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海书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海书店中共中央创办的第1个书店。1923年11月1日在上海民国路(今人民路)振业里11号开业。其前身为迁往广州的新青年社和人民出版社。中共第3次代表大会后,中央决定将出版发行机构迁回上海,改名上海书店,由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毛泽民领导。主要任务是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响导》、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该店出版的图书有《马克思主义浅说》等30余种。《响导》杂志每期发行量达10万余份。1926年2月4日,该店被军阀孙传芳查封,遂转入“地下”,在宝山路新址改名宝山书店,继续出版发行革命书刊。同年10月,该店跟随中共中央机关,迁往革命形势高涨的武汉,在汉口开设长江书店。 上海书店 107 上海书店1923年11月1日创办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发行机构。由毛泽民领导,具体业务由徐白民负责。出版和经售革命书刊,党内所有的对外宣传刊物都由它出版发行。店址设在南市小北门民国路振兴里口11号。先后出版《中国青年丛书》、《向导丛书》等30余种革命进步读物。党团刊物《向导》、《中国青年》、《新建设》、《新青年》、《前锋》也由该店向上海以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分销,在香港地区和法国巴黎设有经销处,对马列主义的传播曾起过重要作用。1926年被军阀孙传芳查封。之后转入地下,在宝山路处理上海书店的未了事务,并继续发行革命书刊。 ☚ 新文化书社 北新书局 ☛ 上海书店中国共产党早期设立的出版发行机构之一。1923年11月建立于上海。当时党的所有对外宣传刊物都归它出版发行,如《向导》周刊、《中国青年》周刊、《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等。除设门市部及沪西、沪东、沪北等分销处经售革命书刊外,还向全国各大中城市进步书店供应书刊,并在巴黎、香港设有特约经售处。1926年2月被军阀孙传芳封闭。 上海书店 上海书店为了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11月1月成立了上海书店。自从人民出版社被迫并入广州新青年社后,党在上海就没有了公开的出版发行机构,工作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在华界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开设上海书店。当时上海的文化宣传工作由毛泽东负责,具体负责上海书店业务的是徐白民。书店设在上海南市小北门民国路(今人民路)振业里口11号。这是一座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连着弄堂楼上的过街楼,店门口挂着一块搪瓷招牌,蓝底白字,上写“上海书店”四个大字。上海书店开张时,在当时出版的《前锋》、《新青年》、《新建设》等杂志上刊载了《开幕启事》,说明书店开办的宗旨和任务:“我们要想在中国文化运动史上尽一分责任,所以开设这一个小小的书铺子。我们不想吹牛,我们也不敢自薄,我们只有竭我们的力,设法搜求全国出版界关于这个运动的各种出版物,以最廉价格供献于读者之前,这是我们所愿负而能负的责任。” ☚ 上海书报流通处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 ☛ 上海书店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发行机构。1923年11月1日于上海创办,设有门市部,专门经售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革命书刊,并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向导》、 《新青年》、 (季刊)、 《前锋》、 《新建设》和《中国青年》等,同时还向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进步书店供应书刊。在巴黎、香港设有特约经售处。1926年2月被军阀孙传芳封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