

,譍無方也。 从丵口从寸。

,對或从士。 漢文帝以為責對而面言,多非誠對,故去其□,以从士也】,手高舉放置耳朵的架子以對應上級有關戰利品的詢問。
封(字344)【

, 爵諸侯之土也。 从之土从寸。 寸, 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 伯七十里, 男五十里。

, 籀文封从丰土。

, 古文封省】,手栽種封疆之樹。
射(字345)【

,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从矢从身。

,篆文䠶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箭在弓上即將發射,手為後加,表示動作。
尌 【

, 立也。 从壴从寸。 寸, 持之也。 讀若駐】, 以手豎立鼓架以便演奏(

)。
尉 【

, 从上按下也。 从𡰥又持火, 所以申繒也】, 手持火上燒烤的石頭按摩患者背部 (

尉)。
守【

,守官也。 从宀从寸。 从宀,寺府之事也。 从寸,法度也】,金文創意不清楚,作一右手在房屋之中 (

)。
直線兩旁增兩點或兩劃:必(字140) (

)、宗(字223) (

)、途(字231) ,(

)、敘(字234) (

)、 示(字313) (

)、丘(字339) (

)、余、舍。
余 【

, 語之舒也。 从八舍省聲】,使者所持以證明身份的使節形(

)(

)。
舍 【

, 市居曰舍。 从亼口中。 屮象屋也。 口象築也】, 插使節標識的建築為旅舍 (

)。

斜線兩旁增兩點或多點: 寡(字220) (

)、 光(字275)(

)、保(字330) (

)。
底橫劃之下加兩小點或丌: 典(字15) (

)、 且(字122)(

)、奠(字133)(

)、其(字346)。
其(字346)【

,所以簸者也。 从竹𠀠, 象形。 丌其下也。 凡箕之屬皆从箕。

,古文箕。

,亦古文箕。

,古文箕。

,籀文箕。

,籀文箕】,畚箕形。
直劃加點成短劃再下彎: 萬(字192) (

)、禽(字311)(



禽 )、禹、禺。
禹 【

,蟲也。 从禸。 象形。

, 古文禹】應為某種爬蟲類動物形 (

)。
禺 【

, 母猴屬。 頭似鬼。 从由从禸】應為某種爬蟲類動物形(

)。
是 【

,直也。 从日、正。 凡是之屬皆从是。

, 籀文是。 从古文正】可能自長柄匙形演變而來,止的部分是增繁的結果 (


)。
口或圈中增一點:身(字137)(

)、友(字165) (

)、曹(字196) (

)、魯(字237) (

)、習(字238) (

)、皆(字333)(

)。
增輪廓:永(字175)(

)。
增框架:帚 (

)、歸(字227) (

)。
B.增加意符,大都為與引申或假借義別義而增,為增繁的主要方式,所增大多是常見形符,常使結構變成形聲字
學(字63)加子,學打繩結,連接木結構 (

)。
須(字94)加髟=鬚,鬍鬚形 (

)。
秝(字162)加止=歷,禾種植時行列不密可容人通行 (

)。
莫(字184)加日=暮, 日已西下林中之時分 (

)。
寧(字216)加宀, 熱器皿加承托物才安心持拿 (

)。
進(字229)加彳,鳥行走只前進,不像其它動物可倒退 (

)。
稷(字246)加夂,祈禱於禾神之前。 倒足或表示舞蹈的動作 (


)。
