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医儿科内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医儿科内治法

中医儿科内治法zhongyi erke neizhifa

内治法是指内服药物治病,即所谓“毒药治其内”的方法。它是小儿疾病的主要疗法。下面介绍数种常用治法:
❶疏风解表法:主要适用于外邪侵袭肌表的表证。例: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卫外功能不固,最易为风寒、发热、无汗、脉浮等症。此时可用此法,使邪从汗解。
❷清热解毒法:主要适用于邪热炽盛的实热证。例,小儿热病较多,则临床常用此法。并根据病理变化,配以甘凉清热,苦寒清热,苦池清热,感寒清热等治法,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常用方剂,辛温解表,重则麻黄汤,轻则葱鼓汤之类。
❸消食导滞法:主要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乳食内滞之证。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积滞往往为小儿致病的常见原因。如呕吐、腹胀、腹痛、纳呆等,多为乳食积滞所致。常用方剂有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消乳丸、鸡内金粉等。
❹驱虫安蛔法:主要适用于小儿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因小儿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病,其中尤以蛔虫症最为多见。虫积不除,往往劫取营养,耗伤气血,而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故需尽快驱虫。常用方剂有乌梅丸、追虫丸、下虫丸等。
❺安神镇惊法:主要适用于小儿抽搐、惊痫等证。因小儿形气未定,神气怯弱,易受惊吓,而引起神志不安等症,应用此法治疗。常用方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
❻平肝熄风法:主要适用于抽搐、惊厥之证。因小儿阳常有余,肝常有余,热病又多,不论外感、内伤,易从火化。火盛则生风,风火相煽,则抽搐惊厥,故用此法治疗。常用方剂有羚羊钩藤汤、止痉散、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❼通窍化痰法:主要适用于各种痰证。因小儿肺娇胃弱,加之热病多,所以痰热壅盛,秽浊内闭之症常见,痰浊上蒙清窍,而易现痰鸣气逆,神志昏蒙,惊痫痉厥等症。故应用此法进行抢救。常用方剂有清热化痰汤,牛黄丸、苏合香丸等。
❽补脾健胃法:主要适用于脾虚弱,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之证。因小儿脾常不足,易现呕吐、腹泻,久而脾气大虚,运化失司,营养不良,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故用此法。常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四君子等。
❾培元补肾法:主要适用于肾脏虚弱之证。因小儿肾气未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则导致肾气虚弱,出现五软、五迟,鸡胸、龟背等,故需用此法治疗。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肾地黄丸等。
❿回阳救逆法:主要适用于阳气亏损或暴脱的症候。因小儿稚阳未充,抵抗力薄弱,易虚易寒,外感六淫之邪,或大呕大泻,或误用攻代,皆易耗伤真元,造成阳气亏损或暴脱的症候。故应用此法救治。常用方剂有参附汤,回阳救急汤之类。以上治疗原则,应根据小儿形体,病情轻重,分别选用,或单独应用,或相互配合应用。

☚ 小儿指纹   中医儿科外治法 ☛
000050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