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特优海洋物产
广西的名特优海洋物产主要有:
(1)马氏珍珠贝——属珍珠贝科。多生活在低潮线以下5—10米的海底,以浪小的内湾、沙泥、岩礁或石砾较多。该贝能产珍珠,成为珍珠之母,故又称为珍珠母、珠母贝等。所产珍珠称为“南珠”,晶莹圆润,自古被视为稀世珍宝,素有“东珠(日本珍珠)不如西珠(波斯湾珍珠),西珠不如南珠”之美说。经济价值极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人工科学养殖珠贝成功,年产珍珠70公斤。广西沿海各地均有分布,以合浦的百龙海区营盘乡附近为最多、最著名,称为中国“南珠之乡”。
(2)青蟹——又名锯缘青蟹。属蝤蛑科。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较为名贵的海产物种之一。广西沿海各地均有分布,资源量约195吨。以钦州市所产为著名。
(3)斑节对虾——生长迅速,体型最大的优良海产虾。体长可达35厘米,最大体重可达500克。常栖息在水深60米左右的浅海水域。广西沿海各地均有盛产。
(4) 中华乌圹鳢——俗称鳁。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商品性状良好,便于长途鲜活运输,是一种十分名贵的出口食用鱼类。主要栖息于沿海滩涂半咸水水域,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可供人工咸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5) 石斑鱼——热带中下层鱼类。有红斑马黑斑等多种。为广西名贵出口鱼类。沿海及内地淡水均可人工养殖。
(6) 鬼鲉——隶属杜父鱼目,毒蚰科,俗称“老虎鱼”,为近海底栖鱼类。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为一种高档鱼类。
(7) 鲎鱼——别名中国鲎。属鲎科。鲎鱼是提取鲎试剂的主要原料。鲎试剂是国内外药品生产控制热源的法定检测试剂,也是临床内毒素诊断的重要试剂。国内外需求较大。
(8) 文蛤——属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纲动物。沿海各沙滩中均有分布。资源量约为8 000吨。又供人工养殖。
(9) 毛蚶——俗名红螺,为广西沿海最大宗的贝类,广西沿海各地均有分布,以合浦县产量最大。
(10) 泥蚶——其生物学特性与毛蚶相似,广西沿海地区除北海市外均有分布,以防城分布最多。
(11) 牡蛎——俗名蚝或大蚝。主要分布于入海河口附近盐海区。
(12) 方格星虫——俗名沙虫。属环节动物,生活在滩涂中的中潮带,沙或沙泥的土质里。主要分布在合浦的沙田、营盘、西场附近和防城的江平、光波与北海的白虎头一带海滩。