出(字262)加彳, 走出半穴居 (

)。
各(字263)加彳,走進半穴居 (

)。
深(字273)加水,礦坑深處呼吸艱難流冷汗 (

)。
磬(字297)加石, 手持敲棒以演奏石磬之樂器 (

)。
後(字342)加彳,腳被繩子所縛,走路後到 (

)。
尞(字347)【

, 柴祭天也。 从火昚。 昚, 古文慎字。 祭天所以慎也】,加火成燎,架薪焚燒。
祭(字348)【

,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加示,手持有汁之肉(生肉)以祭神。
雷(字349)【

,陰易薄動生物者也。 从雨畾,象回轉形。

,籀文雷間有回。 回,雷聲也。

,古文雷。

,古文雷】加雨,初形為閃電與雷雨的形象。
埶(字350)【

, 種也。 从丮坴。 丮持種之。 詩曰: 我埶黍稷】加土,人持樹苗將種植,土為種植所需。後又加艸。

宿 【

, 止也。 从宀, 𠈇聲。 𠈇, 古文夙】加宀, 人睡席上(

)。
蜀 【

,葵中蠶也。 从虫,上目象蜀頭形, 中象其身蜎蜎。 詩曰:蜎蜎者蜀】加虫,甲骨文作蜀蟲之形 (

)(

)。
旬 【

,徧也。 十日為旬。 从勹日。

, 古文】加日, 甲骨文借蟲形以名時間長度 (

) (

)。
禦【

,使馬也。 从彳 卸。

,古文禦从又馬】 【

,祀也。 从示,御聲】加彳,又加示,原先作跪坐於午 (杵) 之前以禳除災禍(

)。 甲骨文駕車之禦與禦除之禦字形相近而混合為一字 (

)。
C.增加聲符,次要方式
羽加于聲(字29), 羽毛形, 借為音調名 (

)。
羽加立聲(字29),羽毛形,借為明日 (

)。
野加予聲(字46),林間豎立崇拜物之處 (

)。
藉加昔聲(字199),手扶犁耕地 (

)。
蛛加朱聲(字201), 蜘蛛象形 (

)。
齒加止聲(字202), 口中之齒列 (

)。
肇加聿聲(字203), 以戈擊戶,破門肇事 (

)。
鑪加虎聲(字204),架上之活動煉鑪形 (

)。
乎加虎聲(字215),可能為熱湯所燙而呼痛 (

)。
兄加往聲(字217), 跪坐張口禱告 (

)。
嘉加壴聲(字284),婦女有子可使用農具,可嘉美之事 (

)。
寶加缶聲(字289),屋中寶藏之貝玉皆高價之物 (

)。
禽加今聲(字311), 擒捕野獸之田網 (

)。
處加虎聲(字351)【

,止也。 从夂几,夂得几而止也。

,處或从⾌聲】, 足在家中。
D.重複或重疊成三
更(字277),手敲報更器具,金文成二丙 (

)。
敗(字287), 手持棍打擊一貝, 金文成二貝 (

)。

息 【

, 喘也。 从心自】, 鼻與心皆呼吸器官, 楚簡成二自一心(

)。
蠱(字36), 皿中有二蟲, 後來上加一蟲成重疊形式 (

)。
霝(字352) 【

, 雨𩂣也。 从雨, 𠱠象𩂣形。 詩曰: 霝雨其濛】,大雨點自天落下之狀,後二口成三。
堯(字353)【

, 高也。 从垚在兀上。 高遠也。

, 古文堯】有力之人頭上載兩籠土,後來上加一籠土成重疊形式。
羴 【羴,羊臭也。 从三羊。 凡羴之屬皆从羴。

,羴或从亶】,羊群味羶, 以二至四羊表意,類化為三羊 (

)。
E.補足意義,經常是不成為形符的構件,如果所增是常見的意符,就與創意有重要關係。這種形式的增繁並沒有改變字的結構,即象形還是象形,表意還是表意的結構。增意符則變為形聲的結構。
畫(字13),加周,手持筆畫圖,加所畫圖案 (

