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左传》名言名句9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庸庸祇祇。(宣公十五年) 值得委用的人要立即去用他,该谨慎的事,要十分谨慎,这是为政的根本。...... 称善人,不善人远。(宣公十六年) 禹治理天下时,总选拔善良的人以为用,因此坏人自然会日益疏远。 “称”是举用之意。...... 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宣公十三年) 诸恶之临身,都是自肇,并非他人所施予的。......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宣公十五年) 鞭子再长,也不及于马腹,世间的事也有人手伸不到的地方。 成语:“鞭长莫及”导源于此。...... 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宣公十五年) 守义的人绝不立二信,守信的人绝不出二令。 君和臣之间,只有共遵一个义字,才能上下悉中其宜...... 武有七德。(宣公十二年) 武德有七种。 《诗经》周颂武德篇是武王伐殷所作,七种德目在《左传》中曾列举出来,一以禁暴......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宣公十二年) 忠良的臣子,在国君面前,常念念不忘尽忠,退处私宅时,也常念及于如何弥补国君的错失。...... 先人有夺人之心。(宣公十二年) 作战要能掌握先机即所谓,攻心为上,亦即先发制人的意思。 “军志”指兵书。...... 止戈为武。(宣公十二年) “武”字是“戈”和“止”合成的。诉诸武力以解纷争,这才是武的本意。亦即所谓以战止战的道...... 绥万邦,屡丰年。(宣公十二年) 所谓武就是解除军备,停止战争,使各国和平相处,然后才能使国家屡获丰年。(《诗经》周颂桓)...... 师直为壮,曲为老。(宣公十二年) 出师征伐是正义堂堂的,其军队的士气一定旺盛,团结一定巩固。如果背道而趋利,以事征伐,其...... 师出以律。(宣公十二年) 军队要以纪律为准则,不然定会遗误军机,遭致失败。......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宣公三年) 楚王朝周,问天子所持之鼎有多重? 其意在问天子有多大的权限? (含有不敬的意思)...... 在德不在鼎。(宣公三年) 国家的兴亡,与鼎的大小轻重无关,端看天子是否能行德而已。 九鼎(禹所造之鼎)是天子的象征,鼎......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宣公三年) 鼎的轻重,是诸侯不可以过问的。 楚王有做天子的野心,所以才问周鼎的轻重。周天子的使者王孙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