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政美国罗斯福总统为克服1929~1933年大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32年7月2日,罗斯福竞选时提出。新政共分2个阶段。第1阶段是1933年到1935年,第2阶段是1935到1939年。1939年因国际局势紧张,新政告一段落。新政的基本内容是抛弃立国以来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实行政府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主要事件有: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1933年5月12日通过《农业调整法》,1936年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5月18日通过建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法案,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新政New Deal指F·D·罗斯福总统1933年就职后所实行的政策。该政策以“救济、复兴、改革”这一口号为基础。面临大萧条引起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新政在公共福利、以工代赈、农业、公用事业、财政、劳工、工业、证券管理、运输和住房建设诸领域寻求并制定法案。一般说来,新政得到工人、农民和小企业主的支持,但遭到多数大企业主的反对。新政众所周知的特点是建立了一些“字母表机构”和“智囊团”。1932年7月2日,罗斯福在接受总统提名的讲话中首次公开使用“新政”这一说法。他说:“我向你们……向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施行新政。新政绝不只是一种政治游说,而是战斗号令”。 新政 新政xinzheng亦称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执政后,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萧条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新政一词来源于1932年罗斯福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的演说,当时他声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 新技术革命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 新政 新政New Deal1933年3月弗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推行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旨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摆脱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经国会通过由总统颁布的20多项重要立法,以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三R”措施为核心。主要有:(1)颁布《紧急银行法》。实行新的货币银行的政策,恢复和维持银行信用,加强政府管理货币和信贷的能力,整顿和重建金融银行体制。(2)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运用政府干预手段限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调整经济关系: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促使经济复兴,并提供社会失业救济等。(3)颁布《农业调整法》。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缩减种植面积,销毁农产品和畜产品,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阻止农场主破产。为实施“新政”,政府花费350亿美元巨资。新政对缓和经济危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一些措施触及资本家的眼前利益,遭到国会和最高法院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全国产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这两个最主要的立法,于1935年、1936年先后废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完全废止。 ☚ 扬柯计划 租借法 ☛ 新政New Deal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为摆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施政纲领和一系列政策措施。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宣布实行反危机的政策,在1933—1941年间先后实施两期。主要立法制定于两期开始的两个“百日”之内,宗旨是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简称“三R”。主要内容有:整顿、重建崩溃的财政金融系统,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蒂高尔法》、《银行法》、《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财产税法》、《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七年税收法》,举办公共工程,建立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1933年3月)、公共工程管理局、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工程振兴局、全国青年管理处等,以增加就业人数,刺激社会购买力;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给失业者和老弱病残者提供救济;建立房主贷款公司联邦住房管理局,通过《农场破产法》(1934年6月28日),保障已抵押的地产和房产;通过《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和失业保险;根据《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给予农场主现金补偿,缩减耕地,宰杀牲畜,克服农业生产过剩;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建立全国复兴总署,制定公平竞争法规,控制工业生产;先后通过《一九三五年联邦动力法》,《1935年机械运载工具法》和《一九四○年运输法》,《一九三六年商船法》,《一九三八年民用航空法》,对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实行联邦管制;颁布《瓦格纳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承认劳工代表集体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限额。外交方面,提出睦邻政策,倡导互惠贸易,正式承认苏联,对法西斯国家逐步采取强硬态度。“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渡过了三十年代大危机,对缓和社会矛盾、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加强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一次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体制,对以后历届政府的施政则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因触犯大企业和大垄断组织利益,1935—1936年间许多重要立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1937—1938年冬,因经济恶化,联邦紧缩开支,限制信用,同时国际局势紧张,国家转向扩军备战,“新政”渐近尾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遂告结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