)。
毓(字31),加衣袍,女子產下嬰兒狀,用以包裹嬰兒 (

)。
嚴(字43),加籃子,於山岩内手持工具挖礦 (

)。
農(字44),加田,持農具在林間工作 (

)。
牢(字76), 加關閑, 牛在柵欄中, 防牛逃逸 (

)。
舞(字147), 加舛, 人雙手持舞具,足的動作 (

)。
劓(字172),本作以刀割鼻,金文鼻下增一木,展示於樹上 (

)。
永(字175),道沿水流彎度而建,路途長。先加水點,後改行道(

)。
歲(字228),加步,斧鉞形,藉以名歲星,加步表明每年移動位置(

)。
羌(字241),加繩子,羌族俘虜形象 (

)。
粦(字266),加舛,身上塗磷之巫,足的舞蹈動作 (

)。
攸(字306), 加點,手持杖擊打人背, 打出血來 (

)。
棄(字322), 加繩索,雙手捧盛棄嬰之簸箕,用繩絞殺 (

)。
樂(字354) 【

, 五聲八音總名。 象鼓鞞, 木, 虡也】, 加白, 木上張弦之樂器,加拇指按弦。
乘(字355)【

,覆也。 从入桀。 桀, 黠也。 軍法入桀曰乘。

古文乘从几】,加舛,一人站立於樹上。
啟(字356) 【

, 教也。 从攴, 启聲。 論語曰: 不憤不啟】 【

開也。从戶口】,加口,以手開戶,問清楚名後才開門。
F. 其他
州(字357)【

, 水中可居者曰州。 水𠣘繞其旁。 从重川。 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詩曰: 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也。

,古文州】,水中之島,變為三個同形。


未(字359)【

,味也。 六月滋味也。 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也。凡未之屬皆从未】,增樹梢枝葉。
(二)減省
A.化實為虛,構件的形狀受損,簡省後難看出原來的形狀或創意
正(字35),腳前進征伐之城邑,簡成一橫,看不出是居住區域(

)。
土(字92),本是一塊或有水滴的黏土,簡成實體三角形,再簡易為一豎中一點, 點延伸成橫劃而成今字, 黏土之形不存 (

)(

)。
天(字98),填實之頭成空框,再簡成兩短橫,最後成一短橫,看不出是頭形 (

)。
父(字186),手持實體石斧,石斧簡成一短直劃 (

) (

)。
吉(字258),讓澆鑄後之型範在深坑中慢慢冷卻可得好鑄件,型範簡省成士 (

)(

)。
獸(字296),田網與犬皆為狩獵工具。田網簡化,網的形象失去(

)。
干(字359)【

, 犯也。 从一从反入。 凡干之屬皆从干】, 象一把附有尖銳攻擊武器的盾牌形,盾牌簡成一短橫。
B.把握重點,省簡構件的部分,包括點劃,省簡後對創意的影響較少,創字大意仍保留
文(字1),死人胸上刺紋的放血儀式,省胸上的刺紋(紋)。
虎(字17),實體虎形,身體及腳都簡成單劃,虎形還看得出來。當聲符時,更只剩頭部 (

