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城遗址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开封市四周。东京城是北宋时期的都城,又名汴京。历史上由于黄河不断泛滥,东京城被深埋于地下达7公里,近年来经过不断的考古勘探,才使北宋的繁华都城呈现于世人面前。 东京城共有三部分组成,即外城、内城及宫城。外城南北长7.5公里,东西长7公里,有13座城门及7座水门。城外有宽达30余米的护城河,名曰护龙河。外城往里为内城,内城往里为宫城,又名皇城。宫城周长五里,建筑豪华壮观,显示出皇城的气派与威严。整个宫城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区域:南区有枢密院、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颁布诏书及历书的明堂以及西部的尚书省等;中区是皇帝上朝理政的地方,主要有大庆殿、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等;北区是后宫。北宋东京城整体布局以中轴线贯穿外城、内城及宫城,这种都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前例,并为元明清代所仿效。1988年1月该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隋唐洛阳城遗址 宋陵 ☛ 北宋东京城遗址 北宋东京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开封市周围。为北宋东京城,或称汴京的遗址,淤埋地下达7米。近年经考古勘探,古都布局已被初步揭示。都城分外城、内城(里城)和宫城(皇城)三部分。外城平面近方形,南北长7.5公里,东西长7公里,有13座城门和7座水门。外城四周有护城河,阔30余米。据史书记载,皇城周五里,楼台殿阁,亭榭廊庑,雕甍画栋,峻桷飞檐,曲尺朵楼,朱栏彩槛,壮观雄伟。城门皆金钉朱漆,壁垣砖石间刻有龙凤飞云装饰。皇城大致分为三区:南区有枢密院、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和颁布诏令、历书的明堂,西有置房舍3000余间的尚书省;中区为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天章阁、集英殿等;北区为后宫,经考古勘探发现,有一大型夯土台基位于宫城内前半部的中轴线上,正对内城和外城的南门,呈纵贯南北的中轴线。这种外城内有内城,内城内有宫城,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构成的都城布局为元明清都城所效仿。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街巷棋布,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四水贯都”,“京师周围八十里”曾有“一苏二杭三汴京”之说。汴河之上有桥13座,其最者为州桥,以青石建成,柱栏及两岸石壁皆雕有精美图案,为御街中通道,宋范成大《州桥》所写即此桥。汴河另一名桥为外城东水门外之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飞虹”,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有此桥,架构桥身之巨木及桥上行人、舟中人物皆清晰可辨,约略可见其当年风采。 ☚ 山陕甘会馆 开封古城遗址 ☛ 北宋东京城遗址北宋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宋960年~1126年建都于此,称为 “东京开封府” ,历时166年。全城有内外城墙3层: 中心为宫城; 中间一层为内城,中央官署都集中在这里; 外城周长20多千米。全城相当方正,各主要街道直通外城各门,街道的走向也较整齐。 外城 在今开封市的四周。宋代的外城即后建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相传,筑城时,周世宗登上里城的南门楼,命赵匡胤跑马圈城,所以城址曲折,状如卧牛,俗名叫 “卧牛城” 。北宋建立后,因外城规模过于狭小,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增筑。后又在元丰元年(1078年)重修。政和六年(1116年)又将城墙向南扩展。外城有12座城门,其中南墙3门、东墙2门、西墙3门、北墙4门。《宋史·地理志》 记载有11座城门,认为西墙2门,漏掉了西墙最北端的金耀门(即固子门)。外城之门除正名外,都有俗名,这些俗称含有交通地理意义,科学地反映出宋代 开封与附近州、县、市镇的交通联系。据 《东京梦华录》 记载,外城 “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二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外城除12座陆门外,还有水门6座。水门跨河,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外城上每隔百步即设有马面,四角设有敌楼,城墙上密置女墙,“旦暮修葺,望之耸然” 。外城之外有护城河,也称 “护龙河” 。“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 。防御设施十分完备。 内城 又称 “里城” 、“阙城” ,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开封市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为宣武军节度使李勉所筑。宋朝屡有增修。里城有10座城门,城外也保留有护城河,与外城一样,城墙都为土筑,上下收分很大。城门都是过梁式结构门洞,为汉代以来的传统形式。 宫城 又称为 “皇城” 、“紫禁城” 、“大内” 等。位于内城中部,周长2500米。有6座城门,城外也有护城河,内城建筑豪华,内有楼台殿阁、台榭廊庑。城门都为金钉朱漆,墙壁的砖石间都镶嵌、雕刻有龙凤飞云等装饰。雕梁画栋,峻角高耸,曲尺垛楼,朱栏彩槛,甚为壮观。宫城大致可分3区: 南区为枢密院、中书省、宰相议事都堂和颁布诏令、历书的明堂,其西为尚书省,有房舍3000间; 中区为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建筑有大庆殿、垂拱殿、崇政殿、皇仪殿、龙图阁、天章阁、集英殿等; 北区为后宫,为皇帝、妃嫔的生活、居住之区。 城内有4条河流,都通过护城河相连通,即汴河、蔡河、广济河(五丈河)、金水河。由于河多,城内桥也多,较著名的有州桥、虹桥等。城外有金明池等皇家苑囿。 此城外、里、内3套城墙和外设护城河的布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是独有的一例。尤其是开放式的街道、宫城居中、四面开门的规格,对后来的金中都、元大都的影响都很大,对后来明清北京城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该城址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