)。
馬(字18),實體馬形,身體及腳都成單劃,馬形還很明顯。但戰國時,身子只剩二短橫,就完全成為符號 (

)(

)。
攻(字120), 敲擊刮下石屑之磬以調音, 省石屑部分 (

)(

)。
望(字144),人站土丘上遠望,省土丘部分 (

) 。
衆(字152), 日下勞動的人衆,省日中之點 (

)。
協(字166),三把挖土工具協力挖坑,省坑形 (

)。
前(字189), 洗腳於盆中, 省水點 (

)。
食(字198),加蓋的溫熱食品,省水點 (

)。
寧(字216), 以托盤接盛熱湯的器皿才安全, 省熱湯部分 (

)。
于(字321), 加強支撐力的天平稱桿, 省加強物 (

)。
棄(字322),雙手持裝有剛出生嬰兒的畚箕將丟棄之狀,省血水與畚箕 (

) (

)。
焚(字323),手持火把焚林,省手持形 (

)。
占(字360) 【

,視兆問也。 从卜口】, 以卜骨裂紋的走向說出占斷的結果,省肩胛骨。
弄(字361)【

,玩也。 从廾玉】, 於山中把玩挖得的玉璞, 省山岩部分。
璞(字362)【《廣韻》玉璞】,雙手持工具於山中挖掘玉璞而放入籃中,省山岩部分。
川(字363) 【

, 毌穿通流水也。 虞書曰:濬𡿨巜歫川。 言深𡿨 巜之水會為川也。凡川之屬皆从川】,水量多的大河,省水滴部分。
中(字364)【

, 內也。 从口 丨 下上通。

, 古文中】, 插旗於一範圍之中心點,省旗游部分。

C.省去重複部分
郭、墉(字7),城牆上四看亭,省二亭 (

)。
漁(字30), 多魚在水中,省成一魚在水中 (

)。
栗、粟(字97), 禾之顆粒,三粒省成一粒 (

)(

)(

)(

)(

)。
圂(字257),養豬集肥之處,二豕省一 (

)。
卒(字291),編綴之甲裝,一橫代替甲介紋 (

) (

)。
秦(字309),雙手持杵舂打兩束禾以脫殼而製精米, 省一禾 (

)(

)。
宜(字365) 【

, 所安也。 从宀之下一之上, 多省聲。

, 古文宜。

,亦古文宜】,俎上兩塊肉,二肉省一。
系(字366)【

,縣也。 从糸厂聲。 凡系之屬皆从系。

,系或从𣪠處。

, 籀文系从爪絲】, 手持三股絲線成一系統, 省成一股絲線。
集(字367)【

,群鳥在木上也。 从雥木。

, 或省】, 象三鳥集于樹上之狀,省成一鳥在樹。小篆雖比甲骨文遲,集之意義以多為宜,應源自更早字形。
靃【

,飛聲也。从雨雔。雨而雔飛者,其聲靃然】,衆鳥遇雨而紛紛飛散所造成的聲響。 由三鳥省為二鳥再省為一鳥 (

)。

韋(字368)【

, 相背也。 从舛, 口聲。 獸皮之革, 可以束物枉戾相韋背, 故藉以為皮韋。 凡韋之屬皆从韋。

, 古文韋】 【

, 守也。从口,韋聲】,圍的初形,四足在城邑四周守禦之狀,四足省其二。
善(字369)【

,吉也。 从誩芈。 此與義美同意。

,篆文从言】的創意不詳,羊與二言組成,省一言。或有可能為有彎曲裝飾物之多管管樂器,與義字(字290)上部的創意類似,類化為羊。
D. 意符歸類
蜘 【

, 䵹鼄, 鼄蟊也。 从黽, 智省聲。

, 或从虫】、蛛(字201)(

)、蛙 【

,蝦蟆屬。 从黽,圭聲】易黽以虫。
姬(字252), 裝飾密齒梳之貴婦女, 每易以女 (

) (

)。
腹(字370)【

,厚也。 从肉, 复聲】,从身复聲,身改為人或肉。
城(字371) 【

, 以盛民也。 从土成, 成亦聲。

, 籀文城从𩫖】, 易郭為土。
觴(字372)【

,實曰觴,虛曰觶。从角,𥏻省聲。

,籀文觴或从爵省】,易爵為角。

婢(字373)【

,女之卑者也。从女卑,卑亦聲】,後易妾為女。
匜(字374)【

,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酒。从匚,也聲】,易皿、金或金皿為匚。
E.簡易文字代替
皆(字333),本作兩虎在坑陷中猶不相讓而致皆成枯骨,以兩人代兩虎 (

)。
廳,甲骨文為从宀聽聲 (

)。聽簡省為廷【

,宮中也。从广,廷聲】 (《說文》有庭無廳)。
蜂【

,飛蟲螫人者。 从䖵,逢聲。

,古文省】,䖵省為虫,逢簡省為夆。
雜 【

, 五采相合也。 从衣,集聲】, 省簡成什。
麓【

,守山林吏也。 从林,鹿聲。 一曰,林屬於山為麓。 春秋傳曰:沙麓崩。

,古文从彔】, 甲骨文已有从林, 彔聲與鹿聲兩種形體(

)。戰國時聲符或形符更替的例子甚多,見下節說明,大都以簡易筆劃替代繁雜筆劃。
F.省簡部分内容 (省整個構件),往往嚴重影響對創意的了解
法(字25),廌以角觸惡人以助判案公平,如水之保持水平,省廌。廌為斷獄的主角 (

)。
登(字49),雙手扶凳讓他人二足登上,省雙手。凳要有人扶(

)。
秋(字50),以火燒烤蝗蟲以抵禦蟲災的秋季景象,省火。沒有火就顯不出所燒為何種昆蟲 (

)。
召(字225),一手持杯一手持杓自溫酒器的壺中挹出酒以待客,省雙手酒壺等。 一杓一杯難導出待客之意 (

)。
利(字271),手把禾而以刀割之是有利的收割法,省手。刀與禾不一定是割禾 (

)。
夢(字282), 貴族臥於床上求夢, 省床。 床是作夢的必要道具 (


)。
熯(字285),乾旱時焚巫求雨,省火。火焚是求雨的必要步驟(

) 。
得(字286),於道路拾得海貝,省彳 。於道路得貝才是意外之利益(

) 。
棄(字322),雙手丟棄畚箕中新生小孩,戰國時省畚箕。畚箕纔能標明丢棄意義。 雙手捧小孩大半會被視為寵愛 (

)。
乂(字375)【

,芟艸也。 从丿 丶相交。

,或从刀】,雙手持剪刈物之狀,後省雙手部分。雙手為刈物所必需。

陳(字376)【

,宛丘也。 舜後媯滿之所封也。 从阜从木, 申聲。

,古文陳】 【

,列也。 从攴,陳聲】可能表達以袋裝土,堆積於山上安排防禦陣線,攴可能表達撲打土包使堅硬。省土或攴。
G.共用筆劃 (晚期較多)
舞(字146), 一人雙手持舞具,手與舞具相合 (

)。
寧(字216),托盤持拿有熱湯的皿,托盤與皿底常相連 (

) 。
新(字377)【

,取木也。 从斤𣓀聲】 【

,𣓀實如小栗。 从木辛聲。 春秋傳曰: 女摯不過𣓀栗】, 辛與木相連。
(三)其他
A.化意象為形聲,易於歸部
囿(字45),特定範圍内栽植的草木 (

)。
沈(字209), 沈牛河中 (

)。
猴(字210), 象形 (

)。
虹(字213), 原為雙頭虹形 (

)。
遲(字230), 背負人行走以致遲慢 (

)。
誖(字378)【

, 亂也。 从言孛聲。

,誖或从心。

,籀文誖从二或】,慌亂排列而致兩盾相撞,破壞行列的觀容。
聞(字379)【

,知聲也。 从耳,門聲。

,古文从昏】 【

,婦家也。 禮, 娶婦以昏時。 婦人侌也, 故曰婚。 从女昏, 昏亦聲。

, 籀文婚如此】,婚乃聞之假借字,甲骨聞作一人傾耳聽聞而張口有所反應之狀。

澗(字380)【

, 山夾水也。 从水, 間聲。 一曰澗水出弘農新安東南入雒】,兩丘間之河流。
彈(字381)【

,行丸也。 从弓, 單聲。

,或說彈从弓持丸如此】,丸在弓弦上即將發射。
豢(字382)【

, 以穀圈養豕也。 从豕,𢍏聲】, 雙手抱豕加以飼養之意。
淵(字384) 【

,回水也。 从水象形。左右,岸也。 中象水皃。

淵或省水。

,古文从□水】,淵潭中水波, 《說文》載其古文字形。
B.離析,大致因自然演化,也有牽就部類的規劃,字形雖離析,還比較容易看出原創意。
斤(字6),有柄之石錛,尖端與石錛分離 (

)。
老(字57), 老人持杖, 杖與手分離 (

)。
龍(字83),龍形象,龍身與頭分離 (

)。
須(字94),下頷之鬚,鬚與頭分離 (

)。
縣(字188),繩索縛割下之首懸掛於樹,繩索與首分離 (

)。
聖(字218), 一人有敏銳聽力可分辨聲響, 身子與耳朵分離 (


)。
彘(字219), 中箭之野豬,矢與身體分離 (

)。
粦(字266),身上塗磷,身子分成兩段 (

)。
光(字276),頭上頂燈火,人身與火分離 (

)。 (先


)(見

)
保(字330),手後伸背負嬰兒,嬰兒與人分離 (

)。
何(字341), 人以肩擔物, 物與人分離 (

)。
乳(字384)【

, 人及鳥生子曰乳, 獸曰產。 从孚𠃉。 𠃉者𠃉鳥。明堂月令:𠃉鳥至之曰, 祠于高禖以請子, 故乳从𠃉。 請子必以𠃉至之日者,𠃉春分來, 秋分去, 開生之侯鳥。 帝少昊司分之官也】, 抱子餵奶,手與身子分離。
飲(字385)【

,歠也。 从欠酓聲。 凡飲之屬皆从飲。

,古文飲从今水。

, 古文飲从今食】, 俯飲水酒狀。 人身與口分離。

眉(字386)【

, 目上毛也。 从目象眉之形。 上象額理也。 凡眉之屬皆从眉】,眼上之毛,眉毛與眼睛分開。
解(字387)【

,判也。 从刀判牛角。 一曰, 解廌獸也】, 雙手解牛頭上之角。角自頭分離。
異(字388)【

, 分也。 从廾畀。 畀, 予也。 凡異之屬皆从異】,一人戴怪異面具扮鬼。手與身子分離。
戹(字389)【

, 隘也。 从戶乙聲】 【

,轅前也。 从車戹聲】,車衡上控制馬之軛形,分離而訛變成戶。
執(字390) 【

, 捕辠人也。 从㚔丮。 㚔亦聲】, 犯人雙手上桎梏。雙手與桎梏分離。
廪(字391)【

,穀所入也。 宗廟粢盛。 蒼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从回。 象屋形, 中有戶牖。 凡㐭之屬皆从㐭。

,㐭或从广稟】,禾堆。屋頂分離。
黑(字392)【

, 北方色也。 火所熏之色也。 从炎上出𡆧。 凡黑之屬皆从黑】,罪犯臉及身上被刺黑色的紋。人身分離成炎。
穆(字393)【

,禾也。从禾,㣎聲】,禾上之穎。穎自禾分離。
燕(字394)【

,燕燕玄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凡燕之屬皆从燕】,整體象形,分離成多構件。

申(字395)【

, 神也。 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 从臼自持也。 吏以餔時聽事申旦政也。 凡申之屬皆从申。

, 古文申。

, 籀文申】,電光形,分離成三部分。
孔(字396)【

,通也。 嘉美之也。 从𠃉子。 𠃉, 請子之候鳥也。 𠃉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孩童髮型。髮辮自頭分離。
芻(字397)【

,刈草也。 象包束草之形】, 手拔草狀, 分析成兩個單位。

C.訛變,字形不一定離析,但已訛變而難認出原來形象及創意
斤(字6),石錛形 (

)。
履(字33), 有眉目的貴族所穿之鞋 (

)。
具(字67)、則(字68),鼎的部分訛變成貝 (

)(

)。
寅(字70),箭形 (

)。
旁(148),裝有犁壁可將剷起的土自動推向兩旁 (

)。
皇(字195),羽毛冠,訛成鼻形的自或白 (

)。
魯(字237), 盤上魚, 盤形成白 (

)。
出(字262),足出半地下式穴居 (

)。
夢(字282), 貴族或巫師臥在床上求夢, 省眼睛 (

)。
義(字290),戈端裝飾羽毛一類美麗東西的儀仗,訛成羊 (

)。
尋(字294), 張開雙手度量某物長度, 訛成完全不可認 (


)。
皆(字333),兩虎在坑陷内猶纏鬥而致皆死,坑陷訛成曰或白(

)。
射(字345),手將發射弓上之箭,弓訛成身 (

)。
黑(字392),罪犯臉及身上被刺黑色的紋 (

)。

孕(字398)【

,裹子也。从子,乃聲】,象婦女腹中懷有孩子之狀,或省人形。身子訛變成乃。
美(字399) 【

, 甘也。 从羊大。 羊在六畜主給膳也。 美與善同意】,大人頭上美麗頭飾,訛成羊。
函(字400)【

,舌也。舌體𢎘𢎘,从𢎘。 象形。 𢎘亦聲。

,俗从肉今】,裝箭之皮袋。
良(字401)【

,善也。 从畐省,亡聲。

,古文良。

,亦古文良。

, 亦古文良】, 可能是乾糧袋形。
戚(字402)【

, 戉也。 从戉, 尗聲】, 舞戈形。 戈上突出之裝飾訛成尗聲。
甫(字403)【

, 男子之美稱也。 从用父, 父亦聲】, 田上有農作物。

薅(字404)【

,披田艸也。从蓐好省聲。

,籀文薅省。

,薅或从休。詩曰: 既茠荼蓼】,手持蚌製工具在山坡除草,山阜訛成女。
徹(字405) 【

, 通也。 从彳从攴从育。 一曰相臣。

, 古文徹】,本作手指彎曲清洗鬲中飯渣,訛成手持棒棍。
冥(字406)【

, 窈也。 从日从六冖聲。 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冥也。凡冥之屬皆从冥】,雙手掰開子宮接生之狀。古人在暗室接生,故有黑暗之意義。雙手訛成六。
狽(字407) 【失收】 【《廣韻》狼狽】,尾巴毛膨大之動物。尾巴訛成貝。
配(字408)【

, 酒色也。 从酉己聲】, 饗宴時一人配一壺酒, 跪坐人形訛變。
畏(字409)【

,惡也。 从由虎省。 鬼頭而虎爪可畏也。

,古文省】,持杖戴面具,鬼的扮相令人視之生畏。
伐(字410)【

, 擊也。 从人持戈。 一曰敗也。 亦斫也】, 以戈砍伐一人頭部,戈、戌、戊、武等直柄武器變為彎曲。

巫(字411)【

,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與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屬皆从巫。

,古文巫】,巫行法術的道具。訛成兩人。
熏(字412)【

,火煙上出也。 从中从黑。 中黑熏象】, 燻香袋。訛成炎。
凡【

,最括而言也。 从二。 二耦也。 从

。

, 古文及字】,帆形 (

)。
丁 【

,夏時萬物皆丁實。 象形。 丁承丙象人心。 凡丁之屬皆从丁】,釘形 (

),下視變平視。
南【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𢆉聲。

,古文】,鈴形 (


)。
貝 【

, 海介蟲也。 居陸名猋, 在水名蜬。 象形。 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凡貝之屬皆从貝】,海貝 (

)。

)。
D.位置移動
旁(字148),耕犁之壁將翻起的土推向兩旁,犁壁自外内移(

)。
協(字166), 變三力並立為相疊 (

)。
留(字272), 田旁之溝, 卯移至田上 (

)。
君(字303),墨瓶由下移中 (

)。
秦(字309),雙手由杵上端移下 (

)。
句(字316),包裹一物之狀,所包東西下移 (

)。
監(字326),人在皿旁俯視影像,人移至皿上 (

)。
瀕(字413)【

,水涯人所賓附也。 顰戚不前而止。 从頁从涉。 凡瀕之屬皆从瀕】,貴族涉水,衣濕則有損形象,因之皺眉頭,難決定是否涉水。水與步位置移動。
戒(字414)【

,警也。 从廾戈。 持戈以戒不虞】, 雙手持戈之下端,移至戈之一邊。
涉【

,徒行濿水也。从沝步。

,篆文从水】, 甲骨文作雙腳涉過水流 (

)。 水與步位置移動。
𠬝【

, 治也。 从又卪。 卪,事之節】, 甲骨文作手下抑人以治服之(

)。手下移。

尨 【

,犬之多毛者。 从犬彡。 詩曰, 無使尨也吠】, 犬腹下之毛移至背上 (

)。
柳 【

,少楊也。 從木聲。

, 古文酉】, 卯在木下移至木旁(

)。
男 【

,丈夫也。 从田力。 言男子力於田也。 凡男之屬皆从男】,甲骨文作力在田之旁 (

)。 力移至田之下。
貯【

,積也。 从貝寧聲】, 甲骨文作貝在櫃中 (


)。 貝移至櫃外。
閒【

,隙也。 从門月。

,古文閒】, 門内從間隙見門外之月(

)。 月移進門内。
E.方位變動
象(字16)、虎(字17)、馬(字18)等動物字,轉向豎立。
見(字143),橫目變直目 (

)。
戔(字164), 兩戈相向變相疊 (

)。
虤(字415)【

,虎怒也。从二虎。 凡虤之屬皆从虤】,兩虎不相容,鬥至疲憊而分開,變異向背離為同向並排。
樊(字416)【

,驚不行也。从

棥,棥亦聲】 【

,藩也。从爻林。詩曰,營營青蠅止於棥】,兩手相向編籬笆。雙手相向變相背。
獄 【

, 確也。 从㹜从言。 二犬所以守也】, 金文作兩犬相對(

)。 變同向。
讎【

, 猶應也。 从言雔聲】, 應為兩鳥相對, 變為同向(

)。

F. 同化
替(字160),二形,兩人並立於深坑,不考慮合作脫險(如站在他人肩上)則無濟於事。另一形作隊伍排列不齊,有礙觀瞻而廢事。立與夫字形相近(

)(

)。
羌(字241),頭飾形似羊 (


)。
燮(字260),火上燒烤竹筒,竹筒形似辛或言 (

)。
義(字290),戈飾羽之儀仗,形似羊 (

)。
盡(字304)為手持刷洗皿,燼(305)為手持火箸滅皿中火燼,與手持筆之字形聿相近(

)。
㪔(字307)為手持杖撲打麻以分析纖維, 散(字308)為在竹葉上碎肉, 二者同音而合一 (

)。
美(字399),人所戴羽頭飾,形似羊 (

)。
晉(字417)【

,進也。 日出而萬物進。 从日从臸。 易曰: 明出地上晉】,型範上兩排箭頭形,朝下之箭頭同化為至。
賴(字418)【

,赢也。 从貝,刺聲】,可信賴袋中之貝以購物,袋形似束。
G.分化
子(字177), 分化為孑 【

, 無又臂也。 从了𠃊。 象形】、 孓【

,無𠂇臂也。从了𠃎。象形】二字 (

)。

行(字178),分化為彳【

, 小步也。 象人脛三屬相連也。 凡彳之屬皆从彳】、亍【

,步止也。从反彳。讀若畜】二字 (

)。
兵(字62),分化為乒、乓二字 (

)。
正(字35),字形反向成乏(

)。
H.合文
數目:五十 (

)、六十 (

)、七十 (

)、八十 (

)、二百 (

)、四百 (

)、五百 (

)、九百 (

)、三千 (

)、四千 (

)、五千 (

)。
數目加品物:九牛 (

)、六旬 (

)、五牢 (

)、五人 (

)、七十人 (

)、九月 (

)、十二月 (

)、十三月 (

)、五朋 (

)、百朋 (

)、四匹 (

)。
品物:乘車 (

)、乘馬 (

)、駟馬 (

)、犁牛 (

)、彤弓 (

)、彤矢 (

)。
鬼神祖先: 上下帝 (

)、 上甲 (

)、 三匚 (

)、 報乙(

)、示壬 (

)、康祖丁 (

)、四祖丁 (

)、父庚 (

)、兄辛 (

)。
官名:小臣 (

)、司馬 (

)、司工 (

)、大夫 (

) 、工師 (

)。
地名:邯鄲(

)。
姓氏:公孫 (

)、敦于 (

)、上官 (

)。
常用語:弘吉 (

)、大吉 (

)、兄弟 (

)、躬身 (

)、君子 (

)、上下 (

)、至于 (

)、公子 (

)、小子(

)、司子(

)、子子孫孫(

)、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